為什麼有些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

南風幾時

為什麼有些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如下:

所謂的親密關係,是心理學流派中的一個分支,也被稱為關係心理學。本意指的是不限年齡與性別的兩個人相處和諧融洽的關係,而在現今,如指異性之間的關係,比如情侶戀愛、夫妻伴侶等之間的關係。

那麼,個體難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原因,其實有很多:

1.迴避型依戀人格,又叫做逃避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或是無能應付。產生這種人格障礙的,多數是因為在幼年時期,與自己的親密撫養者沒有形成一種安全的依戀關係,故而會漸漸地放棄了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質需要,從而在成年後也會失去這種需求,或者可以說這種需要被其壓抑在內心深處了。故而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2.沉陷在以往的痛苦經歷當中,難以讓自己感到釋懷,故而會打心底裡去排斥可能出現的同樣的遭遇。比如某個體因為受到了關係的另一半背叛或是傷害,所以就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異性都是這樣的人,一旦建立起了親密關係,就很可能再一次被背叛與傷害。這類人主要是因為過往的傷害對自己而言,體驗太過於糟糕,故而直接抗拒關係源。而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

3.個體心理感到自卑,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擁有美好的親密關係。比如認為自己相貌醜,而追求自己的人又是一個很好看的人,因此形成的落差讓自己難以去接受這樣的關係,平衡感情。

難以建立起親密關係,是有因有果的事情,但是要建立起親密關係,其實也是需要雙方相互吸引才可以的,所以倘若不是因為沒有追求者,不妨先看看自己所喜歡的那類人是有什麼閃關點吸引自己的,而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著某種特質能夠吸引到這類人。

總而言之,關係本是一門大學問,需不斷思考與進階才是。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


每日談心

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需要長久,關愛的親密關係,並且經常與他們愉快交往,從而保持我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親密關係給我們歸屬感,歸屬需要的滿足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感。這個觀點已經沒有任何爭議,幸福感與金錢沒有本質上的關係,唯有親密關係。而當我們的歸屬需求被滿足,我們追求其他人際關係的主動意願就會降低,所以親密關係不在多而在質量。

建立親密關係的困難之處就在於,當我們開始依賴他人的同時,也冒著很大的風險。親密關係肯定可以帶給我們支持和關心,但可能造成傷害,我們真的會害怕

我們害怕的原因可能跟我們的依戀類型直接相關。每個人的依戀類型不同,而不同的依戀類型會對我們的人際交往產生各異但是同樣重大的影響。依戀類型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行為,是從與他人交往的經驗中習得的。心理學家巴塞洛繆提出成人有四種依戀類型,分別是安全型,痴迷型,恐懼型和疏離型

,從名稱的字面意思我們就能夠大概判斷出我們自己的依戀類型。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賴他人還是被人依賴都感覺心安,不會擔心獨處和不被人接納。

痴迷型:希望在親密關係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經常發現他人並不樂意把關係發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親密。沒有親密關係讓我不安,有時還擔心伴侶不會像我看重他一樣看重我。

恐懼型:和他人發生親密接觸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親密關係,但很難完全相信他人或者依賴他人,擔心自己和他人變得太親密而受到傷害。

疏離型:即使沒有親密關係也安心,對我而言,獨立和自給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歡依賴別人或者讓人依賴。

說到這我們會發現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是很有必要的,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做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三種心理武器

第一個是接受暫時的孤獨,如果你現在處於孤獨感強烈的階段,那麼提升對人際交往態度的很有必要的,可以嘗試詢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你是否還對建立親密關係保持信心?你開始懷疑美好感情的真實存在?你願不願意再給其他人走近你的機會?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消極的,那麼無論你嘗試交往再多的人,都只是提供了你的想法都是正確的證據,所以在沒有接受孤獨是暫時的這種狀態之前,不要貿然嘗試新的社交關係的建立。

第二點是增加目的性弱的真實活動。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之所以很多朋友都是沉澱於學生時期,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友誼大多基於陪伴,我們似乎並沒有使用什麼社交技能,就莫名其妙和Ta成為了分不開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現在要創造這種真實的互動,但一定要避免過強的目的性,比如這次邀約就是想拿下對方,那多半都是充滿壓力而以失敗結束的。我們要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對Ta的好奇和了解的期待,這樣反而更容易發展出信任的關係。

第三點是警惕自己的佔有和批判。完美無缺的關係是不存在的,再親密的關係也少不了磕磕碰碰。如果我們通過前兩個步驟幸運地結識了志同道合,可以繼續發展的關係,我們也要始終保持對對方的尊敬和欣賞,而不是評判的態度。


安慰記

胡新,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動力學取向。想成為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華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有朋友問,恐懼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指戀愛關係、朋友關係。不敢談戀愛,看似自信,其實自卑。從小跟父母的關係也挺疏淡。這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處理?

這樣的情況通常由來已久,可能自己意識到它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但就是不知該如何下手。雖然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每次遇到想要與之建立親密關係的對象時,就會下意識地有各種念頭冒出來。比如,覺得自己不好,或擔心自己會不會讓對方感覺不舒服,又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展現自己等等。在這樣那樣的情緒作用下,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力量,阻擋著自己與對方關係的深入。



說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通常來說,兩個獨立的人一開始素不相識,當兩個人有了共同的目標而共事後,便成了夥伴關係;除此之外,這兩人可能會因為在生活層面有所交集並且有了相似的話題與價值觀而成了朋友關係;進一步,隨著相互瞭解的加深,除了話題和興趣共享之外,還能分享彼此的感受、過往經歷以及對人對事的姿態並獲得共鳴——這時候,兩個人可能就走入了知己關係;如果兩人是適齡的單身男女,又恰好心生好感,則可能接著發展成為戀人關係……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不同人對友情的定義如何,也不論同性還是異性,不可否認的是,朋友關係的確是兩個人走向親密的一個標誌。如果當兩個人處於上述的“夥伴關係”狀態下時,你未曾感受到恐懼;而當你們進入“朋友”狀態時,你會感受到不適或焦慮的話,不妨首先試著問問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是對方的某個特質讓你覺得不舒服,還是對方的一些舉動讓你本能地想去迴避;同樣的情況在不同的交往對象身上都遇到時有著哪些相同點;如果他們按照你所理解或者所擔心的方式深入下去的話,在你不加以抗拒或迴避的情況下,你覺得會發展成什麼樣,會感受到一幅幅怎樣的畫面;這些畫面的真實性又可曾去驗證過……


同樣,關於戀人關係,你同樣可以用類似的思路來感受一下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恐懼與焦慮的內容與畫面。當然,相比起朋友關係來看,戀人關係更近了一步。某種程度上說,在戀人關係當中,隨著兩人距離的不斷拉近,你採取的與對方互動的方式與你從小到大跟父母或身邊親人的相處風格有著更密切的關聯。換句話說,它很可能與你恐懼的源頭更為接近。


此外,由於你“從小跟父母的關係也挺疏淡”,這就意味著你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於親密關係本身缺乏足夠的體驗,因此,對於建立類似的親密關係本身也就可能缺乏概念,進而不知所措、進退兩難、退縮……這就好比一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在毫無準備的狀態下被拉到臺前讓其指揮一場音樂會一樣。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有可能擔心和害怕別人在這方面看輕自己,覺得自己不正常、奇怪等等。我猜測,你說的不自信,甚至自卑也是由此而來的吧。

由於來信的信息有限,我不清楚你的具體情況,尤其是你的親密關係恐懼在戀愛、朋友等角色中是怎樣的表現與個人風格。每個人的感受背後的東西都有所不同支撐,而上述的分析只是基於一般情況下可能的解讀。希望這些分析能讓你有所感悟與思考,並能在行動上朝前邁進一小步。這或許是打開死結,讓自己朝著良性循環發展的第一步。當然,如果你覺得靠自己一個人推動這一切有困難,我也建議你不妨考慮求助於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通過與專業諮詢師的一對一工作,也許能有助於你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思路和道路。祝你一切順利!

作者簡介:
胡新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動力學取向。立足當下,探索問題的深層原因,激發個體內在的動力,實現內心的成長,與另一個自己和解。
如果您認可諮詢師的分析,可以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人際關係的處理是我們生活中必須要學會的一項技能,而且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們需要長久,關愛的親密關係,並且經常與他們愉快交往,從而保持我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親密關係給我們歸屬感,歸屬需要的滿足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感。

在我們每一個人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要創造這種真實的互動,但一定要避免過強的目的性,比如這次邀約就是想拿下對方,那多半都是充滿壓力而以失敗結束的。我們要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對Ta的好奇和了解的期待,這樣反而更容易發展出信任的關係。

而生活中不免出現一些反例。有的人因為過度強調“親密關係”而用力過猛成了“假性親密關係”。這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防禦機制,因為有些人害怕承認“我真的在乎你”,害怕在承認後會被對方傷害、被拒絕、被拋棄,於是以假性親密關係抵禦這種恐懼和焦慮感,不給對方傷害自己的可能。


假性親密關係事實上是不健康的,在這種關係中的人,可能會習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自我認知被規則所限制、害怕展示真正的自己,因而無法和他人建立真正接納和理解的深度關係。

不管如何,我們每一個人都還是十分渴求親密關係的。雖然建立親密關係很困難,而且當我們開始依賴他人的同時,也冒著很大的風險。親密關係肯定可以帶給我們支持和關心,,讓我們更加有勇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親密關係意味著信任、接納、美好與愛。那麼有些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往往是來自於他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並不是在信任、接納和愛的氛圍下的。

那麼既然認識到了這個部分就需要去改變,去覺察自己內心的缺失。

有一個男孩,他感到和人接觸就像隔著一層透明的、厚厚的玻璃牆,他雖然看的到別人,聽的到別人的講話,卻總是感到和人相處有距離。

想與人親近,又不知道該如何親近,後來瞭解到這個男孩的父親經常會辱罵他、指責他、打他,男孩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就捱打了,他的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不會控制情緒的人。

那麼男孩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久而久之就會變得退縮,不與人交談,雖然內心很渴望與人建立聯繫,可是做不到。

當一個人內心缺少愛,他內心就會不穩定。當男孩逐漸長大後,他依然感覺活在他父親的陰影下,在家裡會小心翼翼,生怕惹到父親生氣。

他感到生活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麼他這輩子就完了,於是開始想改變,他要求母親和他父親離婚,因為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了。

然而母親並不想離婚,通常情況下母親會有依賴特性,會去考慮離婚了又該和誰過?沒準再找的人還不如現在的丈夫呢,哪個男人不會發脾氣啊,他也有好的時候啊!於是她就會勸兒子。

可是男孩知道家裡經常吵架是常態,安穩才是不正常的,總提心吊膽的生活對於人的心理健康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並且男孩的父親也會毆打母親,只是母親會經常原諒父親,她會去想自己的錯,是否是自己招惹了對方發脾氣?

男孩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久而久之對母親也會感到厭煩。我們看一下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當他去建立親密關係時,他會怎麼做?

往往是初始階段還是能相處很好的,可是再接觸一段時間以後,就會發生問題,他會自動地模仿他父親的模式去行事,因為越痛恨一個人越會成為那個人,他也會因為情緒失控做出傷害與他建立親密關係的人身上,並懊惱不已。

男孩想到得先自己成熟起來,才能擁有成熟的人際關係,但是家裡就是汙染源,該怎麼解決呢?後來男孩成功說服了母親離婚,他不想再被他父親傷害,他告訴母親無論以後怎麼樣,也不要再和這個男人過下去了,因為不值得。母親也越來越發現這樣的環境是對她自己和她兒子都是不好的。

經歷了艱苦的離婚後,男孩和母親都瘦了很多,但是母子倆感覺得到,今後的生活會步入正軌。母子二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相依為命,雖然偶爾也會吵架,但是會想到如果與家暴男分開了,可是模式依然又和以前一樣,那麼分開的意義是什麼呢?

於是母子二人痛定思痛,開始改過自新,後來又組建了新的家庭,男孩的後爸給男孩的幫助很大很大。可以這樣講,如果沒有他後爸給他人生指引方向,督促他改變性格缺陷,完善他人格,修正他德行,開啟他智慧,他很有可能就成為了他父親的翻版。

男孩現在成為的很好,與過去判若兩人,男孩的母親也變好了,很少情緒化,會體諒人,男孩慢慢變得溫暖和友善,雖然偶爾還是會有原生家庭遺留的一些舊問題,但是他會去意識到並去改正。

人最怕的不是問題的暴露,越暴露越知道自己需要改哪些部分,怕的是不暴露問題,怕的是對問題抱持著無所謂的心態。

既不為自己的幸福人生意義考慮,也忽略他人的感受與需求,逐步變成了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很好的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又把它經營好呢?

舉這個男孩的例子是想說明:你的過去是無法改變了,可以改變的是你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態度,以及你今後想做一個怎樣的人,你對現在和未來是有把控和決定的。

所以就需要調整認知,轉變觀念,努力去褪去來自原生家庭不好的部分,只有這樣才能煥然一新。

新模式在建立起來時,需要他人在身邊的陪伴和幫助,因為他會在遇到問題時又用了舊模式,所以得讓身邊的人做到善意的提醒和溫柔的堅持,幫助他重塑人格,喚起他內在的善與美好。

一個人能變好,是他能不斷在身邊感受到愛與美好。你無法給出你沒有的東西,他以前是缺乏愛的能力的,那麼他就不會給出你關心和呵護的行為。

所以只有你先去關心和呵護他,讓他感受到溫暖和善意,他才明白,哦,原來人際關係可以是這樣的。

為什麼我們看一些治癒類的動漫和電影會讓人感動呢?是因為它們表達出了很多美好的元素是在我們生活中不常見的,所以我希望我們今後因為感動而流淚的更多一些,因為痛苦而流淚的要少一些;因為善意而表達微笑多一些,因為憤恨而皺眉少一些。

我們內心都是希望快樂的,幸福的,幸福是一種持續性的快樂的狀態,快樂是心情的愉悅的感覺,愉悅是你內心平和的狀態,所以我們才需要不斷去學習智慧和修正言行來讓內心達到平和,喜悅會在內心生髮出來。

親密關係中的磕磕碰碰是肯定會有的,在遇到問題時心平氣和地去解決。只有我們先成熟起來,我們才能和愛的人一起來一場親密之旅。


心靈之音的空間

有些人的確比一般人更難以建立親密關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愛無能”。


有一種很典型的迴避型依戀風格的人。他們在嬰兒期,母親對他回應不及時,表現冷漠。孩子長期受到忽視,容易發展出“迴避型”依戀風格。他們因為從小跟人聯結困難,或者後來經歷重大分離,所以放棄與人聯結而和事與物聯結。如有的人沉迷於網絡遊戲,有的人酗酒抽菸,有的人成為工作狂、學習狂。他們無法對人產證真正的信任,也很難從關係中獲得真正的滿足。


有的人表現出非常重視關係,非常在乎跟人建立親密關係。然而他們也有可能“愛無能”。他們也許是焦慮型或者紊亂型的依戀風格。紊亂型依戀風格的人,從小在與主要撫養人打交道時,撫養人情緒多變甚至會有虐待的言行,會讓孩子本身產生恐懼心理。一方面他又很渴望跟人親近,一方面又特別害怕傷害。這些人常常在成年後也是忽晴忽雨,情緒變化太大,甚至會有暴力行為。跟他們建立親密關係也極為困難。焦慮型的依戀風格的人,小時候有時受冷落,有時被撫養者很關心,造成他特別害怕被忽視。所以很急切地尋求被關注,缺少安全感。他們需要花很長時間滋養才能培養出穩定的情緒和安全依戀的能力。


真正的“愛無能”,是跟自己都沒法親密的人。許多人從小跟父母相處過程中,因為父母對真實的孩子視而不見,對孩子投入很多期望或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孩子為了迎合父母形成了“假性自我”,就好像帶著面具生活一樣。比如他天性可能很敏感膽小,但父母期待他勇敢,於是他假裝很強大。跟這種人建立親密關係也極其困難,因為他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青音約

難以建立親密關係,有這樣的幾種情況:

1.不喜歡對方的接近和親密的舉動,從而讓親密關係建立受到阻礙。
2.沒在一起的時候很有好感,但是親密接觸之後就容易失去興趣和好感,變得興致缺缺。
3.太過於親密,就容易把對方當成了發洩對方,從而讓親密關係變得很糟糕。

對於這些對於親密關係有阻礙的方式,我們可以針對性的分析一下心理活動:

第一種情況下,是一種“迴避型人格”的表現形式,我們還可以說佛繫戀愛的人群,他們其實也渴望親密關係,但是太親近,會讓他們不舒服,並且覺得有危險。

在他們心理有一個親密關係的安全距離,超出了這個距離的親近就會讓對方想要後退。

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緩步前進,試探對方的舒適區,然後保持這個距離,不要太逼迫對方,保持一個平衡的進展速度,需要多配合一下對方的步伐。

對於迴避型人格來說,他們從小就獨立慣了,你不能強行把他拉到你認為舒適的地方,這會讓他想要快速逃離,即使他還喜歡你,也會選擇離開。

第二種情況,是因為自身的要求很高,如果主動追求自己的,一定程度上是不夠吸引自己的,但是自己主動追求的人,在某些地方很出色能夠吸引自己去追求。他們不喜歡對方的獻殷勤,就像是叛逆期的孩子。

如果自己喜歡的人,突然變得特別熱情,她也會覺得吸引力下降,然後慢慢的降低喜歡的程度。

第三種情況,是焦慮型的人格,他們會在親密關係建立之初,就衝進了熱戀的大海,然後迅速的點燃激情,最後愛火冷卻,產生了焦慮情緒。他們害怕被人傷害,所以果斷選擇先發制人,以此逼迫對方選擇放手,然後自己才會覺得安全。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自身對於親密關係的抗險能力不夠,不自信才會選擇遠離對方,這也阻斷了自己與對方更多的可能性。


歲月不安然

為什麼難以建立親密關係,這和安全感的缺失有關。

實際上我們在和一個人去建立一段親密關係的時候,都會本能地感到一種恐懼,因為建立一段新的關係意味著不確定,意味著打破原有的生活狀態。進入到一段新的關係裡面,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他是不是真的愛我,我們相處起來如果不合適不匹配怎麼辦……

每個人都渴望在關係裡面是安全的,這不僅僅指的是身體上的安全,更加指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我們總會渴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理解自己,能夠真的讓我們在心理上覺得能夠把我們所有的事情都講給對方聽,而對方能夠理解我們的想法,並且能夠接納我們和支持我們。

可是,這樣的親密關係是很難得的。

大部分的親密關係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對這個世界、對所有人都感到絕對的安全,所以我們才會在最親密的人面前各種“作”。這正反映著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擔心。

同樣地,難以建立親密關係,實際上也是對親密關係存在著恐懼或者擔憂。一方面我們渴望親密關係,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和其他人建立聯繫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們又害怕,害怕在親密關係中得不到我們想要的,從而會面臨失落,甚至會對我們造成傷害。

其實,難以建立親密關係這件事情,只是我們的潛意識在告訴我們親密關係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才讓我們止步不前。如果說,我們能夠克服這種恐懼,或者說我們對於關係的渴望大於這種對可能會失敗可能會失落的擔心和恐懼,那麼我們就能夠去建立一段親密關係。

更多的,只有我們真的感到內心的安全感,我們才能夠建立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林海



暖心理

有些朋友雖然平時和人打招呼寒暄,談天說地都沒問題,但無論如何就是無法和人建立起親密深入的關係,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我們的感覺造成的誤解,“別人和自己不親密”或者是“感覺別人和自己不親近”完全是兩回事。人都害怕自己會被社會集體拒絕或拋棄,對此都懷有恐懼心理,而越是害怕自己被社會孤立的人,越容易產生自己無法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感覺,如果重視這種感覺,就可以給我們正面的力量。為了和別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而努力,但另一方面過度的思慮會抑制我們的行動,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不安全感,因此不必過度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在人際交往中大膽向前走就是了。

不過也有些朋友不是感覺上的誤解,而是確實無法和人建立親近的人際關係。

例如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個單純接觸原理,也就是人與人只要單純地多接觸,也有相互產生好感的傾向。每天都要和大家見面的新聞聯播,播音員,大多數人都會對他們抱有好感,這就是單純接觸原理起作用的結果,然而,只有好感不一定能建立親密的關係,為了建立親密的關係,還有很多優點,也許問題就在於無意識之中,你在迴避這些要點。

所以為了更好的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我們可以,增加跟人接觸的頻率,多跟別人接觸,增加好感度,這樣也便於建立親密關係。還有根據心理學的熟知性原理,詳細瞭解對方,找出共同愛好,比如對方喜歡吃香蕉,我們就會請他吃香蕉,這也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類似性原理。建立親密人際關係時,多利用心理學的這些原理,對我們真會帶來巨大的幫助!


桑代克的貓er

現在人很注重個人隱私跟情感自由。

題主提出的親密關係,其實是有很多種的。情侶間,夫妻間或者朋友兄弟閨蜜間的親密關係,由於現代社會有太多被最親密的人算計跟背叛的事例,很多人都把自己活成了仙人球,與其說是難以建立親密關係,還不如說是不知道怎麼建立親密關係,最真心的一方總歸是最吃虧的一方,因為,最親密的人才知道刀子往哪兒插才最疼。所以,在快節奏的社會里,大家都選擇先顧好自己,但社會里也不缺乏熱心腸仗義之人。

如果對方不想跟你建立親密關係,你可以理解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者對方認為你不夠誠意,再或者,對方根本不想跟你建立親密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