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养廉银是什么?官员不用贪污就有钱拿,竟然比工资高100倍

古人讲:“小小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话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司法部门的腐败,一年下来,贪污受贿的官员口袋里装个2万两银子,那是绰绰有余的。

清朝的养廉银是什么?官员不用贪污就有钱拿,竟然比工资高100倍

不是还有一句话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任知府就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可想而知再往上调查,那贪污数目可不敢想象了。有的官员是因为处理案件私相授受,有的官员是在逢年过节收到“红包”和“孝敬”,这种做法严重扰乱官场秩序,也让受冤百姓无处鸣冤利益受到损害。

因为清朝的官员工资并不太高,清朝的文官奉行的是《大明全典》中的低薪制,他们的收入实在太低,所以一些人选择铤而走险,开始想方设法的提高灰色收入。

清朝的养廉银是什么?官员不用贪污就有钱拿,竟然比工资高100倍

在管理关税、盐务还有粮食的职位上,腐败尤为严重,因为这里是大家公认的肥差事,是最有利可图的地方。所以,腐败是国家的蛀虫,历朝历代都在想方设法进行治理,但是都收效甚微。

不过,在清朝出现过一项制度,可以说十分有趣。在雍正时期,设立了“养廉银”,意思十分清晰,养成廉洁的赏银。每年年末,都会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以此来培养官员的廉洁性,雍正想:钱够花了还会贪吗?

清朝的养廉银是什么?官员不用贪污就有钱拿,竟然比工资高100倍

当然,给的养廉银可是十分高的。据统计,养廉银按照地区富裕程度不同发放也不同,穷的地方给予10倍到几十倍不等,富裕的地方往往能达到100倍,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巡抚一年俸禄100两,那么养廉银就能达到1万两。

贪污还要冒险,现在不贪污如果廉政,就能拿到这么多钱,试问谁还会为了贪财而铤而走险呢。不过,虽然有了这项制度,但是人性是贪婪的,许多官员得到后,依旧贪污,对于金钱的欲望如同无底洞一般,不能见底。

清朝的养廉银是什么?官员不用贪污就有钱拿,竟然比工资高100倍

所以,治理贪污不能紧靠给予补贴来避免,而是要在制度上加强完整性,让他们不敢贪污,也不能贪污,这才是最完美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