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胡惟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朝的胡惟庸的名气虽然不比刘伯温,但是还是能和李善长相比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洪武四大案其中一案就是胡惟庸,还有明朝的丞相制度就是在胡惟庸手里结束的。胡惟庸在明史里面是个关键人物。

胡惟庸,生年不详,濠州定远人,与李善长同乡。最开始是宁国知县,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升至太常少卿。

明朝的胡惟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洪武七年,担任右丞相,李善长是左丞相,左丞相比右丞相高。洪武十年,接替李善长接任左丞相。也就是明朝两个左丞相,一个是李善长,另外一个就是胡惟庸了,当然另外还有两个人担任过右丞相,那就是徐达与汪广洋。

在胡惟庸独掌或领衔中书省的六年里,朱元璋不断派徐达、李文忠、汤和、蓝玉等征战残元余兵、东南倭寇,接连打了胜仗。胡惟庸作为朝廷的大管家,督办粮草、兵饷,功不可没。

《明史·胡惟庸传》说:“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隆。”

进入权力中枢的胡惟庸,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日见跋扈,甚至拉拢朱元璋用来制衡他的汪广洋,进一步做大相权,威胁帝权。

明朝的胡惟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精明地乞丐皇帝朱元璋眼里是揉不进沙子的,胡惟庸的小动作早就被他察觉了,之所以没有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是皇帝心中有更大的谋划——朱元璋要废除这个制约着皇权达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胡惟庸不是结党营私吗?

那朱皇帝就让他继续结(要结就结个大的),并且很是放纵他,最后即使胡惟庸擅自决定官员的生杀升降,朱元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面上不予理睬。各级官员把朱元璋对胡惟庸的欲擒故纵,当做成对他的宠信纷纷依附,胡惟庸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了。

明朝的胡惟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胡惟庸的势力扩张到一定程度,朱元璋也认为影响力足以告诫天下人的时候,就以结党营私、意图谋反地罪名将胡惟庸及其党羽三万人尽数屠杀,并借助此次案件的影响废除了丞相制度。可怜胡惟庸为了自保,为了能有要挟皇帝的实力机关算尽,也只不过是朱皇帝玩弄的一个小丑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