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儿童节快乐!老人回忆里的童年 玩耍中带的都是情怀!

「故事」儿童节快乐!老人回忆里的童年 玩耍中带的都是情怀!

回忆对中老年人而言,是生活中的一种充实。而童年又是人生中最纯真美好的一页,总能让人们无限回味。

现在的孩子会好奇,“你们小时候的吃穿都不如现在的孩子,有什么可怀念的呢?”

的确,那时候的物质生活远不如现在,但那时候的快乐似乎更容易获得。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几位老人的童年回忆,重温那些只属于那一代人的童年。

「故事」儿童节快乐!老人回忆里的童年 玩耍中带的都是情怀!

69岁曹伟田:在厕所“闻书香”

我们家有5个兄弟姐妹,我是老三。兄弟姐妹多,父母往往很难做到公平对待。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块瓜切的大小而争吵。现在想来,这些片段都是珍贵的童年回忆。

那时候的我们,别说“六一”儿童节了,平常用一分钱去买一颗糖都很困难。所以我们最盼望的便是端午节了,大家围坐在锅边,守着奶奶炒蚕豆,姐妹5人每人分到一小碗,便很满足。

还记得我的大哥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每年过年亲戚送来年货——糖包、桂圆、荔枝,都会被大哥偷偷吃掉。为了不被父母发现,大哥特意捡了几块石头放进去,这样拎起来分量就是一样的了。但天下哪有不破的谎言,大哥最终还是逃不了一顿打。他却乐此不疲。

小时候的我像个男孩子一样很爱玩:用细绳做一个网抓知了;掐点油菜花,放在蜜蜂的洞穴口,用来引诱蜜蜂;拔点小草斗蟋蟀……

即便是刮风下雨也不能阻挡我出去玩的心。我们没钱买雨靴,夏天可以赤脚出去玩,冬天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在布鞋下面绑一块砖头,垫高了,鞋子就不会湿了。那时候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怎么玩”上了。

我的第一双雨靴,是我上初中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加工劳动手套得到的工钱买来的,这双来之不易的雨靴伴随了我整个童年的雨季。

再大点,我就开始喜欢看书、看电影。我们向往看电影,但是苦于没钱买票,我们总是偷偷的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最后几分钟内溜进去,就算是看个结尾,也很满足。

小时候要干家务、做农活,没时间看最爱的书,怎么办?于是我找了个借口——上厕所,在茅厕里看书没人会打扰,闻着“书香”,再臭也不臭了。

60岁周芳:桑果之忆

前些日子,女儿单位组织采桑葚活动。她兴致盎然,心向往之。

现在这东西倒成稀奇货了,大家抢着去采。我们小时候可是遍地是!

我小时候所在的村子,以养蚕闻名。对于养蚕的农户来说,桑葚自然吃到发腻。

春天,养蚕;初夏,采桑果。这是我儿时的回忆。

放学回家,三五成群,经过桑树地,孩子们总要采一些过过甜瘾。待颗粒饱满的枝头被“掠夺”光,再另换一枝。

爬树不那么灵活的孩子,就用石头扔,用盒子砸,捡到的桑果倒也不比会爬树的孩子少。

一把塞到嘴里,囫囵吞枣似地吃完,每个人的手上和脸上全都染上了紫色的桑葚汁,如果不小心往衣服上一擦,回家就是一顿揍。其实,洗掉的方法也很简单:用桑叶搓。

托养蚕的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蚕桑村家家户户都有丝绵棉被盖、有棉袄穿,这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保障,兄弟姐妹们从未忍饥受冻过,这是件很幸福的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10年前,村子早已高楼林立。桑树成片的景象不复存在。如今,只村口还有几颗无人栽种的桑树。

我已经好多年没看到过桑树了。小时候吃厌了的桑果子,现在却有些怀念。

「故事」儿童节快乐!老人回忆里的童年 玩耍中带的都是情怀!

83岁王春标:这些游戏不花一分钱

“六一”节里话童年,回忆起来是辛酸和爱并存。

那时候,一年只有在除夕那一天才能吃到白米饭和猪肉。可想而知,家里的日子是多么艰难节俭。那时,大家都不富裕,穿带补丁的衣服,谁也不会取笑谁。

七八个同龄的男孩子,天天在一起玩游戏。这些游戏不用花一分钱买,却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吹柳笛:折一根细柳枝,轻轻一拧,小心翼翼地把绿色的树皮褪出来,柳笛就做成了。吹完嘴巴里还留着柳枝的涩味。

拍洋片子:放学路上,男孩子们就开始掏出洋片子玩了,谁拍翻个了就赢了。有些孩子喜欢将外套敞着,挥动手臂时用衣服加大风力,增加洋片子翻个的可能性。

滚铁环:男孩子们推着铁环,发出清脆的摩擦声,速度还能自己控制,非常风光。

挑香棒棒:这些棒子要等香点完后回收,要攒很久。玩法是把棒子撒开后,一根根挑起来收回,不能碰到别的小棒。

......

我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什么学问,回忆我的童年,是想让我的儿孙辈们知道,你们现在是多么幸福,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结语:

祝曾经的小孩,现在的小孩,和未来的小孩:儿童节快乐!

「故事」儿童节快乐!老人回忆里的童年 玩耍中带的都是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