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普洱茶:從“一葉”到“一業”的四十年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普洱茶:从“一叶”到“一业”的四十年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普洱茶:从“一叶”到“一业”的四十年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的偉大實踐,不僅全面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

從今天起,普洱發佈開設“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專欄,帶您看變化、說往事,全方位報道普洱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鼓舞和激勵全市各族人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創新時代普洱追趕跨越、綠色崛起新局面不懈奮鬥。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普洱茶:从“一叶”到“一业”的四十年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普洱茶:从“一叶”到“一业”的四十年

茶農採茶忙

普洱茶:從“一葉”到“一業”的四十年

春風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普洱茶產業從迴歸、復興,直至穩步發展,給普洱市帶來跨越發展的機遇。四十年來,普洱茶產業的種植面積、產量都大幅提高,茶文化得到推廣,“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影響力日益增強。

改革 帶來發展機遇

普洱是“古茶樹博覽園”,是中國乃至世界茶樹資源的重要寶庫,也是世界茶樹原生地的中心地帶。

清朝是普洱茶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據說,當時的普洱好茶價值兩倍的黃金,道光年間的阮福在《普洱茶記》中寫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但是近代,由於歷史等種種原因,雲南的茶園被毀、茶業蕭條。改革開放之前,普洱市(當時名稱為思茅地區)的國營茶廠大多數停留在中低端茶加工階段,在以糧食為綱的時代背景下,除了少數幾個大茶場有規模化種植茶葉外,其他傳統茶葉產區的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都處於歷史極低的水平,統購統銷、定額生產的普洱茶葉大多以散茶形式成為拼配原料,並在其他地區進行精包裝,銷往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產品上並沒有“普洱”品牌。據普洱茶文化學者、(雲南)普洱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黃桂樞介紹,計劃經濟時代強調產、供、銷環環相扣,茶產業發展一般,茶葉商品價錢便宜、買賣平常、毫不顯眼,作為“開門七件事”的日用品,遠遠未達到“琴棋書畫詩酒茶”的風雅境界。70年代,茶產業甚至未進入思茅地區的支柱產業前八。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也為普洱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政府的鼓勵和引導下,思茅地區茶葉種植得到大力推廣,群眾開始養護、改造、管理老式茶園,並建設了大量現代化高產茶園、茶場。1983年,由國家農業部、雲南省農業廳、原思茅地區行署聯合投資興建的省級茶樹良種繁殖場——思茅茶樹良種場(後改為雲南省普洱茶樹良種場),先後實施並完成部、省級科研項目十餘項,茶樹良種的引進、選育、繁育、推廣以及新技術普及應用得到長足發展。

文化 促進產業振興

如果說,科技的發展為普洱茶產業插上了第一隻翅膀,那麼茶文化的推廣就是產業騰飛的第二隻翅膀,茶科技的發展、茶文化的推廣,最終成就了普洱茶產業。

黃桂樞說:“茶文化促進了普洱茶振興發展。‘普洱茶熱’的起點,應是1993年4月,首屆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首屆中國普洱茶葉節在思茅地區思茅市舉辦,來自國內外181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究普洱茶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等,並奠定了認定世界茶樹原生地、世界茶源的學術基礎。通過學術研討會和茶節這一平臺,參會的專家學者成為了普洱茶的義務宣傳員,擴大了普洱茶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從此,普洱茶產業注入了文化靈魂,走上了振興發展的新路。”

2013年,國際茶葉委員會正式向普洱市頒授“世界茶源”牌匾,為世界茶樹原產地“正本清源”,將茶文化推向了廣闊的世界空間。“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世界茶源’這個文化名片,抓住自身最大的文化優勢,展現文化自信,從而促進整個普洱茶產業健康發展。茶文化內涵豐富、涵蓋廣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收集了幾十年的茶文化‘珍珠’,希望它們能夠煥發光彩。”黃桂樞堅定地說。

探索 品牌引領產業

近年來,普洱圍繞打造“千億雲茶”產業目標和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全面實施“以茶名市、以茶興市、以茶富市”戰略,走品牌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子,強化品牌、標準化、品質、大批量、影響力“五要素”,著力擴大普洱茶品牌的內涵和外延,並進一步塑造“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深入挖掘“普洱”二字所蘊含的品牌價值,進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歷久彌新的普洱茶又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雲茶”的一張響亮品牌。

2017年2月20日,外交部長王毅在雲南全球推介活動中,向世界推介了普洱茶,使得普洱的茶產業國際化腳步更進一步。

新華國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包忠華先生說:“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為茶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初期,我市很多個鄉(鎮)建立的第一家民企,都是茶葉粗製所,可見茶產業在我市的歷史基礎深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茶廠數量大增,茶葉產值大幅提高,茶的消費人群也已和過去不同了,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為了健康全民喝茶的時代。很多茶農也因茶業興盛而建起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現在所有的茶企業都在探索,如何讓我們的茶更好喝,讓更多的人來喝我們的茶。當前普洱茶產業發展,一方面要保護好原有古茶山和古茶樹;另一方面要抓住省委、省政府打好‘三張牌’的機遇,推廣生態種植和喬木稀疏留養,提升茶葉品質,打造未來的‘古茶樹’,從而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茶農增收致富。”

四十年風雨歷程,目前,普洱市茶產業已覆蓋全市10個縣(區)、130萬茶農(佔全市總人口的一半)。2017年末,全市茶園面積達165萬畝,幹毛茶產量探索創新,成功推出景邁山11.47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31.36億元。各個茶產區茶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樹立了多個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入選全國十大魅力茶鄉,柏聯有機茶園被評為全國最美茶園,“普洱茶”在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更是位列第一。

當前,茶產業已成普洱“衣食萬戶”的大產業,是普洱最靚麗的一張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