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高考結束了,各位考生們,現在都放飛去了吧。

前頭有超過兩個月的暑假,再往後還有四年的大學。讀書,旅行,戀愛,有很多事情想做,有很多事情要做。

肉叔回想當年的自己,其實大部分事情早已忘記,就是那種未來可期的躁動心情,清清楚楚。

不曉得你們是否都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有明確的期望?

但不管有沒有,今天的推薦,都適合你。

朗讀者 第二季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去年年初,這個節目就讓我們驚豔了一回。

我國首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在舞臺上分享了自己的沖天故事;“中國焊接第一人”潘際鑾院士,同12名清華及西南聯大老校友一齊朗誦了《告全國民眾書》。

各行各業的,從名人到普通人,一個個走上舞臺,說他們的人生故事,為我們朗讀。

節目的價值自然是遠不止讀書的,還能讓我們走近那些各種不同的人,看到他們的經歷——說它是一個看盡人生百態的節目,應不為過吧。

上個月初,《朗讀者》推出第二季,董卿繼續擔任主持、製片人,還升級總導演。

比上一季更好看。

舞臺美術設計似乎就有升級。

許鞍華導演朗讀時,“窗外”是香港霓虹街市夜景;劉燁背後屏幕上是他讀的《小王子》的插圖。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袁泉讀《牡丹亭》的時候,你看這效果,真的好像在一個庭院裡——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第二季今晚出到第六期,在某視頻網站上也就60多到290多萬的播放量,可能還不及其他熱門競技遊戲綜藝的零頭。

但就跟楊德昌說的,“電影發明之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三倍”——在一個半小時不到的時間裡,看到那麼多真實、精彩的故事,恍惚之間,也有一種多活了幾回的感覺。

袁泉的故事,大概是當中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因為她說的是“少小離家”的經歷。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誰能想到,走上演員這條路,是她在不滿十一歲時,自己作的決定。

決定的過程,是輕鬆的。中國戲曲學院附中來招生,袁泉通過了考試。於是某天,當袁泉在家裡用搪瓷盤洗臉的時候,媽媽問她:你考慮清楚了,是真的想去學京劇嗎?

她回答說:對呀,我真的想去呀。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但離開家,去遙遠的地方求學生活,彼此之間總是會捨不得。

中國人,又偏偏是最不擅長把愛和再見說出口的民族——袁泉這段跟家裡人分別的經歷,想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吧。

第一次出遠門,媽媽同她一起到的北京,還陪她待了一個禮拜才回湖北。

離開前,媽媽在袁泉的課室門口站了一陣,還見了班主任,笑著對老師說:孩子就拜託你們了。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這事,袁泉是從老師嘴裡得知的。當時她沒有哭。

直到當天回到宿舍,看到床上放著兩雙媽媽走前買給她的尼龍絲襪,才意識到,這天真的來了,從今往後所有的一切,得自己面對。

袁泉講著講著,很快也淚流滿面。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往後每次離別,愁緒也從不掛嘴邊。

袁泉回憶,每到臨開學前,爸媽就會敲很多核桃,會做牛肉醬,讓她帶著一大袋敲好的核桃和大罐牛肉醬去北京。

爸爸送她去坐車,等開車的時間裡她都不敢看爸爸,直到火車開動,才轉過頭對他打招呼笑一笑作為“再見”。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何況年紀小小在外地求學,並不容易。

那幾年袁泉和爸媽寫信共290多封,寫新奇和喜悅,也寫“抱怨”。

例如她腿長但筋骨硬,壓腿用盡了力,效果也不理想,老師還以為她不夠努力。爸媽回信說,不要求她在已盡力但未達目標的情況下拼命,腳有傷就要跟老師溝通。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能成為優秀演員,少不了袁泉在戲曲學院辛苦孤獨的少女時代,所以她朗誦的這首《牡丹亭·驚夢》,是給當年的自己的。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話說袁泉的臺詞功底是真好啊,朗誦非常好聽

這一季與上一季相比有個頗大的改變,就是嘉賓裡的科學家比例,明顯增多。

據說整個第二季裡,將會出現近20位科學家。其中,就有冰川地貌學家

崔之久老先生。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崔老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地質地貌學家,也是我國最早完成三極探險(南極、北極和珠穆朗瑪峰)的科學家。

但進這一行是機緣巧合:1957年,國家第一次獨立組建貢嘎山登山隊,需要年輕科學工作者的加入,在北大讀研的崔老先生因此入選。

海拔七千五百多米的貢嘎山,當年死亡率比珠峰高,登山隊還遇上雪崩。

行程被連下三天的大雪阻礙,第四天雪一停,登山隊馬上上路——然而當時知識侷限,隊裡沒人知道,大雪過後是不能馬上登山的

一個陡坡爬到一半,雪崩就來了。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崔老先生大難不死,但他的校友老丁,人沒了。

這次經歷,改變了崔老先生的人生。

回來後他將專業轉到了冰川研究方向,還把爬貢嘎山的經驗,寫成了論文《貢嘎山現代冰川的初步觀察》。

仔細看,副標題寫的,是:紀念貢嘎山犧牲的戰友。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崔老先生說,他的腦海裡老有這些犧牲隊友的身影,也覺得自己是在替他們完成什麼。

談到這份職業的風險,崔老很坦然:就跟當兵一樣,生死,早就不在考慮之中。一邊說一邊不在意地攤攤手——其中一隻手,早因為當年的凍傷,被截了肢。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對這個職業的選擇,他非常篤定:“我喜歡自然,喜歡冰川,我一輩子就做了我喜歡的事”。

崔老先生選擇朗讀的,是老舍的《我的母親》。他說,當年高中畢業時想出來賺錢,全因母親堅持讓他上大學,靠繡花供他念書;如今母親不在,唯一難過的時刻,就是想到手裡有錢,卻再也遞不到她手上。

朗讀不如藝術從事者們那般有技巧,但這發自記憶深處的感情,格外動人。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最後,說個肉叔私人的心頭好吧,是漫畫家朱德庸先生。

他的作品詼諧風趣,老用幽默擊穿我們極力迴避的現實。《雙響炮》《醋溜族》《澀女郎》《絕對小孩》都是他好評又好賣的作品。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但你知道嘛?原來朱德庸先生,是有亞斯伯格症的(一種泛自閉症障礙)。這個病給他帶來了一個非常不快樂的童年。

不擅社交、學習障礙等等的問題,令小時候的他一度覺得,身邊沒有一個人喜歡他。

唯一的朋友,是家裡養的那隻狗。

這個幻想,到了某天終於被打破——家裡的狗,也把小朱德庸給咬了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上學,自然是大難題。

裝病藉故不去,是家常便飯,考試的試卷,更加是無字天書一般。

老師某天還把小朱德庸叫到辦公室,先誇他:欸朱德庸你真是一個數學天才。

小朱德庸還沒開心夠兩秒,老師馬上送上一個反轉:“你永遠可以在你的答案上面,創造出根本不存在的數字”。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臺灣的老師罵個學生都這麼幽默嘛

這種哈哈哈里,也是藏著無奈的,就像朱德庸先生後來的畫一樣。

所有欺負他的老師或同學,都會成為他的紙上亡魂哦。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幸運的是,小朱德庸有個很支持他、很溫柔的爸爸。

那時候家裡生活窮,不能大喇喇地入手筆記本來畫畫。他爸爸就買紙裝訂成本子給他畫,也從來不強求他學習,還帶他去動物園玩,開解他。

我想朱德庸爸爸對他說的這番話,對我們大家都是有啟發的,特此送上——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這個不開心的童年,因此成為了他終生理想的起點。

朱德庸說自己總覺得,他的童年還存在一個平行時空裡,而爸爸給他的畫冊就是回到童年的時光機,他甚至能想起爸爸縫畫冊那天的天氣、溫度、太陽的顏色……

朱德庸選擇朗讀的文本,也最特別,是他自己寫的,《寫給童年的一封信》。

成功是什麼?

成功是 就算所有的價值觀都變成錢的時候

你還是不違反你的「夢天性」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其實想想,人生是什麼呢?

要說的話,它也許是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所指向的未來。也許是很多的努力和堅持,積累成的生活模樣。當中又似乎充滿巧合,或說命數,好像哪裡有個人動了動指頭,把我們放在了這裡。

第二季第一期末尾,胡德夫先生的《一幅畫》歌詞很有意思:“我們從未見過米,那是第一次種下去,也是第一次收割。”

季季9分,從沒對這檔國產綜藝失望

生活的決定就像種米,誰都不知道會種出來什麼,都是摸索著種下,期待著收割。

袁泉對著搪瓷臉盆說出要離家學京劇的決定,崔之久與登山隊一次機緣巧合的相遇,還有朱德庸爸爸給他親手縫製的畫畫本……

每個時刻,不管大小,都蘊含著萬鈞之力。

人生軌跡的改變,就在這些重要時刻中,醞釀著,發酵著,而後變向加速,催生出生命中的一次次“宇宙大爆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