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用流传百年的方法制作草席 一年赚几千元


“现在好多人订购席子,根本忙不过来……”连日来,桂林的气温节节攀升,风扇、空调成了市民们消暑的必备品,凉席也开始陆续取代垫被。在桂林临桂区六塘镇小江村,68岁的张尤景夫妇正忙着为客人做草席,而这种传统手工草席在这个村已经流传上百年。

在小江村,草席制作技艺通过村民口手相传,流传至今,草席最风光的时候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除了种田,还可以靠着做草席赚工分,村里有几百户人,大部分家庭都会做。

而整个镇上做草席的就他们一个村,除了镇上的人买,附近几个乡镇的村民也会慕名而来,村民曾一度以会织草席为荣。但是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草席也慢慢被边缘化,大多数村民都选择做生意、搞种植或者外出务工。

“现在村里只有几户人在做草席了。”张尤景感叹,从经济效益来说,确实没人愿意做了。一床席子的制作过程复杂,首先他们采用的都是自己种植的草,从头年就开始要种草,种了第二年才能收割。

辛苦的程序换来的却是并不算高的经济效益:1.8米宽的席子需要6个人工,也就是说一个人做需要6天才能完成。草席售价一般为六七十元,除掉成本就是辛苦钱了。即使这样,还有人嫌价格贵。

“我们的东西确实比一般的草席贵,但耐用……”张尤景坦言,他们的草席首先是睡着舒服,人睡在上面既凉快,又不像竹席那么冷,不容易感冒,而且吸汗。其次很耐用,但耐用既是产品的优势也是销售的“硬伤”,他们制作的一床草席至少可以睡十年,保存好可以睡二三十年。

时下正是“热销”之际,但一年下来,两口子也只能赚几千元。他们担心,现在自己快七十岁了,村里的年轻人又不想学做草席手艺,这门技艺不知是否还能继续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