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嗩吶就能樹立新風?

砸了嗩吶就能樹立新風?

吳新偉|文

過年前,筆者寫過一篇名為《紅白喜事簡化,公權管理不宜過細》的文章,說在孔孟之鄉的山東鄒城規定百姓喜宴一桌只能上一大碗菜,不吹嗩吶,紅白喜事從簡,村民跟村委會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新事新辦。

移風易俗,永遠在路上,各地大幹快上,頗有蔚然成風之勢。貴州凱里市出臺操辦酒席新規很“霸道”:復婚、再婚者不得辦酒,除結婚酒、喪葬酒之外的其它一切酒席一律視為違規酒席。幹部有禁令,群眾跟著“躺槍”:操辦婚嫁酒須申報備案。

河南欒川縣則像婆婆叨叨媳婦一樣,對群眾紅事白事席桌、菸酒、隨禮等具體標準作出無微不至的規定。

貴州綏陽縣更是搞得像是場“革命”,全縣範圍內開展濫辦酒席治理活動,將婚喪嫁娶之外的辦酒席一律定義為濫辦,出賞金鼓勵群眾舉報,發現者鍋碗飯菜一律沒收,對涉事酒店予以重罰,市民還反映對事主進行遊街示眾。

儘管當地政府予以否認,但媒體披露及當地官方公佈圖片可見,將正在赴宴的食客驅散,把飯菜鍋盆集中堆放並立牌寫明辦席人姓名屬地,人雖沒有“綁縛”上街,但跟遊街示眾相差無幾。

嗩吶千年流傳,吹老調,賦新意,吹出的是歷史的傳承、文化的意味。但現在山東臨沂平邑縣被下了“限吹令”。

當地電視臺報道,該縣嚴管農村喪葬習俗,取消吹鼓手(哈哈,聯想當年批孔,斥“孔老二是吹鼓手”)、唱大戲,提倡現場播放哀樂,並限制披麻戴孝人數等。

很喜劇的是,有“李氏嗩吶”剛獲當地非遺稱號,這下不讓吹了。數百人失業,嗩吶付之一炬。

在鄉村喪禮隊伍前頭,走著一手拎音箱的人,播放哀樂的音箱跟廣場舞大媽圍著的一樣,只不過哀傷代替了歡快。非遺的傳承人無不惋惜:“那是可惜喲,這是文化遺產啊!”

新潮推舊浪,時代更迭,總要推陳出新;但文化傳承還須在揚棄中掇菁擷華,否則我們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面可著勁兒地復建古城舊物、恢復傳統村落,一面無情地掃蕩傳統文化,不覺得滑稽嗎?鄉村葬禮,嗩吶班吹吹打打,唱點老戲,寄託一點哀思,即是貫徹了曾子所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後人謹慎對待先輩,追念祖先,自然民風就淳厚了。

當下反腐倡廉,政府就黨員和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制定規範,堅持節儉、廉潔的原則,率先垂範,執行廉潔自律規定,抵制奢靡之風,踐行文明新風,這沒有異議。但這種強制不能施用於群眾。

政府只是有限政府,意味著其權力有邊際。政府只能管該管的事,法律規章不能解決道德範疇的事情,公權力也不能侵犯私權利的領空。

像紅白喜事這類文化習俗,源遠流長,其中的移風易俗也只能通過文明引導、道德宣揚去逐步改變,須依賴自治而非他治,靠強力約束只會適得其反。

國家治理“皇權不下縣”,直到民國時政府權力也只到達縣級,不下鄉村,鄉村由鄉紳治理。而今鄉村文化遭遇斷層,鄉村治理面臨危機。

挽救之途無非依法落實村民自治,對傳統文化多一點敬畏,多一點“歷史耐心”。切莫因為心血來潮,摧古拉朽,等到嗩吶摧、禮俗盡,唯見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無牛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