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嗩吶表演

嗩吶是中國的一種簧片管,在我國華南地區的閩南語、粵語、閩東語、潮語等語言中稱其為“的禾”、“吹”、“鼓吹”或“八音”。傳統嗩音量大,呈圓錐形的木質管身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還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又稱“碗”)。嗩吶並非是起源於我國的本土樂器,而是在公元三世紀由波斯、阿拉伯一代傳入中國的。雖然嗩吶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在傳入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發展與演進過程中,嗩吶在中國已經有一定影響併成為了一種民族文化。今天,本文就來與各位聊聊這唯一能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不語的,訴說人生大悲大喜的獨奏樂器——嗩吶。

一、嗩吶的獨特與“強勢”

嗩吶二字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很普通的,彷彿它的身上總帶著些許的鄉土氣息。雖然,不論是哪種樂器,都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是嗩吶因其自身的獨特性而被眾多學者觀眾觀眾譽為是樂器界的

王者。可以說嗩吶是有光芒的,是一種任何樂器都蓋不住的光芒。那麼嗩吶是如何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的呢?

1、當之無愧的樂界之“王”

嗩吶從公元三世紀自波斯阿拉伯傳入我國,並在我國被髮揚光大以來,就一直有著不可撼動的獨特地位。可以這麼說,在樂器界,有它音調高的沒它音量大,有它音量大的沒它音調高,不論在有多少種樂器的合奏中,只要嗩吶聲響,其他樂器都會顯得稍加遜色。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與各類樂器爭奇鬥豔

小提琴是一種絃樂器,依靠弦和弓的摩擦發出聲音。早在17世紀的西方音樂中,小提琴就已漸露鋒芒,在樂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小提琴具有音域寬、音色美等特點,算是提琴樂器中的高音樂器。但就在音調這一點上,嗩吶是要遠高於小提琴的,換言之,小提琴是需要聽眾去細細聆聽品味其中的韻味的,稍有大意可能就會漏掉某些音節,但嗩吶則與之截然不同。嗩吶是直接將強烈的情感韻味宣洩在聽眾的耳邊,聽眾只需細品其中蘊含的深意即可。

小號是銅管樂器的一種,在所有的銅管樂器中,小號的發音及聲音是最高的。與小號寬廣厚實的聲音相比,嗩吶的聲音顯得更加的千迴百轉。傳統的小號音樂傳達的是節慶或戰爭的情感,更多的表現出的是一種激昂的情緒。嗩吶與之相較更注重深層次的東西,它能夠從寫意的境界將人內心的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2、嗩吶為什麼被譽為“樂器之王”

嗩吶的發聲,由於是蘆葦雙簧哨片在口腔強氣流激發條件下的振動和聲音特殊的管腔共鳴、喇叭放大,因此嗩吶的聲音洪亮而激昂,奔放而強烈,粗中有細,剛中含情,在中國乃至世界樂奏中獨樹一幟。正是基於嗩吶洪亮的音色,使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到聽眾的注意,而嘹亮音色又不乏細膩的部分,使得它能夠在樂曲表演當中恰到好處的表現出歌曲情感。

說起嗩吶,在國際上斬獲了無數殊榮的著名嗩吶曲《百鳥朝鳳》是不得不提的,該曲可謂是將嗩吶的表現力演繹到了極致。僅憑小小的一隻嗩吶,就惟妙惟肖的模擬出了百鳥爭鳴的情景,充分展現出了山雀啼曉的優美意境,這足以彰顯出嗩吶在樂器界無可撼動的地位。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百鳥朝鳳》影視劇

二、嗩吶的發展與傳播

嗩吶隨著絲綢之路的興起,從波斯國伴隨著陣陣駝鈴聲來到我國,因其嘹亮動聽的旋律被當時的國人喜愛,並迅速傳播開來。我國現存最早且可靠性較高的嗩吶出現於一尊唐朝的騎馬吹嗩吶俑。在《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中載有就載有一張該俑的照片,之間騎馬者頭戴風帽,身穿短袖無領長衫,雙手持一管身較為短粗的嗩吶正在吹奏。根據唐代泥塑與現有資料,我們可以說,最遲在唐代,嗩吶已出現在中國內地並被人們所使用。

1、唐至宋元間嗩吶在中國的流傳

在唐代的時候嗩吶就已經出現了,嗩吶多出現在一些壁畫中,但是因為發掘的原因,信息量並不是很多,因而這裡我們主要聊聊元代的嗩吶。

明代戲曲家徐渭在《南詞敘錄》中曾說:“至於喇叭、嗩吶之流,並其齊器金、元遺物矣。”

在他看來,嗩吶是金、元兩朝的遺物,是女真人如蒙古人帶到中原來的,而且因為這些“胡風”樂曲盛行,使得中華正音不復存在。透過徐渭的“抱怨”中,我們彷彿也能感受到四百多年前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琵琶、古箏、笛子為代表的的本土樂器,與以嗩吶、喇叭為代表的外來樂器之間的爭奇鬥豔。

2、明清時期中原的嗩吶藝術

到了明清時期,嗩吶藝術得以迅速發展。這主要表現在史料記載的豐富、嗩吶曲目的流傳與保存、嗩吶在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的廣泛運用等方面。嗩吶在明清時期作為一種重要的吹管樂器加入到了鼓吹樂當中,它的加入極大的豐富了這一古老樂種的音色和表現形式,同時也直接推動了嗩吶的藝術性發展。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3、在軍樂中的運用

嗩吶獨特的構造決定了它的音調極高,穿透能力強,極其適合在室外演奏,又便於攜帶,所以自古以來就被軍樂所吸收。明代王圻在《三才圖會》中記載:“(嗩吶)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紀效新書》中也載:“凡掌號笛,即是嗩吶。”有關於嗩吶用於軍樂的記載頗多,說明當時嗩吶在軍樂中演奏已經是普遍現象了。

鼓吹樂作為傳統樂種之一,自漢魏產生以來就被廣泛的運用於軍樂之中。《東宮鼓吹儀》雲:“鼓吹者,蓋古之軍聲,振旅鮮捷之樂也。”,可見鼓吹樂在軍中可作振奮士氣、戰捷慶功之用。明代嗩吶大體上繼承了傳統鼓吹樂的衣缽,但也有所創新,除了鼓舞士氣與告捷慶功外,還起到了發送信號的作用。

在抗倭兵書《江南經略》中載:“凡軍船出洋泊港,聽中軍坐船鎖(通今天的嗩)吶號響,各船捕盜舵工俱赴坐船,聽候主將發放。中軍坐船吹雙喇叭響,坐船起篷,各船亦起篷。”這為我們闡釋了當時嗩吶在軍中起到的正是一種信息傳遞與聯絡工具的作用。

到了清代,軍樂的配置發展的更加的完備。《練勇芻言》中有一卷就談到了有關軍隊編制的內容:“惟侍勇有習嗩吶、喇叭者數名,壯勇、遊勇有習擊鼓、鳴鑼者數名,均兼配短槍或弓箭。”,可見當時的軍隊中是有人專門練習嗩吶軍樂的。而且清代的樂器管理是十分嚴格的,軍隊中樂器的使用年限有十年之久。據《軍器則例》記載:“銅鑼、銅鈸、嗩吶、號筒、喇叭,十年後如有破損,準其貼換。”,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清朝軍隊樂器管理制度的嚴格。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清朝大軍

4、在歌舞戲曲音樂中的運用

明清時期歌舞藝術的發展十分迅速。中原地區的民間歌舞主要有秧歌,二人轉等。就以秧歌為例,嗩吶在明代就加入了秧歌音樂的行列。《奉天通志》記載:“鼓鈸和之,或加鼓吹”,嗩吶的加入,使原本秧歌演奏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也為秧歌增色不少。

明清時期,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與封建統治階級的推崇,我國的戲曲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在戲曲唱腔逐步走向鼎盛的同時,戲曲的伴奏音樂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因為嗩吶豐富的表現力與高昂的聲調,深得當時人們的喜愛。在作於清代的畫作《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圖》中詳細而又生動的描述了一幅戲曲演出場景,在圖中的戲臺桌子上還放置著為戲曲伴奏的嗩吶等樂器。此外,還有很多書籍與圖畫都直接反映了明清時期將嗩吶運用於戲曲伴奏音樂的事實。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圖

5、訴說人生大悲大喜

嗩吶自傳入中原以後,因其洪亮的音調和豐富的表現力,除被用作軍樂和傳統歌舞中,也被融合到了民間風俗之中。這也就是嗩吶訴說人生大喜大悲的由來,因為嗩吶高昂而又婉轉悠揚的音調使得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表現出主家人的心境

,所以自明清以來,嗩吶被廣泛的運用到喜喪之事當中,從嬰孩出生,到新人嫁娶,再到老人過世,都能看到嗩吶的身影,可謂是紮紮實實的伴隨著人的一生。

這也正像那句民間俗語所言:嗩吶一吹,不是大喜,就是大悲。明代《谷山筆麈》載:“至閭里婚喪無不以鼓吹,將之者更相沿不禁”,可見當時民間婚喪用樂多用嗩吶。《碭山縣誌》中也記載:“嗩吶,碭山人民愛聽吹奏嗩吶,家有婚嫁、喪葬大事,必花錢僱一嗩吶班子來家中吹奏,從清至今,可謂是長盛不衰”,這充分表明了明清時期民間婚喪用樂中嗩吶是普遍出現的,而且這種現象流傳至今。在今天的部分鄉村地區,依然流行保留著在小孩出生與婚喪嫁娶時吹奏嗩吶的習俗,嗩吶一響,十里八村的人都能聽得見,不論是報喜還是訴憂,嗩吶都是最佳的選擇。

嗩吶:讓小提琴“哭泣”,讓小號“沉默”,訴說人生的大悲大喜

喜事嗩吶

三、總結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瞭解到了嗩吶並非是原產於我國的樂器,而是從遙遠的波斯途徑絲綢之路伴隨著悠揚的駝鈴傳入我國的。雖然嗩吶的具體出現時間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嗩吶的認識與瞭解。在傳入中國的兩千多年來,嗩吶對充實我國的音樂藝術寶庫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嗩吶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與挑戰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正確的認識這樣一件用聲音來訴說人生大喜與大悲的樂器,或者說這樣一件發人深省、寓意深刻的藝術品。

參考文獻:

1、《中國樂器》

2、《東亞樂器考》

3、《嗩吶雜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