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祕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西雙版納集聚了13個世居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傣族章哈”“基諾太陽鼓”“布朗彈唱”“傣族醫藥”等各文化精品都在西雙版納擁有豐厚的文化資源和肥沃的文化土壤。可以說,到西雙版納旅遊的遊客既是衝著當地的美景,也是衝著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而去的。而面對紛至沓來的遊客,當地人又是怎麼想的呢?

讓更多的遊客認可傣醫藥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傣醫古文獻——貝葉經《桑格龍》

玉臘波說:“傣醫,具有系統的醫學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流傳於泰國、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和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傣族聚居地區。病人既有西雙版納當地的各民族,也有不少東南亞遊客。最近幾年,甚至還有歐美國家的遊客慕名而來。”

據介紹,傣醫藥有2500年悠久歷史,是傣族貝葉文化和祖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傣族人民在長期防治疾病和生活實踐過程中摸索總結出來的。由於有文字、典籍、系統理論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傣醫藥成為國家認可的四大民族醫藥之一。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傣醫藥植株標本

截至2016年,西雙版納州研究制定了113種傣藥材標準並頒佈實施,填補了傣藥無標準的歷史;翻譯整理出版《傣醫藥學史》、《傣醫基礎理論》等30多部傣醫藥專著,收集7000多個傣醫傳統藥方,開發出43種傣藥製劑。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護士為患者上藥,進行“暖雅”( 睡藥療法)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醫生們正在討論科研方案

近年來,西雙版納州採取積極有力措施加大傳承、保護、創新和發展力度,幫助傣醫藥形成了內涵豐富、架構完整的醫學體系。

面對旅遊產業的發展,西雙版納州希望傣醫藥能通過遊客的傳播越走越遠。

各種政策與辦法也應運而生:2017年6月,西雙版納州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決定,將制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醫藥條例》列入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標誌著傣醫藥的地方立法被正式提上了日程;2018年3月2日,西雙版納州招商團隊在北京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與中國東方資本投資集團簽約。中國東方資本投資集團將投資100億元打造西雙版納傣醫藥谷—傣醫藥產業集中發展區項目。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傣醫藥文化展覽館

玉臘波說:“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相信大力發展以傣醫藥為基礎的健康服務業等大健康產業,勢必為西雙版納州加速文化品牌建設、雲南成為面向東南亞的文化輻射中心提供助力。”

“章哈+茶”文化助推旅遊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傣族的章哈表演

西雙版納是一個民族文化豐富多彩、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無窮的地方。說起傣族文化,不得不提“章哈”。

傣族章哈又稱“贊哈”,是傣族傳統的曲藝唱曲形式,流傳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及普洱市的江城、孟連、景谷等地的傣族村寨,流傳區域裡的部分佈朗族也會傳唱。2006年5月20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章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章哈對唱,左為玉叫

玉叫的章哈傳習所在勐海縣的一座茶城——勐海縣佳茗茶匯裡面。年僅29歲的玉叫的另一個身份是茶店“同昌黃記”的老闆娘。不論是章哈的傳承還是茶店的打理,玉叫都做的風生水起,遊刃有餘。

玉叫的二胡伴奏巖三根老師(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見證了玉叫的成長,他為玉叫伴奏了20多年。他介紹:“玉叫出生在勐海縣的一個傣族村寨裡,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在傣族村寨里長大的她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響。6歲便跟隨雲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巖帕老師學習傣族章哈,同時學習傣文字的讀寫,學習傣族典故、歷史傳說等。玉叫天資聰穎,勤奮好學,8歲時參加央視節目錄制,是當時西雙版納州第一個亮相央視的‘小章哈’。她出色的表現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至今在傣族群眾當中仍被津津樂道。”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玉叫在自家茶店的樓上設立的章哈傳習所

玉叫告訴我們:“我非常喜歡章哈藝術,我認為傣族生活中如果沒有章哈,就像吃飯沒有鹽巴。因為在西雙版納,傣族群眾每逢民間的重大活動如賀新房、結婚、慶豐收、小孩滿月等都要請章哈歌手演唱。因而幾乎每個傣族群眾都會唱一些歌。但會唱歌的人不一定是章哈,要得到章哈的頭銜必須經過拜師學藝。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玉叫的學生們在練習章哈

巖三根最讚賞的是,玉叫為章哈的傳播與推廣工作做了很多貢獻。在勐海縣民族宗教局的支持和玉叫的努力下,2015年勐海章哈傳習所掛牌,同時舉辦第一期章哈培訓班,參加培訓的學員有45名。2016年舉辦第二期培訓班,學員30人。

巖三根說:“玉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了‘現代派’和多種優秀民族藝術之長,並通過市場運營的方式,使章哈走向了外地。這對於繼承、發展、弘揚‘原生態’藝術,實現民族文化與時俱進,無疑是一種推進。”

“除了唱章哈,我還會唱現代歌曲以及其他民族的歌。我想多學一點不同民族的知識文化,不管是調還是唱詞,都能讓我在章哈這種藝術當中實現多方面的創新,讓它發揚光大。”玉叫補充說。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勐海茶王節上的製茶技藝比拼

玉叫認為,隨著西雙版納旅遊業的發展,要讓傣族章哈藝術得以推廣,就得通過市場運營。將章哈文化與茶文化結合起來,就是玉叫的一個大膽創新。“我們勐海縣是聞名中外的普洱茶故鄉,有著‘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的美譽。勐海茶王節從2008年開始延續至今,推進了勐海茶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勐海的知名度。我們家是做茶生意的,我現在這個傳習所就在茶業店樓上,所以我就想到了‘章哈+茶’這一發展思路。因為茶文化需要音樂,加入了章哈音樂,必然會讓品茶有不同的味道。”

據悉,近年來勐海縣提出探索多元化發展的路子,努力探索“茶+旅遊”“茶+經濟”“茶+產業”等發展模式。2017年“十一”大假,勐海縣力推“茶+旅遊”新模式,迎來了遊客最多的一次黃金週,7天共吸引13萬餘人次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創歷史新高。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丨玉叫努力探索“章哈+ 茶”的旅遊發展路徑

年輕的玉叫說幹就幹。她創作並演唱的《勐海茶飄香》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歌曲在西雙版納及周邊地區廣為傳唱。這些作品通過專輯廣為傳播,讓遊客在認識勐海茶葉的同時也知道了傣族章哈音樂。目前,玉叫正著力搭建“章哈+ 茶”的傳播平臺。

玉叫有兩個心願:“一個是我想將傳習所做大。傳播傣族文化不能只是政府的事情,我力所能及地事就是將現有的傳習所規模做大。5月份我準備自費去美國考察,希望有機會將章哈帶到國外去表演,通過更多的途徑推廣章哈。也希望能通過去國內外各地進行表演,讓演職人員的收入有所增加,藉此謀生;另一個是我要建一個文化體驗館,讓外地遊客可以聽著章哈音樂,採茶、製茶、品茶。”

玉叫認為,文化一定要和經濟同時發展,這樣才能長久。將“章哈+茶”融入到西雙版納的旅遊發展中,也是她今後為之努力的事業。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西雙版納旅遊發展的“C位”秘籍: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