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成愛國和周囀,一對小夫妻帶著兩個女兒熱水和兔園,在都市邊緣,鄉野深處,捕魚、生火、劈柴、縫衣,做傢俱——過著衣食住行都自給自足的生活。

周囀和成愛國把一套複式房子的內牆拆掉重建,搭起一磚一瓦,種上一草一木,用雙手建造出樸素而溫暖的“熱水家”。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兩個從未做過建築設計,也沒有裝修過房子的年輕人,秉承著“缺什麼造什麼,造什麼學什麼”的原始理念。

先造了一個超現實的廚房,然後造樓梯,在二樓搭了一間臥室,緊接著把牆面全部敲光,形成不裝窗簾、窗戶通透的採光效果。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他們用廢材拼接出“反美學”的木頭椅子,用手捏出奇形怪狀的陶瓷器具。

過程中不看書本教程,不模仿,憑著感覺和想象力,他們隨心創作。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他們為自己設計的衣服,外在粗糙,內裡卻沒有一個縫口,還可以變化多種穿法;

兩人以每一餐飯作為一場“修行”,年復一年地研究、紀錄,用基礎食材烹飪出驚豔的料理;

偶爾,一家人會到野外,去山頂搭帳篷,捕魚,挖野菜、燒柴烤火。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成愛國和周囀,曾經的服裝設計師,喜歡設計,也熱愛藝術。

多年前,成愛國在日本看展覽時,見到一個藝術空間,裡面裝置著一座懸浮的房子。

那個瞬間,他感到自身的渺小,既失落又震撼。

回到國內,成愛國和周囀雙雙從服裝行業辭職,從服裝設計師變身為木匠、料理師、陶藝家和動畫製作人,只為了過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田園式生活。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2

成愛國做了8年麵包,在最初的6年,一家人吃的都是硬麵包。

他年復一年地探究揉麵、發酵、以及不同溫溼度下的處理對策,如今熱水面包的口感、保鮮度和柔韌度都很出色,每逢開售,便被一搶而空。

熱水家二樓的麵包餐廳裡有一根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擠滿的白色柱子,它們是成愛國的每日研究記錄。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平時夫婦倆在熱水家各忙各的研究計劃,成愛國說:“我們一家人最強調的獨立性,四個人分工明確才有趣。”

現在一切都流行速成,但我卻不喜歡別人給你的訣竅和捷徑

。”

3

女主人周囀現在是一位獨立藝術家,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家庭主婦”一枚。

不過在燒飯做菜帶孩子之外,這位家庭主婦還身兼數職。

她會畫畫,每天基本都會畫上兩張,作品參加過不少畫展。

她做定格動畫,從前期的物料製作、劇本、到後期的拍攝、剪輯、配音,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

她還兼做著自家店鋪的客服,寫公號、美工都不在話下。

十點君通過辣媽俱樂部plus瞭解到:

周囀並不是一開始就對這些技能感興趣的。

她生在貴陽,9歲開始畫畫,後來在浙江絲綢工學院學習服裝設計。

畢業後在服裝行業工作四年,但她並不感興趣,“其實在選專業的時候就不太喜歡,只是當時沒想著改變而已”。

再後來,她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同為設計師的丈夫給了她很多靈感。

周囀覺著,是時候重新出發了。她辭掉了工作。

辭了職,做什麼呢?

周囀決定重拾畫筆,從自己喜歡的繪畫做起。

彼時她有了大女兒“熱水”,在孩子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實每個大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周囀從孩子身上得到啟發,“做一個孩子有什麼不好呢”。

於繪畫中,她釋放了自己孩童般自由自在的靈魂。

從日常的帶娃吃飯,到想象中神仙的理想生活,都成了她畫作的素材。一開始每天兩小幅,後來越畫越大。

既然開始了,那就什麼都嘗試一下吧。

畫畫之後,周囀開始埋頭學做雕塑、做定格動畫。

學雕塑花了她一年的時間,天天接觸一些有毒物質,甚至連懷上孩子了也不知道。

回想起這件事還是蠻後怕的,周囀搖搖頭似乎在回憶的樣子,“幸好孩子生下來很健康,真是萬幸了”。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定格動畫學起來要更艱難一些。

周囀可以說是零基礎,場景製作、編劇導演、剪輯配音,一切都要從頭學起,一切都是新鮮的。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能想象嗎?下面這一個小小的動畫場景,是周囀一幀一幀調整小人的動作拍出來的。

一旦某個小人的動作有誤,可能所有都得調整,重拍一遍。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場景中的道具也得自己一個個捏出來做出來,《超人》這部短片,用到的一百多個道具都是周囀親手製作的。

為了讓動畫更具流暢感,她拍了一萬多張照片來完成這部作品。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周囀始終認為,沉浸身心去做一件事是值得的。

她或許還會嘗試更多的藝術形式,或許不會,但可以想見,未來在熱水,還會產出更多特別的作品。

說了那麼多藝術,藝術家也要生活。

周囀的生活裡,周囀的藝術裡,都少不了孩子的身影。

孩子是周囀的重要靈感來源,她喜歡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

比如她製作了梳著唐朝仕女髮型的娃娃,就是按照大女兒熱水的真人比例做的,熱水經常抱著玩兒。

在熱水家,周囀希望孩子能擁有和自己一樣的獨立性。

大女兒熱水在城裡上小學二年級。週末,女兒從城裡的體面生活回到自己郊外的家。

換做其他孩子,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多半會被捧在手心裡。

但熱水不同,到家就要做事。端菜洗碗,給媽媽做模特,或是在“熱水商店”吆喝著賣些小東西,“賺些學費”。

小女兒兔園每天在工作室轉來轉去,也已經可以說出爸爸媽媽作品裡的要素了。

周囀說,“做我們家孩子真挺辛苦的”。

但這也正是這種特殊教育,讓孩子成長的更快一些。

夫妻不上班帶兩女兒隱居山林自給自足:家的溫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在熱水家,每天都有新鮮好玩的事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