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早听说在陕北米脂、横山、子洲三县交界的地方流传着一种最古老、原始、纯朴的民俗祭祀祈福活动一一跑马放赦,很想一睹真容,可是由于这个活动有它固定的举办日期,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重要节令,故一直未能如愿成行。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戊戌年二月初二早上6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里惊醒,原来是绥德的三位摄友相约去武镇去看跑马放赦,虽然正合我意,可恰遇这么重要的节令,不去又不舍,干脆先答应下来再说,赶紧起床洗脸刷牙,就拖地就擦桌子,妻一脸不悦地说:“咋别表现了,路上注意安全!”谢天谢地谢老婆,如获大赦,背上相机就跑,车已在路口等上了。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车子先是沿三川口沟道行40里,翻上一座叫玉皇疙瘩的山头,环山路七拐八拐又走了约10里,遇一路口,由于没有信号导航失灵,等了约半小时才遇一老农,一问方知顺左边的路下山右拐走10里先到武镇,到武镇一问才知道跑马放赦还远在一个叫房则焉村的山上,车又沿沟行走约10里,两侧均为千仞红崖,如刀削斧砍般险峻,给人的感觉头顶的天只有一线宽,尽管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行走,感觉还是不够宽畅,开车师傅急的满头大汗,我们一再安慰:“别急,别急,安全第一。”又翻上一座山,再行约10里,才远远望见对面山梁上的彩旗,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师傅激动地大吼一声:“妈呀,咋把你寻见了。”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离村子还有2公里,车子就被工作人员拦下来,告知前边车位己满,我们只好选了一块空地把车停好步行前往,一路上遇见许多外地车辆,有挂京字牌的、蒙字牌的、晋字牌的,还有不少陕J的,活动的规模可以想象的见了。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跑马放赦缘于远古时期的祭祀,祭拜天地神灵,祈求神灵能够赐福民间,消灾免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陕北打醮中的一种,区别在于将灯场、幡场选在附近的山梁上,意为离天近,易于接受神灵赐福,活动的主要程序有出坛、迎供、升塔、诵经、转幡、跑马放敕、转灯等,整个过程中最为精彩的就是跑马放赦了。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跑马放赦,顾名思义,就是由一名象征天地之间的使者手持七彩令旗,身跨骏马,从幡场出发,狂奔到附近最高的山梁上,授得神灵赐予的赦令,再返回幡场,交于主持,如此往返三次天地之行,方为取得神灵的赐福。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茫原,想想几千年前先祖们在这片荒凉苍茫的大地上过着刀耕火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生活,那是多么的不易呀,在交通不畅,没有通讯的情况下,如遇天灾人祸,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那是多么的可怕呀。我们不得不惊叹先祖们的坚强,同行的一位大师一语道破:“在那种情况下,人们不靠神灵靠谁?不求神灵求谁?”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虽然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生活要提升,但是我们要敬畏自然,尊从自然规律,在确实不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只能实现移民搬迁,我们不得不佩服党的英明决策。

影像|山魂一一跑马放赦


王振飞 陕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