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依靠房地產來造鎮,且不說在用地規模上一定會對其他產業投資形成“擠出效應”進而導致資源錯配,由於地產商缺少產業運作經驗,而且本身房地產也缺少技術含量,結果造出來的特色小鎮必然是一個缺乏內容與產業支撐的空心鎮。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無論產業怎麼搭配,都應當突出核心產業對資源要素獲取的領先優勢與絕對份額。

故此,在特色小鎮建設上,有必要設定一些產業硬指標,如必須至少有一到兩個核心支柱產業,且旗下能夠形成20個以上企業集群,貢獻財政收入4億元以上;還比如,特色小鎮房地產佔地規模不得超過15%等。

在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鄉村振興藍圖中,與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等幾大物理載體一起,特色小鎮被視為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精品工程,同時也是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的重要支點,由此昭示了特色小鎮今後的發展將更加貼近鄉村振興的脈搏與心臟。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特色小鎮的提法不是今天才有,起初的實操起於浙江,兩年前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文,宣佈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特色小鎮,特色小鎮於是迎來了一輪爆發期,農業小鎮、科技小鎮、經貿小鎮、紅木小鎮、航空小鎮、足球小鎮、康養小鎮等,各種稱謂叫人眼花繚亂,而且種類繁多、花式迭出。按照計劃,到2020年,全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而目前建成的特色小鎮數量已達772個。不僅如此,根據全國已有的22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公佈的特色小鎮建設規劃,2020年特色小鎮的數量共計將達1600多個,因此,接下來特色小鎮將顯加速擴容之勢。

作為中國城鎮化推進過程的一個實驗性物種,特色小鎮外溢出了不小的經濟價值。據國家發改委對全國225個特色小鎮的抽樣調查統計顯示,這些小鎮完成了特色產業投資2000億元左右,吸納了就業人口約130萬人,創造了稅收約200億元。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但現在看來,特色小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對於鄉村振興而言,其更具有非常顯著的物理價值含量和化學反應功能。一方面,特色小鎮在空間上距離鄉村最近,完全可以憑藉小鎮的產業聚集功能,向鄉村進行路徑最短與效率最高的經濟輻射;另一方面,特色小鎮可以面向目標鄉村構建起後關聯效應強大的農產品加工、分級包裝與營銷、信息諮詢以及人才培養等服務產業,從而促成鄉村一二三產業更好的粘連與融合。

概而言之,特色小鎮可以作為引領者在一個合理的空間範圍裡將城市功能和鄉村功能融合起來,形成城鄉一體發展格局,進而帶動鄉村振興。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圍繞著特色小鎮的建設,各地產生了不少具有經典樣本意義的成果,如湖南張家界天門仙境小鎮、河北昌黎葡萄小鎮、浙江藍城農業小鎮以及廣東潼湖科技小鎮等,但與此同時特色小鎮在跑量過程中的確出現了盲目跟風、泥沙俱下、功能變異等不少需要糾正的現象。

比如,有的地方將特色小鎮作為一個投資平臺來打造,以此短平快地獲取增量資本,或者將特色小鎮視為面子工程與政績工程,定數量,下指標,儘管最終特色小鎮遍地開花,但不是東施效顰,就是千鎮一面。更需注意的是,迎合一些地方政府的平臺融資偏好,房地產開發商也紛紛喊出了打造各種特色小鎮的響亮口號,目的就是利用特色小鎮拿地成本低、審批時速快的優惠政策。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然而,依靠房地產來造鎮,且不說在用地規模上一定會對其他產業投資形成“擠出效應”進而導致資源錯配,由於地產商缺少產業運作經驗,而且本身房地產也缺少技術含量,結果造出來的特色小鎮必然是一個缺乏內容與產業支撐的空心鎮。

現在看來,無論是國內做得比較成功的區域特色小鎮,還是參照國外樣板經驗,特色小鎮的發展要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小鎮的產業空心化以及產業房地產化。

放眼看看國外,從依賴於玩具製造而興旺的丹麥比隆小鎮,到依託於天然礦泉水而繁榮的法國依雲小鎮,從以主打巧克力聞名的美國赫爾希小鎮,到以世界香水之都聞名的法國格拉斯小鎮,這些成功的特色小鎮的建設無不都是實體產業先行與先產後城,可以說特色小鎮的核心就是“產業”,特色小鎮的“特色”依然是“產業”,特色小鎮不僅因產業而興,而且憑產業而盛。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對於一個地方來說,特色產業建立在自身要素稟賦基礎之上固然再好不過,但同時也可以採取資源引進的方式,而無論是通過何種形式培植起來的產業,必須能夠將其打造成核心支柱,同時還應具有聚合與集群效應,就像比隆小鎮利用樂高玩具搭建起各種創意景觀樂園從而引來中外大量遊客最終催生出了丹麥第二大國際機場,依雲小鎮在礦泉水資源基礎上開發出了療養溫泉、滑雪以及其他自然景觀等旅遊休閒產業鏈那樣,在核心產業的基礎上實現產業輻射與升級,一個小鎮就是一個產業群落,特色小鎮才有強大的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在資源的不斷優化與循環中持續發展下去。

遵循這樣的邏輯,未來特色小鎮在產業選擇上有必要突出升級空間更大的科技創新型、工業發展型和農業服務型產業,而且這樣的產業佈局有利於特色小鎮與鄉村產業的對接與融合,同時還能利用區位優勢引進大都市的要素資源,進而更有力地朝著鄉村產業輻射。

當然,特色小鎮並不是純碎的產業聚集地,而是一個綠色、健康、美麗的民眾宜居新空間,為此,核心產業周邊還須建立起房地產、教育、文化、醫療、環保等多重產業,也只有這樣,特色小鎮才能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鄉村互相對接。

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但我們需要強調的是,無論產業怎麼搭配,都應當突出核心產業對資源要素獲取的領先優勢與絕對份額。故此,在特色小鎮建設上,有必要設定一些產業硬指標,如必須至少有一到兩個核心支柱產業,且旗下能夠形成20個以上企業集群,貢獻財政收入4億元以上;還比如,特色小鎮房地產佔地規模不得超過15%等。

為此,國家層面可以考慮建立一套客觀科學的動態評價機制,及時與果斷地叫停那些破壞生態環境、加劇產能過剩、低端產業循環以及變相舉債建設的特色小鎮,同時,

特色小鎮也要嚴格控制數量,在高質量的對標中不斷優化整體結構。也只有這樣,特色小鎮才能與美麗鄉村一起聯袂打造出未來城中有鄉、鄉中有城的全新物理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