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

因为九阿哥允禟是个狠角色,并非老十允俄那种废材。

根据清史记载,允禟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并首开满族人其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热爱外国文化和西学,曾自学外语,并甚亲信当时来华传教士。说明老九这个人,智力属中上水准。

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

说两个小故事

康熙帝废黜皇太子允礽后。大阿哥允禔与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胤禛共同看押允礽。康熙帝亲笔撰写废斥皇太子的告天祭文,允礽却与父皇大加顶嘴,说有人要暗杀自己。前来看望的老九得知后向雍正建言:“此事关系得大,似乎应该上奏。”(不上奏,允礽有可能会被弄死)

当时雍正并不清楚康熙对允礽的态度,便顺势表态:“九阿哥说的是,便担了不是也该替他奏一奏。”大阿哥允禔仍不肯代奏。雍正说:“你不奏我就奏。”于是,允禔与雍正共同奏告。康熙帝听罢称赞:“你们奏的是。”下令将允礽颈上铁锁解去。意思很明显,康熙并不打算弄死老二。

老九只是来探望的,本可观望不语,却不计利害,出此直言。替雍正参谋一件博得康熙心悦的事情。这件事让雍正很吃惊,允禟的眼光独到,不得不防。

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

同样是废太子一案,康熙厌恶老八允禩,将其锁拿宗人府时。老九跳出来顶撞,替老八允禩鸣不平。康熙盛怒之下打了允禟两个耳光。允禟与老十四怀藏毒药,愿与同死。又携带锁铐,亲自随行,以示同患之意。

此事让康熙大为惊叹,虽然康熙不喜欢儿子们结党营私,但也很欣慰老九和老十四维护老八的勇气,因而既往不咎。反倒是一心想弄死废太子的大阿哥胤禔被圈禁,被康熙怒斥为“乱臣贼子”,夺爵圈禁。

这个事,雍正也看在眼里。老九善于结交朋友,经常拉拢官员加入自己的小集团,扩充实力。康熙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因而雍正及时与老九划清关系。并且将老九和老八划为一类人,一个博名声,一个博人缘,日后都是大祸害,不得不防。

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

雍正继位后,先是把老十圈禁,又把老十四派去守陵。老八先留着不动,专心一意的对付老九。

派老九去青海监军,允禟不想去,还是被强制派去。后又被抓回,监禁在保定。监禁期间,允禟的日用饮食不搞特殊化,全部和普通犯人一样对待。过惯了好日子的允禟哪里吃得了这苦?他被关押在保定时又正是酷暑季节,很快便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据说,当时允禟被囚禁在一个暗无天日、手足难伸的小屋之内,“铁索在身,手足拘挛”,“屋小墙高,暑气酷烈”。有几次允禟中暑晕死过去,被监守用冷水浇醒。后因腹泻虚脱(也可能是痢疾),不省人事,监守也不敢派医生来给他看治。最后活活给折磨致死。

究其被害的原因,与老八沆瀣一气并不是主要原因。老十和老十四也跟老八关系近,但都没有遇害。老九的才能,被雍正忌惮。八爷党实际有两个核心,老八和老九都是人精。

最要命的是,老八擅长收买人心,老九擅长结交大臣。身为皇帝,雍正不能留这两个。否则朝堂之内,迟早都会跟老八老九混到一起去。相反,老十和老十四并不结交大臣,在朝廷没有根基。他俩只是结交老九而已,在老九的带领下,又跟老八关系不错。不是什么狠角色,没必要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