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建国称帝?

妙缘

曹操是真英雄。虽然打下大片江山,但毕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朝臣多少还有些残余力量要指望。不好轻易得罪,贸然称帝容易让自己的政治声誉陷入被动。加上当时战乱还只是稍停,天下很不稳定,想称帝得做好平反的准备。另外,时孙权劝曹操称帝,明表称臣之心,其实意图也很明显,吴蜀联盟破烈,孙吴想拉拢曹操,另一方面也好借机测试下汉庭的底牌。最后是曹操一生都不看重这样的虚名,到年老之际,这样的称谓对他更不如手握实权积蓄力量来的重要!后面曹丕要不是命短心急也是不会冒然晋帝位的。称帝后魏国的命运也看到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你曹氏可以用这种方式得天下,那我司马家自然也可以效仿,你老子当年靠军功声望架空天子,我司马氏灭吴踏蜀,功名声望足可比美曹操,天下当属于我。后面司马炎称帝建晋朝,讲究以孝治天下,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魏也是讲孝道的时期),因为巧取豪夺得来的天下以忠道治理站不住脚,只好搞一套以孝治国的方针,后世留传的晋代作品就有很多讲孝的。


爱游戏JOKER

曹操是个传奇人物,是一代枭雄,当然也有人说他是“一代奸雄”。枭雄也好,奸雄也罢,其一生灿烂辉煌,位极人臣。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大权在握的曹操不“代汉自立”?那九五至尊的椅子,离曹操只有一步的距离,抬腿就可以上坐。

看起来确实如此,但,最后的一步没有迈出去,其实有它深层次的原因。

表面来看,曹操是为了自己的形象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曹操意气风发,战黄巾时初露锋芒,伐董卓显英雄本色,在青州壮大了军队。但曹操的崛起,最重要的是走对了一步棋,那就是迎汉献帝于许昌。

这一着棋很厉害,因为拥护“汉献帝”,而使很多人才前来归附。正是手中这张“王牌”,才使得曹操对外征讨师出有名,对内管理名正言顺。

因此,曹操对外称自己是汉臣,虽然很多人劝他“代汉自立”。但曹操始终称:自己是“汉臣”,无任何自立之心。

表面上来看,曹操是要言行一致,不愿意让世人唾骂。

曹操一边说无“自立之心”,一边往皇帝的道路上走去

听曹操说的,感觉是社稷之臣,心怀天下,心怀汉室。那么我们看看,口口声声想做“周公”的曹操是怎么做的。

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废了三公,恢复了丞相制度,而且自任丞相,这没问题,到那个位置了,曹操不任丞相,其他人也当不了。

过了四年,在公元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什么意思?曹操可以佩剑穿鞋上朝,而且赞礼的人不能直呼其名,只称官职。这权利够大的,是汉献帝发自内心的愿意这样吗?难说。

汉献帝真的对曹操“好”,仅仅过了一年,

在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这个厉害了,可以建立国中之国,这是什么样的功劳?可以有自己的小朝廷了,这是西汉初期的王爷待遇啊!这到底是汉献帝大气呢?还是逼不得已呢?

过了三年,汉献帝的封赏又来了。

公元216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汉献帝真是个“好皇帝”,这封赏太给力了。此时的曹操,名义上还是汉臣,可实际上呢?和皇帝区别已经不大了。但是,厉害的还在后面呢!

封赏曹操估计成了汉献帝最重要的工作了,封了魏王刚一年,按捺不住的汉献帝,在公元217年的十月,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

不用说了,此时的曹操和汉献帝待遇基本差不多了,权利当然比汉献帝大得多,谁是皇帝?那个不是皇帝的“魏王”,才是真正的皇帝,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曹操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他才是那个没有“皇帝”称呼的皇帝。那称呼需要吗?需要的,要不然子孙后代怎么办?只差一步,仅仅只差一步。那为什么不直接把称呼拿过来?因为此时,不能拿。

曹操不是不想称帝,是不能称帝

公元217年,我们的刘备和孙权在干什么呢?此时的孙权,还是守着他哥留下来的东吴那“一亩三分地”;而刘备,却早已不是那个东躲西藏,到处借地方的大耳朵帅哥了。

此时的刘备,已经占了益州,而其二弟关羽坐镇荆州,刘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三国鼎立的形势已经形成。

曹操如果此时称帝,那么刘备和孙权,一定会打着“讨伐篡汉曹贼,还我大汉江山”的名义,向全国发出檄文,那将会是“三十路诸侯伐董卓”的再现,虽然早已没有了三十路诸侯,但一呼百应的可能是有的。

此时的刘备,兵精粮足,文有诸葛孔明所带领的众多文官,武有五虎上将所领衔的众多将士;而孙权虽然偏安一隅,但谋士、将领也不在少数。曹操此时称帝,绝对是给了对方征伐的理由。

此时的朝廷内部,支持曹操的大有人在,对曹操专权有意见的也比比皆是。

如果此时称帝,外有征讨联军,内有汉室忠臣。曹操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睿智的曹操,坚持没有捅破那层纸,坚持不称帝,静观其变。

果然,等出状况了。公元219年末,也就是建安24年末,孙权和关羽撕破了脸,东吴吕蒙吕子明白衣渡江,关羽走了麦城,被吕蒙的人斩杀。吴蜀长达十年之久的联盟彻底瓦解,吴国和蜀国开始两虎相争。而此时的曹操,虽然欣喜,却重疾在身,别说称帝了,爬起来都不容易了。

建安25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一命呜呼,和曾经亦敌亦友的关羽到泉下相会去了,两人的离世只差一个月左右,看来这是“真感情啊”!

曹操已死,吴蜀两国正较劲呢,曹丕在220年的十一月登基称帝,成为了真正的皇帝。

曹操,一代枭雄(我还是愿意这样称呼),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不是不想称帝,是受当时的形势所影响,不能称帝,这是一个智慧的人,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蓝风破晓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曹操内心也很纠结。

首先看看曹操什么时候死的: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曹操病死,享年六十六岁。同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改国号为魏,追封曹操为太祖魏武帝。所以这么看来,题目是没有问题的,曹操生前确实没有称帝,而是把这个任务留给了曹丕。

曹操刚死,同年曹丕就建国称帝,这不是唐突,绝对是曹操让他这么做的,而且是蓄谋已久的。曹操之所以没自己建国称帝,是因为他的内心很纠结,到底有多纠结呢?总结成十二个字就是“想报答、难改口、不吉利、不划算”

纠结一,想报答。报答啥?曹操世代受汉恩,报答之心肯定有的,贸然篡位,下不去手。要说他从没想过代汉自立,那是不可能,要说他没资格,那更是扯淡。


纠结二,难改口。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绝无篡汉之意,如果自食其言就这么篡位了,岂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话?自己虽未篡汉,却养个傀儡皇帝,自己过着皇帝的生活,岂不妙哉?

纠结三,不吉利。年轻时他就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老了,更这么认为了!

最后最纠结的,不划算。曹操寻思琢磨着自己这么一称帝,那是非常不划算的。魏蜀吴虽实际上三国鼎立,却没个人出来带头称帝的,刘备孙权一方面骂曹操汉贼,一方面巴不得他野心膨胀,早点称帝。《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孙权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曹操死前一年,就上表称臣,说天命就在曹操这里,你才是真命天子!

曹操才不吃这一套,他虽已六十五岁,这时却头脑清醒,明白自己先称帝,刘备孙权便会跟着来,这篡汉的罪名啊,还得自己来背。

本来就纠结,何况孙权还来了这一手,一代奸雄怎甘心做替罪羊?于是病榻前的曹操悄悄对曹丕说:“孤死后,汝可称帝”(以上为我猜测搞笑),把建国称帝的重任交给了曹丕。



以上只是在下的愚见,若有失偏颇还望指正。码字不容易,喜欢历史的朋友点一波关注,我是史论古今,精彩历史点评不容错过!


游游呦呦又又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因为他不敢!



曹操虽然是历史上少有的大政治家,但是从汉臣到篡位称帝这一步始终无法迈出来,是他内心挣扎斗争的结果,从现实讲,并没有什么力量能制约他这么做。


我们今天看历史,是看的两汉三国一整段,但曹操看不到,他能看到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两汉和中间那个莽新政权,还有董卓,袁术之辈的下场,你想想便知,他当着丞相,在自己阵营中,很多忠于汉室的臣子(如孔融,荀彧)还反对他,他要是真篡位,他害怕自己重蹈王莽的覆辙,自己奋斗几十年只是给某个汉室宗亲打扶梯,他可不愿意这么干!还是以汉臣自居的好,虽行篡夺之实,却无篡夺之名,则那些居心叵测之辈无从下手,政局就稳,自己就安全。


天下没能统一则是又一大主因。曹操虽然打了一辈子仗,平灭了不少地方诸侯,士族野心家,但赤壁一败,天下三分,孙权和刘备都是当世英雄,有军队,有地盘,可不比他这里几个儒家文臣好对付,要是自己贸然称帝,让他俩抓住了机会,掀起舆论攻击,天下风向一变,就算自己握有北方,实力最雄厚,也难免不会重蹈王莽的覆辙,最后死哪都不知道。

很多人说天下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怎么就不能当皇帝,实际曹操先是汉臣,没有汉家给他的地位和基础,他靠什么打天下,他的征战能成功,里面多少都有汉家的功劳在,不能一概而论。



曹操在晚年已经开始逐步篡位,但最终决定将这一最难迈出的一步留给子孙。虽然在赤壁败北,但以曹操之雄才伟略,政治能力,仍然牢牢把握北方,并且逐渐向更集权的方向发展。


丞相这种职位,因为权力太重,两汉逐渐弱化了此职位的权限,用尚书,录尚书事来分相权,曹操又捡回来,即便如此,他还不满足,又开始要求封魏王,加九锡,反正越接近帝位越好,这充分说明他还是想篡位当皇帝的,只是鉴于他的历史认识和现实分析,没有走这最后一步,但在古代宗法制度要求下,他把这一步留给了儿子,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的延续,不至于被谁灭了九族。

综上,权臣篡位是一个复杂的事,曹操虽然没有走完最后一步,但是给了后代一个很好的示范,曹操家族的篡汉程序简直成了标准篡位程序被历代权臣所用,也算是他的一大贡献了。


史书上冬眠的蛇

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被迫册封曹操为魏王,之后曹操在邺城建立王宫,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朝拜,享有了天子之制,掌控了汉室的主权。此时的曹操统治了冀、青,并、幽、徐州、凉州、雍州、扬州、等大半中原地区,兵精粮足,国力强盛,可谓是声势浩大。

《1》曹操曾立誓要在有生之年荡平四海阔倾天下,不为自身私欲只为还天下太平,如果就这样称帝,哪就是违背自己的诺言有损自己的威信。再则大志未尽,天下未平,称帝对他也没有意义。

《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算自己不称帝,也可以利用天子的名义号令全国,无论想征讨哪一路诸侯,他也可利用汉室之名使自己出师名正言顺,所以不做皇帝且胜似皇帝,他又何必去贪图虚名呢!

《3》
,如果曹操自己改年称帝,哪么全国各地的诸侯都会效仿他称帝,到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曹操只要不废除汉献帝自己称帝,就算各地诸侯相互割据称霸,他们还是汉朝的诸侯,国家还是名义上的统一,自己还是哪个拥有实权的魏王。


大汉绵延数百年,许多的臣民久食汉禄世受皇恩,大汉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不愿看到大汉灭亡,不能坐视曹操篡位,这些人将会成为曹操的内乱,所以他必须等待时机。

曹操虽然名声不好,有人说他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所以他更不想背上篡位弑君的骂名。


青春流行风

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了,但至死他都没有称帝,而是让儿子去做,曹操为什么不称帝?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 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次,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 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第二:至少从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 “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 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 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 已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 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 下去。

第三: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 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 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第五: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 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 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对自己的自我评定。

我是小宋谈历史,谢谢评论关注。


羽评历史

《三国志•武帝纪》评曰:(武帝)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意思是说,曹操最终能够总揽朝政大权,并建成大业,是因为他的智慧和谋略最为卓越。为什么说曹操的谋略最为卓越呢?追溯历史,自夏禹至汉朝末年,这段历史上通过禅让实现朝代更替的,先有战国时燕国的相国子之,失败了,再有就是西汉末年的王莽,也失败了。

所以,当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的时候,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怎么通过和平禅让来成功实现汉魏王朝更替。要知道,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召开一个禅让大会,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宣布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那样就成功了,曹太祖知道禅让不难,难的是禅让后建立的王朝能够国祚绵长,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曹操为此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推行霸府政策。什么是霸府呢?先看看某科的解释:


曹操推行霸府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汉王朝向魏王朝的平稳过渡。曹操为什么要实行霸府政策呢?

第一,曹操霸府为曹魏王朝的建立作了人才上的储备,曹魏王朝建立时朝廷的官员基本由曹操霸府时期的僚佐发展而来。第二,曹操霸府为曹魏王朝的建立作了制度上的准备。第三,曹操霸府的存在为曹魏王朝替代汉王朝奠定了基础。第四,通过霸府政策,使曹操封魏王,领丞相,加九锡,位极人臣,为曹魏代汉提供了政治军事舆论等方面的准备。

虽然如此,曹操至死依然不敢称帝,为什么呢?

第一,没有平定四海,一统寰宇,外有孙权刘备,雄踞一方,依然能够对北方政权造成致命威胁,这一点,几乎对曹操称帝是致命的。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立国之初,不能够实现国家统一,而能够国祚绵长,几乎不可能,南北朝就是例证。以曹操之明,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这也是曹操不敢贸然称帝的主要原因。

第二,民心不稳。民心不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维护汉室正统的门阀豪族依然存在。建安四年,董承等人联合刘备密谋诛曹操。建安十三年,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诛孔融。建安十七年,逼死荀彧。建安十九年,杀伏皇后父亲伏完。建安二十三年,京兆人金祎(金日磾后人)与汉太医令吉本及本子邈、穆,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建安二十四年,魏讽在邺谋反。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这些是暴露出来的,对于很多没有暴露出来,而内心依然向汉的人,大概可以猜测了吧。另一个导致民心不稳的原因就是孙刘割据的存在,使人们对曹魏政权权威的认同感不强。可以此两点,可以判定,一直到曹操去世前,曹魏内部依然民心不稳。

问题来了,天下不平,民心不稳就一定不能称帝吗?答案是,可以,但是会导致两个结果。一,称帝后,凭借新朝新气象,能够迅速荡平四海,一统天下。二,如果不能迅速统一,那么,这个新王朝,必定不能长久。为什么,一旦外有外患,不稳的民心必然导致内乱,外患的平息劳民伤财,内乱的平定劳心伤骨。如此日久,新王朝的重新聚集的民心必然逐渐损失殆尽,国焉有不亡。试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为南北二朝,分裂多达169年,南有宋齐梁陈,北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各个朝廷开国之初,那个不是新朝新气象,而哪个国家存国超过六十年。

曹操深明此理,所以一直不敢贸然称帝。当时,众人劝进,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此时曹操已经年过六十,知天命不可违,所以寄希望于曹丕能做周武王,继承遗志,荡平四海,统一天下,改朝换代,将魏祀绵延下去。

然而哪知道曹丕,一旦即魏王位,尊曹操谥号为武王,不顾外敌环伺,民心不稳,随即逼汉献帝禅位,改朝换代。

自此始,魏国的短命,已是必然。而曹操的明略亦尽毁于曹丕矣。


建安小王子

曹操一生,可以说都是走在通向帝王的路上。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先后任大将军、司空,封武平候,到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可以使用和皇帝一样的旌旗,带和皇帝一样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皇帝所用的金银车。这时的曹操,无论在权利还是形式上,都和皇帝无异,唯一还缺少的,就是一个虚名。那么,曹操为何迈出称帝最后一步呢?

第一,从当时的形势看,如果称帝,曹操阵营的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使曹操陷入窘境。曹操阵营的反对声音,大多数处在他被封为魏王之后,就是证明。

第二,不上孙权的当,襄樊战役中,孙权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却得罪了刘备。吴、蜀联盟关系破裂,这时候孙权需要缓和与曹操的关系,才会劝曹操称帝。

第三,大约建安十五年之后,曹操一再公开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想法,说了十几年,贸然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曹操是一个实际主义者,在他心中认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不过尔尔。

第五,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曹操已经65岁,这时候他年纪已经大了,称帝的话也坐不久,倒不如不称帝,把机会留给儿子,反正迟早是我曹家的。

曹操至死不称帝,是曹操全面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这绝对是周密而明智的选择。


妙缘

历史不容遐想。在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唯一位忠于汉室,甘心情愿、愿为人臣的英雄,唯曹孟德。历史中的曹操,曾为洛北令,设五色棒,维护法纪。棒打违纪者十常侍窦硕的叔叔。后感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更刺杀宦官之首张让(没有刺董卓)未遂。董卓进京后,已为校尉的他更看不惯董卓的暴行,罢官离京(无献七宝刀,刺董卓),被朝庭通缉。后亡命江湖,误杀吕伯奢全家,留下那句"宁我负人,人勿负我"的名句。后汇酸枣聚十五路诸侯(无公孙赞、刘备,更无三英战吕布)讨董卓。但真正出力的仅济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与时为议郎的曹操。曹操孤军深入,被董卓击败,联军遂成鸟兽状。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拉拢曹操想另立幽州牧刘虞为伪帝,曹操严词拒绝,并留下"诸君向北,我自西(长安之献帝)向"的名句。后李傕丶郭汜祸乱朝纲,献帝东逃,各路诸侯皆坐壁上观。唯实力较弱的曹操,挺身而出。迎献帝于荒谟,献礼于朝堂。披肝沥胆,殚精竭虑维护汉室江山。后献帝不明与董卓余党董承(牛辅之女婿)伏俒等阴谋陷害,被曹操查觉并镇压。


另眼看世界江云

我觉得嘛!那是曹操已经不在乎称不称帝,他已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了。当时的他需要一个统一天下的荣誉,就像秦始皇那样可以载入史册的辉煌。所以说当时的他只想统一天下,根本不在乎称不称帝。一统天下自成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