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深圳治水:庄严承诺 攻坚必胜

最近连续发生了三件事,体现了中央对于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前决心.笔者尝试概括为三句话:督查见真章,问责动真格,曝光无死角。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所谓督查见真章,指的是中央环保督查组第五组对广东来了个"回头看",全面核实工作落实情况。6月8日,督查组已经在深圳举行座谈会。

所谓问责动真格,是指本周中纪委公布了六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情况,部分省市的一批官员受到免职等党纪政纪处分。

所谓曝光无死角,则是中央媒体加大了对环保问题和整治工作的曝光力度,重点关注了大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

黑臭水体,这是当前深圳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6月5日正值世界环境日。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青年代表,共同发布"美丽湾区、美丽中国"的《深圳共识》。这份共识的背后,是深圳10万名志愿者以"河小二"和民间河长的身份,压在了全市310条河流治理上。

而就在当天,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参加完世界环境日的相关活动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冒雨奔赴茅洲河,调研治水提质工作。

王伟中先后来到了沙井河畔、排涝河截污工程现场、岗头调节蓄水池、福永河边,实地考察茅洲河全流域治水提质进展情况,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各参建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下定决心、立行立改、攻坚克难,不折不扣将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全面落实到位,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笔者认为,这样的细节实际上正折射了王伟中对于治水工作的要求:第一时间处置,尽早见到实效,也体现了身为地方一把手对治水工作的挂心,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治水情况。

无论是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还是10万名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可以看出,在河流治污上,深圳整个社会,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到个人都进行了充分动员。

就在实地调研结束的第二天,王伟中又一次提起了治水这件"心头大事"。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6月7日,深圳召开了全市卫生健康大会。在会上,市委书记王伟中对全市干部说了这样的话:不把黑臭水体治理好,不把深圳市的水环境治理好,我们对不起全市人民,也对不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深圳市的殷切的期望。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同时,他还说:不管是哪个部门,不管是哪个区,不管是哪一级干部,只要是工作懈怠,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把任务完成好,都要坚决、严肃地问责。

甚至没有丝毫"委婉"或"拐弯抹角"地直言:不管是谁,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降级就降级。

这样严肃、严厉、严格的表态,不仅传递了王伟中对于完成治水工作的决心,更是对全市干部的鞭策督促。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为了全市人民能够享受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必须要解决黑臭水体这些影响市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深圳:治水总攻 号角嘹亮

去年以来,深圳发起了治水总攻,深圳全市,特别是宝安区变成了一个污水治理"超级大工地",高峰时有1万3千多名工人同时作业,在上百个标段同时开工。之所以这么大的工作量,主要因为要在几年内,补齐几十年的历史欠账,要建立一整套覆盖全市、现代化的污水管网。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在笔者看来,深圳在治水上发出了三个重要信号:

第一个是庄严承诺,攻坚必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

第二个是质量第一,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许多水务工程都是地下隐蔽工程,是良心工程,需要长期耐用。

第三个是鼓舞士气,发起冲锋。一方面严肃考核问责,过必罚、功必赏。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任务较重的地区和有主攻任务的团队,在评价上会更加全面客观,鼓励积极作为,加快工程进展。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其实,无论是督查也好,问责也好,从上到下只要一个结果:清澈的河水。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正在进行的不只是"治理"河水,准确地讲是在"重建"河水,以各项工程恢复市区内310条河流的水文生态。因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深圳310条河流已经不能叫河了,大多已退化成了丧失自净能力的排洪渠、排污沟。

市委书记调研治水,现场求加微信,这是为啥?

此次深圳庞大工程的聚焦点,并非只停留在不黑不臭上,也不只是为了通过考核,而是要给城市创造新的价值,要让河水成为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成为未来全球中心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实现这个目标,功德无量,也需要全市上下的齐心、耐心和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