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从可以做,到适合做?新农人,破除迷茫之路的第二步:具体项目立项的评判标准。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

一、看清大势,破除行业选择迷茫:行业是否可以做?

我们在头一篇文章《 》写到,转型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农人,主要包括3种人:一是指工商资本的转型。二是以前做种养农业的农人、家庭农场,还有农村集体、农业合作社乃至村委会等。第三种是一批出身农村的新农人的回归。无论新进来的从业同行,还是做种养起家的传统农人,要么对农业不熟,要么对休闲不熟,要么对旅游+农业的产业运营没有经验,迷茫不少,以休闲农业小白居多。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我们提到,转型做休闲农业的小白新农人,首先面临的是选择上的迷茫:

1、关于创业这种人生道路的迷茫:自己是否适合创业?

2、在前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的前提下,关于创业选择上的迷茫。产业要选对方向:要选择朝阳产业,而非夕阳行业。

所以建议,做休闲农业前,要了解大势,顺势而为。何谓大势?在中国,大势一般是两面:一个是市场趋势;一个是政府政策。近年来,大势看好,甚至让人有“泡沫来了”的担心。

不少人看完后备受鼓舞,得出结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势看好,可以做!

但是,还要请乐观的投资者听听另一句话:宏观唱喜,微观唱忧。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原休闲农业国家最高主管负责人邵建成处长,2017年在农学谷商学院的课堂上授课时回答问题时说的。他还提到个统计,全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者,1/3亏损,1/3持平,1/3盈利。盈利项目中,有1/3是全国的农家乐专业村!甚至有失败的过来人抱怨说,休闲农业,就是一个坑。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所以要警惕,大势可以做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来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貌似看着不错、欣欣向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未必如此。我们今天就要讲到破除迷茫的第二步:具体项目立项的研判标准。

二、破除迷茫的第二步:结合落地的具体项目来判断,是否适合做?

也就是说,对休闲农业有了入行的初步意向,只是破除选择迷茫的开始:大势可以做。接下来破除迷茫的第二步,是否适合做?要结合落地的具体项目来判断。离开了具体项目来思考是否可以做,就是水中探月,镜中摘花。

结合落地选项来思考分析,才是破除第二步迷茫的关键。

为什么?因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具体项目不像工业品的标准化和千篇一律。这个产业的特性决定了:每一个具体项目,都因地理环境不同而不同。地域的不同,能影响项目的成败。(所以做休闲农业,有一个关键词,叫因地制宜。)

三、怎么判断?先要跳出画外来看画:市场、资源、成本。

怎么判断我看中的这块地、或者手头已有的这个园区,是否适合做休闲农庄?关键词:市场、资源、成本。还是回到文前碰到的那个问题,迷茫的人常常上来就说,我想做:我以前是做什么企业的,有多少资金积累,在什么地方;或者,我有多少亩地;又或者,我以前是做种养多少年......现在是否可以做休闲农业?

回答这个问题前,就得先跳出“我”来,跳出画外来看画: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首先不考虑“我”,要考虑当地的市场:客户在哪里?通常是附近的城里人。他们有多少,是个什么样的特点,需要什么?市场有多大?

然后才是考虑“我”,看自己的资源:我能提供什么?卖给谁?

最后考虑自己可以投入的资金:要支撑起这个项目,至少得花费多少成本?

市场是外因,资源是内因。成本是保障和底线,缺一不可。

(一)市场

休闲农业想挣钱,就要想,市场在哪里?休闲农业,挣的是城里人的钱。消费者主要是城市居民,而非乡里邻居。盈利从何而来?也是从服务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城市家庭而来,譬如,满足城市家庭周末或节假日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的需求。因此,休闲农业项目不要离城市太远,应选择在离城市车程在两小时内最适宜。

判断市场,要考虑两个关键点:市场有多大,离市场有多近?

所以,判断好的休闲农庄项目,通常,市场越大越好,离大的市场越近越好。所以,你就会发现,下面的三种地方,都很受休闲农庄投资人的青睐:

1离城市近的地方

俗话说,多大水,养多大鱼,城市越大,市场越大。为什么北上广的休闲农业那么发达?包括江浙、山东、福建等华东区域的休闲农业产值通常都比较高,做成功的休闲农业典型案例多?因为市场大,多大水养多大的鱼。所以,走在北京的马路上,你会发现不少外地省份的旅游局都来北京打路牌广告,为什么?北京的市场大呵!

2离景区近的地方

景区是人们经常旅游观光的地方,商业开发投入大、人流量大,市场也大。休闲农业项目想要赢利,最重要的经营策略就是聚“人气”,有了人,就有了市场,有了“人流”,才会有“资金流”。因此,选择休闲农业项目如果有条件,最好选在离景区近或景区边上,或通往景区必经道路的边上。

3交通位置便利的地方

交通便利,也是指市场便利。园区要选择在国道、省道、县道的边上,不提倡在离主干道较长的村道边上修建农庄。主要原因是叉路口太多了,不好找,会车也较为困难。因此,公路交通是休闲农业项目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所以你看看,但凡好的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项目,通常要么靠近大中城市或发达区域,要么靠近景区,要么有好的交通便利位置,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的洼里乡居、意大利农场、郁金香花园、江西婺源,成都的花舞人间,陕西的袁家村,浙江莫干山,等等,莫不如此。

相反,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市场经济,首先要有市场。

(二)资源:我有什么,能满足城里人的哪些需求?资源的可替代性强不强?

如果说,市场是外部因素,是缘起;资源,就是内部因素。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选择或开发当地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项目,做到景观引人,产品诱人,活动留人,环境醉人。

首先,要清楚自己主要有什么资源??“三农”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甚至包括当地的农民和手工艺人。无外乎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等三个方面,从山林野趣到绿色食品,从农事活动到乡土文化,这些都是资源,对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是一种别具情趣的休闲享受和身心体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其次,还要考虑资源的可替代性强不强?这是你的农庄长期生存发展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具体来说,可以有下面这5大类资源:

1、自然环境资源。

乡村的绿水青山和绿树红花,是都市所不具备的优良资源。乡村的山水、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星空、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森林小气候以及麦田稻田、油菜地这些,无一不令人向往。如果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岩洞、泉眼、深潭、局部气候、视听奇观、石林、地质突变、野生动物等,就可以作为核心资源打造休闲农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不少旅游景区通常都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所以,如果你的项目,靠近旅游景区,既有资源,又靠近很难得的市场!可谓一举两得。

2、美食资源。

中国是美食大国,乡村尤其如此。如果有特色地道美食,就可以作为核心资源打造休闲农业。比如陕西的袁家村,就是打造关中美食一条街。

3、养生资源。

综合考虑环境、水土、饮食习惯等因素,如果符合科学养生理念,可将其作为核心资源,结合饮茶、瑜伽、佛学、中医等文化体验,打造养生主导的休闲农业。

4、文化民俗资源。

我国历史悠久,乡土文化丰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乡村中保存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各式各样的乡土文化也是乡村生活中最活跃和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在国际上都非常有价值。想想国家为什么把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成文化和旅游部,就明白了!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乡土文化除了古镇、 旧居、 古迹、遗址等硬件外,还主要表现在地方戏、民风民俗、故事、服装、诗歌、饮食、民歌,以及农耕文化、手工艺术等软性文化;如果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如婚恋习俗、节日习俗、祭祀习俗、成长习俗(成人仪式等)、教育习俗等,可以作为核心资源打造休闲农业。而且,以文化传承作为项目特色,往往是无可替代的!比如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

5、现成产业资源

通常来讲,有产业支撑的地方,开发休闲农业就具有优势。依托产业重点可围绕三个方面来确定产业主题,一是优选当地的“三品一标产品”(指生态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其次是优选当地的特色资源产业;三是优先选择当地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产业,特别是“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等。产业不单包括一产,也包括二三产,有机种植、珍稀物种养殖、特色餐饮、有格调的住宿等等,都是可以依托开发的对象。

一般对大多数新农人来讲,资源最好立足于现有资源为主;最好是自然而非人造的,是长久积淀而非临时出现的。当然,对少数有创意能力、有资本的人而言,资源也是可以创造的。

(三)成本:

有多大水,养多大鱼。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判断休闲农业具体项目的合适与否,成本是保障。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首先要了解休闲农业少不了的几大块成本:主要包括拿地成本(自家的地,这块就可以省了),规划及基建成本,人工成本,项目设计运营成本,一产种养成本,营销成本,其他隐性成本(包括日常维护费用和闲置成本)等。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平均成本在5000-1万元/亩左右。按照1亩地1万块钱的比例,来设计预算比较稳妥;初次投资除非财力雄厚,最好拿地不要太大。

日常运营中,还有一大块成本要考虑,季节性闲置费用,就是闲置成本。行内有句话说,休闲农业是用200天的营业时间来支付365天营业成本的行业。为什么?大多数的休闲农庄、农业公园是节假日来客,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时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员工没事做还要开工资。要想好闲置期的应对方法。

按照总成本和时间,估算出项目投资底线和运营时间,给自己设一个运营和收回投资的周期,这样能让自己心中有底。

四、总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是外因,资源条件是内因。成本是底线和保障。准备跨界休闲农业从零起步的老板,或者以往做种养、正考虑转型升级休闲农业的新农人,如果手头的具体项目具备了上面的3个条件,就可以在“是否适合自己来做?”上投赞成票。反过来说,如果上面这些条件缺少一样,难度就非常大!除非不为挣钱,或者资金实力很强不在乎烧钱的那种~~

休闲农业转型3步走:休闲农庄,怎么判断它适合立项?(中篇)

最后,我们说过,休闲农业人的迷茫,其实是3个:是否可以做?是否适合做?怎么做?截止目前,我们回答了是否可以做、是否适合做?下一篇再从项目实操的层面,回答破除迷茫的第3步:怎么做?(农学谷·谷风出品)

-------------------------------------------------

1、名家手把手全套实操,从政策补贴到规划运营;

2、亲子农庄的打造和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