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石柱男子把十里荒坡变成“花果园”,他是如何做的!

两年时间,石柱男子把十里荒坡变成“花果园”,他是如何做的!

“我的果园里有3种李子树,分别是脆红李、青脆李和红花李,青脆李是我们本地的品种,脆红李和红花李是从外地引进的,如果下次还来采摘记得拨打我的电话13370794196,我还可以给大家打折。”眼前,悦崃镇寺院村舒城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黄华正在给游客介绍自己的果园。

|放弃高职 返乡创业

黄华原本在外务工,经过多年奋斗,在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里小有成就,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管理职位,决定回乡创业。两年前,他回到悦崃镇寺院村承包50亩土地,栽下3000棵李子树;两年后,50亩荒地焕然一新,变成了当地有名的果树园,数十户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两年时间,石柱男子把十里荒坡变成“花果园”,他是如何做的!

都说一个人的信念比智慧更加有力量,毅力比勇气更加珍贵。凭着黄华的一腔热情和干劲,他的果园在2017年开始正式产果。挂满枝头的果子特别诱人,以前担心的问题也并没有出现,一切的一切都在向好的势头发展。“我当时就在想,今年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黄华说,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一连下了十几天的雨,树上的果子全部都掉了,剩下的 “个头”比较小,“卖相”不好,基本上没有销路,或是自己吃,或是送给亲戚朋友尝尝鲜。

两年时间,石柱男子把十里荒坡变成“花果园”,他是如何做的!

|自学成才 科学管理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经历了第一次亏损的黄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搞好果园光有胆量是不行的,运气是靠不住的,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取得成功。于是,他除了自学果园生产管理技术外,还时常到外地向专家请教,解决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下次遇到恶劣天气怎么办?是否有应对的方法?如何更好地防治果树的病虫害?黄华孜孜不倦地向专家请教,更是把专家请到自己的果园进行现场指导。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专家多次的现场“会诊”,果园的果树渐渐变得枝繁叶茂。又到了今年李子收获的季节,果子把树枝压成了笑脸形状。黄华明白,果园有了现在的规模着实不易,合理布局、品种的适应改良和科学授粉都是关键,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马虎。“这里的每一棵果树我都抚摸过,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精心呵护,希望它们成长得更好。”黄华说道。

两年时间,石柱男子把十里荒坡变成“花果园”,他是如何做的!

|销路不畅 政府引导

有了技术和经验,黄华的果园硕果累累,销路却成了大问题。3000棵果树,一棵树结20斤果子,那也有6万斤,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那才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黄华种植果树的这几年,脱贫攻坚工作是我县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于是,他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找到了南岸区100多家商贩,并与之签订合同,销售了4万斤李子。

可是,还有两万斤怎么办,这也是个大问题。黄华焦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5月份的一个深夜里,黄华和寺院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扶贫干部齐聚在村委会里“共商大事”,最后决定让黄华把李子销售给商贩的同时还可以成立采摘园,让游客自主到园子里采摘。黄华的难题迎刃而解。

两年时间,石柱男子把十里荒坡变成“花果园”,他是如何做的!

|就地吸纳 带动脱贫

6月是李子收获的季节,阳光透过枝叶,星星点点地洒在寺院村贫困户的脸上,映照着他们灿烂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