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能屈能伸和精明的處事,馮小剛從馮褲子變成了今天的馮小剛

對於馮小剛來講,哪怕有些機會看上去很艱難,但他也一定會伸手抓住,所以他能追到徐帆這個大青衣,也能從一個場記美工成為中國電影的喜劇大導演。剛過了五十九歲的馮小剛發微博稱自己平生最愛三件事:電影、女人、餃子。寥寥幾句便嶄露出了馮小剛的老練穩重與幽默情趣。

靠著能屈能伸和精明的處事,馮小剛從馮褲子變成了今天的馮小剛

靠著能屈能伸和精明的處事,馮小剛從馮褲子變成了今天的馮小剛

後來馮小剛拍攝了他的處女作《永失我愛》,這是部不折不扣的青春片,也傾注了他的情懷和想法,但可惜沒趕上好時候,那個時代拍這種類型片基本是死路一條,後來接連兩部都沒過審查,就連馮小剛參演的,王朔導演的《我是你爸爸》也一樣沒過審,據說剛開始他以為是拍的不夠深沉,後來又以為是不夠唯美,得學《紅高粱》,但是仍然審核不過,後來遇到一審片的好心人點了他一句“你為什麼總要拍悲劇呢?我們國家的群眾生活有那麼悲慘麼?”然後他開始拍喜劇,慢慢的就成為了現在的馮導,一名賀歲片大導演。

靠著能屈能伸和精明的處事,馮小剛從馮褲子變成了今天的馮小剛

對於“馮褲子”的外號,馮小剛是特別忌諱,目前網上流傳的有四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據說早年的馮小剛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甚至還有過窮困潦倒的時候,那時候的馮小剛身材比較瘦小,經常穿一條非常寬鬆的褲子,遠遠看上去不見其人,只有那條褲子十分顯眼,後來就有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馮褲子”。

第二個版本,馮小剛年輕時到北京打拼,一心想要出人頭地,可當時在北京沒什麼人脈,於是通別人認識了當初在北京人脈關係不錯的王朔,並想方設法巴結和討好王朔,王朔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就像別人身上的一條褲子,因此後來就有人叫他“馮褲子”

第三個版本,葉京導演了一部電視劇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群在北京大院裡長大的孩子的青春故事,裡面有一個人物就叫馮褲子,又窮又醜,欺軟怕硬、愛佔小便宜,膽小懦弱、動不動就愛哭,這個人物就是以馮小剛為原型,與早期的馮小剛性格幾乎一模一樣。從那以後,有人把馮小剛叫“馮褲子”

第四個版本,馮小剛曾說過,這輩子就三大愛好:電影、女人,餃子。對於自己好色,他毫不掩飾。據說馮小剛年輕時就比較風流,成名以後更是如此,時不時就傳出一些花邊新聞,甚至有網友戲謔他經常頂破褲子,經常都要縫褲子,因此,後來就被稱為“馮褲子”

靠著能屈能伸和精明的處事,馮小剛從馮褲子慢慢成為了今天的馮小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