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成都人说啥子东西美,就是长得美,这个妹妹好打扮美,这件衣服好空间美,这家店好


昨天,我们讲成都的太婆大爷买个菜都要顺便捏一把花回家,这是一种乐天、闲适的生活美学态度,

2016年,我们曾经总结过成都的盛世美颜,2017年,又有一大波更加美好的书店、民宿、艺术空间、美食店和咖啡厅等等新面孔出现在了这个城市,它们贯穿了成都人的生活与精神层面。

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只是喝一杯咖啡、不经意走进一间书店又或是偶遇一个空间,就会发现,成都的生活之美,触手可及。

01. so:rt

当大家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只注重自身的美,也开始注重空间的美、生活之美时,sort的出现就变得顺利成章。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这个囊括了瑞典最有名的家居品牌之一HAY的北欧家居集合店,让成都人对美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物件:灯、杯子、首饰盒、椅子……甚至只是一个挂钩,都被设计师认真对待,并赋予了好看的容貌。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这里贩卖的,可能不止是居家用品,还有生活的“仪式感”。

02. my dream梦想加

对美的追求延伸到了工作场所,就有了梦想加这样的空间。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梦想加不仅是一种全新工作方式形态,也让我们这种小职员对工作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办公室也可以共享、也可以美的啊?!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在这里租有一个工位,就能享受这样颜值和功能性双高的休息区、茶水间、会议室,以及俯瞰CBD春熙路和太古里的绝佳视觉。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这样的环境之下,就算是才开始创业的新人,也会有一种已然走上人生巅峰的错觉。

03.钟书阁

赶在2017年上半年末,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进入成都。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巨大的空间里,竹林、砖墙、熊猫和梯田,完美融入了蜀地文化,变身为一个为天府之城量身打造的“藏书阁”。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有人称它是中国最美的书店之一,但它不仅是美而已,层层叠叠的结构,设计细节的暗喻和无处不在的书本,像是一个亟待你去探索的文化迷宫,充满吸引力。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04. 侘集·本屋

几个月后,有“书的城市”之称的侘集·本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最终成型。请到了著名的设计师青山周平担当空间设计。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这里有艺术咖啡、生活研究所、城市艺术图书、儿童设计教育四大主题空间,全面讲述“人+宅,人+城”的紧密联系。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以高低错落的“书之塔”来展现鳞次栉比的城市楼群,以书塔之间的空间组合形成街道或者广场,让阅读、穿行、休憩、各种活动在这座书店内自由的发生——它存在的意义,早就超越了书店本身。

05. whatever cafe

不仅是书店开始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融合,各式各样实验式的空间也开始出现。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九眼桥边的whatever cafe,不过30平米的小小空间,却兼具咖啡店和艺术空间的功能。不定期会有和不同小众艺术家合作的小型展览。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在店面的装潢上也不断地在更改主题,不是为了配合大家的拍照审美,只是讨厌一成不变,特厌旧。这样的店,又年轻又酷。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06. 居间蛋烘糕

一个卖蛋烘糕的店都能和艺术结合,这样的事情大概也只能发生在成都——连吃个传统小吃都恨不得吃出点生活美学。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店主蘑菇头小哥是个艺术家——不是形容词,是真的。同样是小小的空间,愣是一边卖蛋烘糕,另一边做起了“艺术空间”。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小哥说,这个十平见方的蛋烘糕小店会成为他将来的一个装置艺术项目之一,虽然大榜不知道未来会展出什么,表现什么样的艺术。但大榜就喜欢这样固执的、奇怪的按自己想法生活的成都人。

07. M Studio 花与礼物

当一个花店的工作室都开出了咖啡馆的感觉,你大概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人对美的渴望有多强烈。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作为成都本土创意精品花店,2017年M studio在白药厂厂区,把一个看起来破烂不堪的旧屋子,改造,哦不,重建成了一间明亮且充满花香的黄房子,成为了整个厂区的亮点。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连店的门脸都那么美,想必里面的花盒与花束的美貌度自然都不会差。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08. 唐物茶入KARAMONO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从一个琢磨怎么做好一把椅子、一张桌子的工作室升级到现在的品牌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把美学渗进日常用度”——位于三圣乡的唐物茶入KARAMONO体验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尝试。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在这个空间中,你能看到创造者们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和情趣,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和尝试。而空间本身,也是新成都人的生活美学的呈现。

09. Dear Home亲家

Dear home亲家大概是2017年最最网红的网红店了吧。每到周末,三圣乡里的这个小院里,就人多到难以下脚。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这里是咖啡厅也是民宿,这里有草坪、芭蕉树、仙人掌、亚热带风小院,有古旧的木板,也有和式小屋。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小朋友在这里戏水,新人在这里举行新式婚礼,漂亮妹妹在这里拍照,路过游人在这里聊天住宿,这里不仅美,还有各种美好的事情在发生。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10. 巷陌

巷陌,是一间只有一个房间的酒店。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它也不仅是一间酒店,同时还是一个实验性空间——从来没有一间民宿开到玉林的老街巷陌,清晨推开门就是鲜活的市井玉林,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关上门,又是酒店品质,独具品味的居住空间。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在大榜的记忆里,已经很久没有推门就是大街的居住体验了。因为,每次一定会穿过一个大厅,走进后院或乘电梯上楼,住到一个和街道隔离开的空间里。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巷陌”,把这临街而居的居住体验找了回来。让市井与品质结合,探索者一种又新有怀旧的生活之美。

11. 客从何处来

没想过吃一个甜品,会进入一个悬挂着Constance Gursset灯具的空间,坐着阿玛尼的椅子,用着爱马仕的盘子,拿着Cutipol的餐具……一个错觉以为自己走进了小四为自己营造的一个世界。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客从何处来的名字和内部装潢,都和太古里“快耍慢活”的基调尤其贴合。毋庸置疑,它是美的、是高级的。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中国风的名字和店招,让人印象深刻的红色旋梯,身在这样的建筑中,甜品什么的好像都变成了附属品。

12. RAW HEART

曾经的府南河边,一字摆开的是茶桌竹椅,上面堆满了摇着蒲扇喝茶摆龙门阵的成都大爷;现在的河边,除了大爷们,还有了raw heart这样的小清新轻食店,成为了府南河旁新的风景。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店内的西式简餐,和大爷们桌上的碧潭飘雪形成鲜明对比,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新旧生活方式在这里交叉、碰撞,成都市井生活的美好,又有了有意思的新鲜画面。

卖书卖花哪怕卖蛋烘糕,成都人也要顺便卖个“乖”

以上,只是在2017年里出现在这个城市的、无数个新面孔中的很小一部分。

它们改变着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建立着一种新的城市生活美学。美学两个字虽听来遥远,其实却是触手可及的。

它早已渗透到了成都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i love my ci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