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影

秦立才

一个人的电影

刘仁八镇文化站有个电影放映员,叫李卫华,现年52岁,放电影已有6年历史。

老李原来在哪个单位上班的,2007年一次意外工伤事故,从此腿脚就落下了二级残疾,走路都有一些吃力。

当时单位赔了4万8千元钱,就让老李回家了。老李回来以后,因腿脚残疾不能做重活,妻子又经常病病痛痛,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

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当上了刘仁八镇文化站电影放映员,从此老李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电影的热爱与执着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

一个人的电影

老李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小时候为了看一场电影,可以晚饭不吃,拿两个冷剩苕,与童年伙伴一起跑上七八里山路,到刘仁八其他湾子去看,有时还跑到殷祖那边湾子去看电影。有时大冬天晚上,黑黝黝,寒风呼呼,天上还飘着雪花。那时家里困难,他就穿着很单薄的衣服哆哆嗦嗦的挤在人堆里看电影。一场电影看完,手也冻得冰冷,脚也冻得麻木了,他就啃着冷剩苕,仍津津有味的坚持把电影看完。

碰到暑期晚上湾子放电影,站在晒场上,到处都是人头攒动。一轮红月挂在山顶树杈上。那个晚上,景色好迷人。他就与小伙伴一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有时蚊子把腿脚身上咬烂了,他仍疯玩着。要是放一个新片子,他就一边挠痒痒,一边饶有兴趣的看着电影。

一个人的电影

后来,刘仁八镇,那时叫前进乡,在镇区建了电影院。他就与小伙伴们一起,在进去看电影的那些大人身边或者胯下,钻来钻去,偷偷混进电影院,猫在电影院走廊上看电影。碰到查票的手电简光扫射过来,马上与小伙伴们一起又偷偷钻到另一边角落或走廊里看电影。

有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人多,一包尿涨得不能就地解决,没办法他就跑出去拉。结果因为无票,出去容易再想混进去却难上加难了,只好在电影院大门外听里面放电影的声音过过瘾。

可以说,电影伴随他一路成长,有许多的童年快乐与梦想,他对电影的热爱可以说如痴如醉。有些老电影,如《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奇袭白虎团》、《刘三姐》、《小花》,虽然那时都是黑白电影,但那些动人的画面,几十年了仍记忆在脑海深处,是那么清晰,那么难以忘怀。电影那些难忘的主题歌,他至今仍会哼唱。

现在他成了电影放影员,一个月放映任务是20场,一年是240场。放完可以拿2万左右。但任务必须完成。所以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春暖花开,或者是炎热酷暑,电影都照放不误。

一个人的电影

一个人的电影

因为腿脚不方便,所以他就买了一辆三轮车,带着他的电影放映机,晚上在刘仁八镇各湾子放来放去。三轮车蓬布上写满了电影片名,还有电影宣传画和电影美女明星。三轮车蓬顶上架个小喇叭,大声放着当晚要放的电影主题歌。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看电影,特别是吸引孩子们,他就在放电影的那天下午,开着三轮车到那个湾子附近的其它湾子转来转去做宣传做广告,告诉孩子们,说哪湾哪湾晚上要放电影。并绘声绘色地给那些孩子描述晚上要放的电影情节。有时还专门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打仗的电影。

开始那些年,还有不少人去看电影,但是现在娱乐的东西多了,特别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和电脑了,再跑去看电影的人就少了。有时就在本湾放电影,一个晚上也只有十几个老人出来看,放到最后甚至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放电影和看电影。夜深了,孤零零的,他都要坚持把电影放完。就是他一个人看电影,他也仍看得津津有味。

一个人的电影

有时他就一个人一边放电影看电影,一边回忆小时候看电影那些热闹的场面,到处都是大人和小孩,人头晃动,大家好像过节一样兴奋。旁边传来卖甘蔗卖小吃的吆喝声。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各家的狗也兴奋地在群中钻上钻下。那份纯真,那份童年的快乐,现在却再也找不回来了。每当电影场地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周围黑乎乎的,只有电影上的声音,没有人声,他就有一些伤感,也有一些无奈。

一个人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