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蘋果橘子等大宗水果爛市,果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水果連年滯銷

近十年來,我國水果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1993年開始,我國水果總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1995年以後,我國的果園面積更以每年400多萬畝的速度猛增,到今年總面積已經接近1.3億畝,同樣居於世界之首。在這中間,大宗水果就佔了近8000萬畝,佔近2/3的比例。從供求關係看國內大宗水果已經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所以有些大宗水果的滯銷似乎不可避免。可是作為水果種植戶的果農來講怎樣才能避豐產不豐收果賤傷農狀況的發生呢?

近年蘋果橘子等大宗水果爛市,果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水果連年滯銷

近年蘋果橘子等大宗水果爛市,果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水果連年滯銷

一、調整品種結構提高水果質量

對於一些老舊品種的劣質果業要加快淘汰,這種果園已經沒有市場競爭力,不適應現在的消費觀念,要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實行區域化、規模化生產;以質量為核心,發展良種,開發名優新特稀有品種;以效益為目的,依靠科技,實行優質高產集約化栽培,努力提高綜合效益。

近年蘋果橘子等大宗水果爛市,果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水果連年滯銷

二、成立果品合作組織共同抵禦市場風險

目前,我國水果生產和營銷基本處於出售初級農產品階段,果農分散經營,水果品種老化單一,缺乏水果標準化生產技術。生產者、經營者和服務組織之間尚未形成利益共同體,生產與銷售之間缺乏有機聯繫,盲目性和隨意性大。水果生產環節,技術推廣普及工作不到位,生產者素質不高,單家獨戶生產形不成規模經營和規範管理產後商品化處理,貯藏保鮮設施落後,加工能力薄弱,加工產品單一,市場銷路不暢,附加值不高甚至虧損,缺乏完善的冷鏈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公司+合作社+農戶”以及“生產者---經營者---服務組織”間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尚未形成,嚴重阻礙產品順利進入市場和提高爭力。

近年蘋果橘子等大宗水果爛市,果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水果連年滯銷

三、加大采後水果的商品化處理

我國大部分大宗果品已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消費者對果品質量越來越挑剔,不僅要求好吃,還要求好看、乾淨衛生、營養豐富、能貯耐放。質量不高的果品已經出現難賣的局面,這就要切實改進果品採後的商品化處理。果品採後商品化處理是果品採收後的再加工再增值過程,包括挑選、分級、清洗、預冷、打蠟、催熟、包裝、貯藏保鮮等技術環節。對果品進行如上所述的採後商品化處理,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品的營養成分、新鮮程度並能延緩其新陳代謝過程,延長其貯藏壽命,實現優質優價,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近年蘋果橘子等大宗水果爛市,果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水果連年滯銷

四、改變原有的單一水果銷售模式

以前水果銷售基本都是水果批發商來產地收購,然後通過一級市批商到二級批發商再到水果超市或水果店銷售,銷售鏈條長費用高,到消費者手中接過已經翻了2倍,致使市民吃不起,果農買不掉。現在電商將是未來農產品銷售市場的發展方向,訂單式銷售或成為主流銷售渠道。

所以目前階段只要抓住問題及時找出應對的策略,抓住水果消費升級的發展契機。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並加以創新,未來我國大宗果品才能做到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