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說“辛苦養大的女兒嫁入男方家”,指公婆的大家,還是兒女的小家?

盜德高點

第一,我感覺您可能是男方家的人(受氣的婆婆公公或者老公)如果感覺正確,您的三個問題就應該這樣理解:(一)辛苦養大的女兒嫁入男方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現在大部分是小兩口自己過,根本就不是誰到誰家,而是他們兩個人自己的家。(二)結婚後老公的工資都讓媳婦全部掌管而公公婆婆得不到他們的一分錢。辛苦養大的兒子成了白眼狼。(三)兒子媳婦的這個小家幾乎是公公婆婆一手建成的,可在這個家裡,公公婆婆是帶薪保姆,出力不討好,媳婦就是“太上皇”。總之媳婦👩根本就沒有資格抱怨。

二,您是女方家的人。(受氣的媳婦或者岳父母)如果正確,您的三個問題又應該這樣理解。(一)跟男方結婚就是女方吃虧了,給男方生孩子養孩子,孩子還得姓男方的姓。憑什麼男方不應該多付出?拿點彩禮算什麼?多少錢能買著個大活人啊?(二)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老公養著老婆應該的,已經結婚了,老公的工資應該就是給老婆花的,憑什麼給公婆啊?(三)公公婆婆老公孩子都是男方家的,憑什麼讓媳婦去伺候啊?公公婆婆出錢出力那是應該的,是你們願意。總之女方嫁給男方家,公公婆婆就應該感恩戴德。否則就是男方家不對了。


第三,我是婆婆,曾經也當過媳婦,我覺得應該這樣理解。(一)養兒子和養女兒是一樣的。男女結合,沒有吃虧和沾光,兩個人是公平的。當然由於生理原因,女人在某些方面要比男人承受的更多,比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點目前來看還是女人👩的專利。既然相愛,互相付出就要心甘情願,一味付出和一味索取的婚姻都是不正常的。(二)男女結婚 ,說明已經長大成人。各自對父母有擔當是應該的,女兒應該孝敬父母,兒子也應該孝敬父母,鳥知道反哺,羊知道跪乳。人呢?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本分。(三)現在年輕人壓力也很大,父母有能力的時候儘量幫幫他們,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物質上。幫他們做到心甘情願,別一邊幫一邊抱怨,錢也出了力也出了,可就是不落好。年輕人要學會感恩,尤其是媳婦,公婆不該你的也不欠你的 ,幫你是人情,不幫也不要埋怨。兩好嘎一好。一個和睦家庭,必定有良好的婆媳關係!



林林媽媽

1)如果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來講的話,那麼嫁入男方家,指的就是“婆家”,通常暗示的也是婆婆公公、小叔子、你兩口等等組成的大家庭,在自己身邊呆了20多年的閨女,從某一天起就要成為另一個大家庭的一員了,所以父母才會有這樣感慨。而如果只是女兒和女婿兩個人的小家庭的話,父母是不會不高興的,而且還會盡一切力量扶持小兩口,女兒就不必說了,單論“女婿也算是半個兒子啊,”可以說女婿是這個家的新成員,不是有句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順眼麼”,就是這個理兒。

2)小兩口是否獨住,這個問題恐怕不好統計吧,因每個家庭情況而異。有條件的分開住,條件差點的就得住一塊兒嘍。不過,也有條件好也要住在一起的,因為他們處的關係好,住一塊兒也能互相幫襯,所以我是很欣賞這樣的家庭的。但願大家都能相處融洽。

3)第三個問題我有點看不明白,不過也說說我的看法吧。新媳婦剛來到這個家中,“沒收老公的錢?向公婆要錢?”為什麼?首先老公的錢,有必要沒收嗎?嫁給這個男人,是來這個家“過時光”的,又不是來顯擺威風的。所以不用沒收老公的錢,也不用向公婆要錢。老公的錢,不就是你的嗎?你不要他也會給你的。至於公婆,不是到萬不得已,也莫輕易開口。公婆如果和善,看到小兩口過的艱難,不用你要,他們也會給你的。但如果公婆是那種“鐵公雞”,即使你開口,他們也不會給你1分錢。再者,錢是要一分一分攢出來的,不是問別人要出來的。

4)這個問題,要相對而言。公婆各種出錢出力?公婆如果有能力的話,幫一把也是應該的,但聽這一句話,不太順耳。難道一個小家庭的成長,到了只能靠公婆各種出錢出力來維持的地步了嗎?否也!公婆的幫助只是助一把力,重在小夫妻二人的經營(小家庭),假如公婆為兒子娶媳婦後一貧如洗了呢?小家庭就不成長了嗎?呵呵~~至於兒媳婦伺候公婆,想想現在,也不是舊社會或古代還有家法什麼的,用“伺候”二字,有些重了。既然是“新媳婦”,說明公婆也不算年邁,他們會需要兒媳來“伺候”自己麼?還有就是,對於那些舊觀念很重的公婆,有時確實挺能刁難人的。不過,新媳婦你怕什麼?你有你男人呀,你嫁給他,他就是你的保護傘。感覺委屈的話,讓他站在你面前為你抵擋暴風雨呀,哈哈~不論是公婆,還是新媳婦,都得懂得“家和萬事興”,這句話誰都會說,但能悟出道理,並且執行到位的人,才能收貨真正的幸福,所以,都要懂得“禮讓”與“遷就”。


小夢祈夢溪

關於你說的辛苦養大的女兒嫁入男方家,指公公婆婆的大家,還是兒女的小家?我認為是公公婆婆的大家。

首先女兒嫁人,和孃家就成為一門親戚。住的近了來往的就多一些,住的遠了就來往的少一些。而男方大部分都會和父母住在一起,就是不住在一起,也是房子和房子之間比較相近,互相探望比較方便。其實就如同在一個大家一樣。按老百姓的話說娶媳婦是往家裡進人呢,而打發閨女是往外出人呢,心情自然不會一樣。

但是,實際情況也不盡然。現在的女孩子嫁人,有的看似是嫁了出去,但男方是在邊遠的農村,女方則是本鄉本土的市民,女方嫁出去看似進了另一家,實際和招進個上門女婿差不多。

我的一個朋友,小孩畢業後留在了天津,並在那裡找了個對象。結婚那天,我的朋友夫婦好高興,而女方母親(父親已亡)則在婚禮上痛哭流涕。事畢後不久我對他說,人家往外嫁閨女,哭的是一時,你們往家裡娶媳婦,高興的也是一時,最終會是人家笑你們哭。

果不其然,第一年春節,新媳婦懷孕,不想回家,他們老兩口只好到天津去看孩子。兩室兩廳裡邊一個小兩口住,一個岳母住,卻沒了他們的地方,只得住到了旅館。

兒媳婦坐月子,因他們夫婦兩個都上班,留了一萬多塊錢,待了幾天就回來了。這下兒媳婦有話說了,沒見過這樣的公公婆婆,連孩子都不管,怎麼讓孩子叫他們爺爺奶奶?這樣鬧來鬧去,兒媳婦過年也不回來看老人了。

這樣的事情已不在少數了,貌似女的嫁了出去,男的娶了回來,實際上是男的到女的家裡落戶了。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女兒嫁入男方家,當然是指男方大家。如果僅指丈夫一人,怎麼稱得上家?

古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成了一家人,就要以誠相待,互敬互愛,好好過日子!如果凡事都分那麼清楚,那還是一家人嗎?

公婆也好、兒媳也罷,都不能斤斤計較,老的要愛護小的,小的要尊重老的!俗話說得好:勺子還不碰鍋沿嘛!即使發生磕磕絆絆,也屬正常,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就是了!因為畢竟是一家人啊!

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錢不在多,夠花就行。家和萬事興!只要家庭和睦,只要身體健康,其他都是浮雲!

誰最後一個見到上帝,誰就是人生的勝利者!


天天快樂1462172


我高興18

當婚禮上的那一刻,女兒挽著父親的胳膊緩緩走問另一個男人的時候,父親是把自己辛苦養大的女兒,首先託付給了這個男人,也就是男人和女人組成的小家。

然後,這個男人所在的大家庭,是無可避免地和小家庭產生了乾絲萬縷的聯繫。嫁入男方家,意味著嫁入大家。

先小家後大家,小家大家緊密相連。小家經濟獨立,離不開大家,公婆的支持和幫助,大家和睦離不開小家的孝敬和尊重,小家和大家即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

我國的國情和傳統,決定了小家依附在大家庭之中,小家和大家之間不能斤斤計較,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同時又不能完完全全融合成一體。這樣,是比較切合實際的作法。


伊蓮758

“辛苦養大的女兒嫁入男方家”,這句話是重男輕女的表現,也是封建思想沒有得到解放,還在“發揚”傳宗接代的遺訓。所以不論是公婆的大家、還是兒女的小家,都是一樣的。在農村很普遍流行的一句話,能夠解除你的疑惑。“辛苦了一輩子,也沒意思,所有的一切都得留給外姓人,這就是養女兒的下場。”


行者250741773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女結合,必須是有一定感情的,不然女的也害怕不敢嫁給他,如果嫁到婆傢什麼事都斤斤計較,那麼整個氣氛變得死沉悶,整天不開心,還有幸福嗎?最終以離婚告終。其實既然兩人相愛,愛屋及烏,因為心愛的人的爸媽很優秀才會生出今生今世自己心愛的人,很感恩他倆有優秀的教養孩子,使心愛的人給自己帶來幸福!一家人互相關心,愛護,整天生活在開開心心,快快樂樂裡,神仙都會羨慕,人既然活著就要有質量,不能讓負能量趕走自己的陽光生活,讓溫暖充滿整個家庭,大家都呼吸清新的空氣,見到的是甜甜的笑容……啊!很幸福!


元寶中醫


手機用戶6448405427

何必這麼糾結呢,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到了結婚的年紀能順利的結婚。又不是像古時候女兒嫁出去就與孃家無關了。現在結婚花費大,父母幫就幫唄,父母沒能力的,還不是靠自己。老人有能力有體力的時候幫幫下一代,老了子女也會照顧老人。中國還是這個模式,所以老人不要計較兒子結婚了他們是單獨過,還是和你們一起過,對下一代有能力就幫忙,不是做每一件事都要有回報的。也不是每一件事有回報的。盡心就好,無怨無悔。一家人和睦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