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近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一个明星区脱颖而出,这就是余杭区。2017年,该区GDP近1700亿,财政收入超过500亿元,是不折不扣的“有钱区”。撇开各种利益交织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排名,如果就拿GDP来比,余杭区是落后于一线城市的“北上深”下辖区,在杭州市内也是落后于萧山。但就各地最关心的真金白银——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来说,余杭区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浙江第一。

而就在十多年前,余杭区的经济总量在浙江仅能排名老六,第五是余姚;在地方财政上,有的镇街甚至捉襟见肘。而这个浙江老五名气是如此之大,远有王阳明、黄宗羲、朱瞬水,近代有余秋雨,拿出哪一个都是如雷贯耳。以至于很多人分不清余杭和余姚,把去余杭的火车票买成了余姚站。过去的余杭也一直很低调,每每说到浙江的县域经济,温州皮鞋、义乌小商品、嵊州领带、永康小五金、东阳横店影视城,可以如数家珍;而说到余杭,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能拿的出手的干货;每每介绍此地,除了老板电器就是诺贝尔瓷砖。甚至有人戏称,余杭余杭,就是杭州多余的地方。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而余杭一名的得来,相传是大禹治水路过此地,弃舟登岸,史称禹航。大禹留下一个儿子看船,这一支后裔以航为姓,后来演化为“杭”姓。是不是发现了杭州的根?历史上也是“先有余杭,后有杭州”之说。

也有人严肃地认为,余杭近年能发展,无非靠两样东西,一个是卖地,一个是阿里巴巴。那么,果真如此吗?我们不由要问,过去十几年,余杭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如何实现脱胎换骨、弯道超车的呢?换句话说,余杭这个“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一是立足城市化引领,真正用好区位优势。很多地方都说自己区位优势独特,那么到底独特在哪里?大家都独特,实质上就不是优势了。余杭占地面积1200平房公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区。余杭的最大区位优势在于三面环抱杭州主城区,是从东北西三面进入杭州的必经之地,这是个优势,但又是个劣势。好好的一个区,被途径的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划的只零破碎。对于很多杭州人来说,绕城以外是农村,余杭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巨大,但又被分割切块的大农村。

而随着杭州市都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扩张变为余杭的城市化带了机遇。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杭州曾经“不甚好意”地划走了余杭的下沙、九堡、三墩等地,这几块当年余杭的肥肉,今天一个成了下沙经济开发区,九堡成了杭城的桥头堡,三墩成了杭北新城的核心区。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撤市建区后,余杭人并没有选择和杭州若即若离、分别发展,特别是2006年起积极推动城市化战略,主动融入主城区,大量投资于与主城区的接壤地带,实现无缝对接。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而为解决区域面积过大,区块分割过散等问题,余杭人明确了东面临平创业城+艺尚小镇、中部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西区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以及大径山生态保护区的发展规划。今天,未来科技城区块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块,未来将成为浙江乃至中国的“硅谷”;良渚文化城将抓住2019年申遗契机,展现5000年中华文化;临平创业城正着力提升区域发展首位度,从未杭州大都市圈的北部核心区,辐射海宁、桐乡、德清、安吉等地。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余杭也慢慢地由过去低端劳动力的睡城,向中高端人才的创业地转变。

二是立足产业化驱动,抓住产业发展风口。隔壁的老大哥萧山区一直对余杭近年的追赶不服气,认为除去阿里巴巴,余杭落后萧山甚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阿里巴巴不去萧山而去余杭?确切地说,余杭的工业是落后于立足实体经济的萧山的。而近年余杭的经济腾飞,关键在于抓住了互联网信息经济的风口,实现了弯道超车。

回首十几年前,没有人能保证信息经济将一举成功。当然,除了马云。有人说,引进阿里巴巴是余杭的一场豪赌。其实,连一般的投机都算不上。也就拿了400亩的地,换来了今天的每天5000万的税收。这比起那些傻傻被圈地、有苦说不出的地方来说,余杭真的算捡到宝了。而近年阿里系所带来的人才效应、资本效应、广告效应,带动了余杭信息经济的整体发展,共同推动了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的兴旺。

如果说,各地对互联网经济的风口还认识不清,让余杭捡到宝的话。那么,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各地为抢占风口卯足了劲。谁也无法预料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抢下一块是一块。在全国,人口智能产业园在山东有,在上海有,在浙江有;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园区)余杭有,萧山有,桐庐有。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余杭人的思路改变了,抢的早,还要抢的准,要做就做第一,要建就建最高标准,要抢就抢话语权。于是,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小镇落地了,第一个区块链产业园落地了,第一个独角兽孵化园落地了。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三是立足创新性实践,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从实践的功能来看,有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指那些通过对事物规律、属性、关系的新发现或新运用,能够比已有的实践更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创新实践是破旧立新和推陈出新。这些年余杭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注重地方实际开拓创新,把余杭社会经济发展引向成功的道路。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今天浙江的金名片“特色小镇”就是源于余杭的创新实践。2014年8月,余杭区梦想小镇和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开工建设,拉开了浙江特色小镇兴旺发展的大幕。6个省级特色小镇也让余杭区笑傲群雄。特色小镇这类创新创业平台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浙江省县域经济低端加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说,过去的浙江县域经济产品可以分为正品和仿冒品,那么,今后,依托特色小镇的引领发展,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经济与县域实体经济实现有效对接,浙江县域经济将彻底摆脱低附加值产品范畴,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向中高端化、品牌化、私人定制化发展。今天有人说,特色小镇没过去那么火了,其实,你只要去看看梦想小镇的每日接待量,去看看创业大赛的火爆场面,便可见一斑;只要你去看一看特色小镇建设带来周边环境的配套成熟,便可知一二。

浙江余杭,“明星区”是怎么炼成的?

2019年,余杭区辖内的良渚古城遗址(良渚文化核心区)将代表中国申遗。人们说,中国历史,1000年看北京,2000年看西安,5000年看余杭良渚。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们便在此地繁衍生息。1000年前,运河沿岸的余杭人民勤劳耕种。今天,余杭人民首先尝试了无人机点外卖、盒马鲜生、大数据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余杭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