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及检查常识,你都了解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了解高血压病的日常用药、检查常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坚持用药

高血压一经形成,须终生服药,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可掉以轻心、随心所欲地用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坚持用药,坚持用药,坚持用药!

除此以外,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1.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聚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

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应用排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时,注意低血钾的出现;

○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

○心痛定类药物有颜面潮红、心动过速、双下肢水肿等。

当出现这些现象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加强监测

加强监测,可了解用药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1.血压的监测:不能以发生的症状来进行血压水平的估量。必须通过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情况,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测血压应每日二次,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并做好记录。

2.高血压往往与肥胖、血脂、血糖异常并存,应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变化。

长期高血压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如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应及时就诊。

定时检查

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并不在于高血压本身,而在于高血压的并发症,即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多个脏器和系统的病变。

调查发现,60%以上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

眼底检查

眼底血管硬化程度可反映全身小动脉硬化情况,视网膜病变可反映高血压进展情况,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视网膜病变也可改变。

因此,眼底检查是判断高血压病的病期、类型和预后的重要手段。

肾功能

通过病人血液中的尿素氮、肌苷、尿蛋白检查,观察蛋白、红细胞、管型等改变,可以了解病人肾脏功能情况。

血糖、尿糖和糖耐量试验

另外,复方制剂的降压药及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如双氢克尿噻可以使血糖升高,或糖耐量降低。

血清胆固醇浓度及甘油三酯水平

血钙及尿酸水平

有助于了解降压作用的利尿药导致的高钙血症及高尿酸血症。

心电图检查

X线检查

胸部正侧位片有助于观察主动脉有无扩张、延长等,以了解心脏血管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