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揚州好多新開的公園沒啥文化

曲江公園卻別具一格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這裡是曲江觀潮地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西漢著名文學家枚乘在散文《七發》中描述道:“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其中,文中廣陵即指揚州,身為吳王劉濞的文學侍從之臣,枚乘曾不止一次地陪同劉濞和諸多諸侯王登高臺觀賞,親眼目睹過廣陵濤撼人心絃的宏偉氣勢。當時的曲江在今天揚州。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枚乘的《七發》約寫於公元前2世紀中葉,正是廣陵濤全盛之時,也是揚子江地形最適合洪濤發育的時期。但此後,隨著長江所挾帶的泥沙日益淤積,長江入海口日漸東移,廣陵潮形成洪濤的條件越來越弱,到唐朝之前就基本消失了。清代費錫璜《廣陵濤辯》中有云:“春秋時,潮盛于山東,漢及六朝盛於廣陵。唐、宋以後,潮盛於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說的就是這一情況。

曲江公園入口還有幾位名人塑像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包拯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或稱包文正,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官員,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仁宗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死後成為地獄第五殿閻羅王。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包黑子”、“包黑炭”。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董仲舒

漢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因曾擔任江都相長達10年,其與揚州結下不解之緣。董仲舒任江都相10年,為揚州人民作出了較多貢獻。歷代揚城老百姓不忘先賢,史料記載在瓜洲曾建有五賢書院和五賢祠,董仲舒與宋朝的胡瑗、王居正、李衡和文天祥並稱“五賢”。在揚州文昌路珍園附近的北柳巷內設有董子祠,先為正誼書院,明正德年間改為正誼祠祀漢江都相董仲舒。

到清代時,康熙賜“正誼明道”匾額,遂改為董子祠,中供董仲舒像,並將附近的一條街定為賢良街,一條巷定為正誼巷,另一條巷定為大儒坊(今南柳巷)。過去的鹽運司衙門本為董子故宅,相傳舊有井,名為“董井”。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戴天球

戴天球,名果,字星一,號醒囈,江都真武人。16歲那年,他隻身赴南京,就讀新式中學。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兩江法政學堂。辛亥革命後,兩江法政學堂改為民國法政大學,戴天球繼續在該校進修。因袁世凱竊國篡權,官僚復活,戴天球乃赴日本,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併入日本大學習法律。二次革命後,孫中山於1913年8月赴日,組織中華革命黨,創立法政大學,培養革命幹部。是年,戴天球入該校專修政治經濟,參加中華革命黨,謁見孫中山於東京寓所,受到孫中山的勉勵。因此,家裡接濟斷絕,生活窘迫,不得已,以編講義,刻苦自給。先後在日4年,學成後,本擬繼續研究,因抗議日本侵華事件,毅然回國,從事革命活動,並加入著名革命文學團體南社。

1917年7月,孫中山開府廣州,戴天球追隨入粵,任職大元帥府。當時,西南軍閥囂張,陽稱革命,陰則阻擾,且語侵孫中山。戴天球憤慨萬狀,於講演中,公開斥責軍閥。以此惹禍,故星夜馳滬。為謀生計,遂執業律師。北伐成功,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戴天球為之振奮。次年,重返國府任職,年僅33歲。不久,戴天球倦於政治,認為國家進步,在於社會改良,從此絕意仕途,寓居揚州缺口街,從事地方建設,並重執律師業務,先後任江都律師公會會長,私立揚州中學、震旦中學校董,舉凡教育、實業、社會救濟等公益事業,皆熱心參與。1931年,淮河氾濫,災民遍野,戴天球奔走呼號,救助無數。 1936年,國民政府起草憲法,準備行憲,戴天球當選為全國律師團體之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37年底,揚州淪陷,戴天球招撫愛國知識青年,於江都真武、樊川等地恢復私立揚州中學,自任校長。抗日戰爭勝利後,被選為江都商會會長。1945年底,參加於南京召開的制憲國民大會,修訂憲章。1947年,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律師團體代表。旋又約集各省市律師公會代表,前往南京組織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被選為常務理事兼秘書長。與胡顯伯、丁光祖並稱揚州律師界“三傑”。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鄂森

鄂 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別號佔弓),揚州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人,1919年獲林肯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29年,他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法學博士,回國後成為民國上海著名大律師……提起鄂森,大家都十分敬佩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鄂森以檢察官顧問身份,參與日本東京同盟國遠東軍事法庭審叛,為中國人民伸張了正義。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胡顯伯

胡震,字顯伯,生於清光緒七年(1881),祖籍安徽歙縣。道光年間,其祖因家鄉頻發天災,遂移居揚州。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成立,是年揚州光復。而立之年的胡顯伯以揚州唯一受過法律高等教育的身份,延聘回鄉任揚州軍政分府的政法科長。1912年,胡顯伯加入國民黨,並被選為省議員。胡顯伯是揚州接觸近現代法律第一人。“胡顯伯律師事務所”總部設於省會鎮江,另在蘇、揚皆設分所,曾任全國律師協會常務理事,鎮江律師公會會長。作為揚州律師業的奠基人,胡顯伯曾經夢想以法治國,他不但敢於為平民仗義,窮人委託他辯護,他常不收費用;還敢於為家鄉講話,民國初年,工商部總長張謇建議自連雲港至南通開鑿運河,以利沿海運輸;胡顯伯覺得這會使揚州鹽運優勢喪失殆盡,遂據理力爭,維護家鄉利益。1934年,易君左《閒話揚州》立案,胡顯伯被邀與戴天球、韓國華組成三人律師究易團,在郭堅忍帶領下,向鎮江法院提出訴訟。1948年初,胡震在息園病逝,上海《大公報》稱“揚州的張謇逝世”。 解放後,息園併入萃園。

這幾位中,個個都與揚州有關。唯獨包拯與揚州的關係是個謎。難道曲江公園是包工頭做的,為自己祖先立碑塑像?細細一查,原來包拯與揚州有一段淵源。原來他曾知揚州,並在揚州附近的天長做過縣令。

包拯尤為人稱道的是其斷訟執法的明敏正直。出知天長縣時,包拯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某日有一農人至縣衙,狀告歹徒割去其家耕牛的舌頭,請求捉拿罪犯。割去牛舌並無財利可圖,故包拯推斷此事必屬怨家的報復行為,於是命農人宰牛賣肉以引罪犯上鉤。宋代宰殺耕牛是犯法的,不出包拯所料,割牛舌者見牛主殺牛,欲加其罪,果然前往縣衙首告,遂自投羅網,疑案立破。

曲江公園至今文脈流長,筆者看到一群老人以地為紙,以水當墨,揮毫放筆,堪稱曲江新景。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揚州曲江公園緣何為包拯塑像?

如果你有空,不妨到曲江體育休閒公園走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