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周武王、周公、周成王把許多親戚、功臣封到各地做了諸侯。隨著時日推移,各諸侯國國君們也不斷生出兒子,於是國君也分土地給他們,命之為卿大夫。因為都是國君的兒子,於是卿大夫多是同姓的。但是有些家族,在某一個諸侯國內越混越慘,比如犯了錯誤,經人介紹,跑去別的諸侯國做卿大夫,這種情況也常有,於是他在新國家內成為異姓卿大夫。

卿和大夫沒有什麼實質區別,上大夫就是卿,他們都有自己世襲的城邑和土地,是諸侯國君給他們的。卿大夫封邑土地上的民人也可以徵發出軍隊,就是屬於他本家族的私家軍隊,作戰時配合國君的直屬部隊一起出徵。卿大夫派家臣治理自己的封邑(其封邑數量往往不止一個),所以當時並沒有“縣”的概念。縣,是流水的縣官,而封邑,是世代屬於一家。

當然,更多的封邑則是國君直轄的,屬於國君私有,上面徵發的軍隊,則是國君的直屬軍隊,也相當於國家的軍地。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西周全圖

就這樣,周天子把弟兄、功臣、友邦部族君長們,分封到周的直轄地區以外,建成諸侯,諸侯又分城邑土地給卿大夫,當時就沒有郡縣的概念了。郡縣的概念,則是郡縣全屬於國家,或者可以理解成,全屬於皇帝直接派人(並且是流官)來管理。而周朝這種模式,各個諸侯和城邑,是屬於私人世代擁有的,這些私人並非流官,該城邑也不被叫作郡縣。周的這種政體模式,就叫作封建

“封建”一詞隨後也就指封建出諸侯的意思。在清朝以前(含清朝)的中國所有史書和史論裡,“封建”一詞都是指夏商周三代的社會結構。譬如《元史·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

所以,真正的封建時代,卻是商周時代。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左傳》書影

但是為了免於與當代書上的“封建”二字相混淆,我們還是叫它分封制吧,雖然它最接近西方中世紀英法德意等地區的封建社會——領主把土地封給附庸,各級附庸要向各級領主效命。但是無論如何,後來秦漢唐清這些書本上所謂的“封建社會”,其實是中央直接控制地方,並沒有通過分封,所以叫它“封建社會”不合適,可以叫皇權專制社會

有人說,不對啊,在皇權專制社會,也就是你說的秦漢明清時代,也是有一層層的官僚,譬如州長、郡守、縣令什麼的,這和分封制的諸侯、卿、大夫有什麼實質的不同呢?不同在於,在分封制下,被分封的諸侯、卿、大夫們對於封給他們的土地城邑民人,是全權擁有的,擁有高度的政治、經濟、軍事自治權,其家族可以世代將其相傳的,因為他們都是貴族,而不等於後代意義上的官僚——縣長、知府什麼的,管控力度是相對弱的。而皇權專制下,州長、郡守、縣令什麼的,是沒有這樣大的獨立權限,他們被皇帝管控得很緊。州長、郡守、縣令,對於州、郡、縣,是絕對不能視作私家所有物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管它叫皇權專制社會的原因了。而普通的地主雖然對自己的田地是世代擁有,但也並不擁有田地上的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西歐封建社會結構示意圖

這種社會架構的區別,也給人性帶來了不同。在分封制下,被分封的因為有自由度,所以養成了春秋卿大夫和戰國士人那種自由、張揚的個性精神。而皇權專制社會之下,層層官僚們因為自由度小,所以奴才秉性就大一些。人們的價值觀

也不一樣,分封制時代(周代含春秋戰國)的人們重名,皇權時代(秦漢明清)人們重利。所以,在分封制世代,特別是春秋戰國,也就演出了那許多重名的慷慨激昂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角,實際都是這些卿大夫們。

在分封制下,“周”所直控的地盤,其實非常有限,“周”說白了不過是眾多諸侯中的一個大諸侯。但是由於周這個“大諸侯”相對於其他各家諸侯,面積畢竟更大一點,德行也最高,所以天下諸侯們都願意奉它作“共主”。但是,“共主”能責諸侯們去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共主”不能從各家諸侯處收稅,也不能派遣大量幹部給諸侯。總之,不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更像是霸主與小弟的關係。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所以,“周朝”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的王朝。叫它“周時代”也許更適合。“大周天子”還不能和後代王朝的皇帝、天子相提並論。“大周天子”的威風,也就比後代的漢唐皇帝,大打了折扣。

直到秦以後,中國才有了真正的王朝,即秦漢唐宋明清。秦漢唐宋明清的皇帝,通過派遣的官吏,直接控制到帝國每一個角落。這可以叫皇權專制社會。皇權專制社會的皇帝的權力,比分封制的大周朝的“天子”,要真實和結實多了。他們以郡縣制取代了層層分封,這是生產力技術水平提高的結果,也是帝國或王朝形成的標誌。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我們最後做個比喻,用以瞭解一些分封制社會和皇權專制社會——中國前後的兩種社會形態的區別。

譬如草原上有一千群獅子,象徵著中國的一千個諸侯。其中有一群獅子實力最強,獅數最多,這群獅子被標誌為“周”,這群獅子中的獅子王,叫做“周天子”。而其他九百九十九群獅子,也各自有王。但是由於主動和被動的原因,這九百九十九群獅子的王,都不同程度地聽從最大獅群之王“周天子”的號召。這就是當時的分封制社會。

如果“周天子”的這群獅子,蠶食鯨吞,把其它九百九十九群獅子全都一群群擊敗了,收編在自己這一大群之內,使得草原上就剩這唯一的一個龐大獅群了,那麼,這就是後來秦漢唐明清這樣的統一帝國了。“周天子”也就該改稱“皇帝”了。這就是皇權專制社會了。

“封建社會”是秦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嗎? | 林屋讀書

大眾、新銳、趣味

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林屋讀書(linwudu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