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了,孫子該不該請假?

亮人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滑稽,卻又是生活中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我不知道家長們是要把孩子培養一個學習的工具,還是讓孩子做一個完整的生命。我相信任何一堂生動的課,都沒有比孩子回去告別自己的至親來的更有意義。

初中的時候,我在一所寄宿制學校讀書,半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奶奶去世後,因為臨近中考,家人為了不影響我的備考,所以一直瞞著我,直到週末回家的日子。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無法接受,我跪奶奶靈前使勁的用腦袋砸著地面,我確定是在砸,只有這樣我才能彌補我沒能見她最後一面的遺憾。

我質問家人為什麼不早點通知我,可是大人們都忙前忙後沒有人願意搭理我。這件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悲痛,常常在夢中夢到奶奶生病。我想這種遺憾是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吧?

以前看到過一篇新聞,女孩參加高考時,媽媽出了車禍,為了不影響孩子,家人逼著她去進入考場,而媽媽經搶救無效身亡。女孩高考結束後得到這樣的消息,痛不欲生。我想面對鮮血淋漓的媽媽,這個十幾歲的女孩即使進入考場能有心情去答題嗎?或者她真的考進了理想的大學,失去母親的傷痛又怎麼去彌補,也許她一輩子都會活在自責中,為什麼當時選擇進入考場而不是去陪媽媽?

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成績並不是唯一,如果成績可以衡量一個人,那麼當他進入社會,迴歸家庭的時候,誰去給他的人生打分?當有一天卷子和成績不再重要的時候,是不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會給他的人生注入更持久的活力。


主播時代

親人去世,要不要請假回去奔喪?這是一道主觀選擇題,所以一定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關鍵是請假,說明喪期的時間跟工作或者學習的時間是衝突的。很多人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拿耽誤學業,扣工資來說事兒,還有人說親人去世回家奔喪是道德綁架?!筆者真是有些看不懂了。

首先,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這都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說實話,你回家奔喪也就幾天的時間,在你漫漫的12年、16年、19年甚至是23年的學習生涯中,無論是哪個階段(除非是高考當天),這三五天的時間都不可能對你的學業造成什麼不可彌補的影響。

而工作也是,人如果從22歲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男士到55歲退休,中間要上33年的班,而現在這種自由的市場環境下,也很少有人能在一家企業奉獻自己的一生,跳槽換工作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很多人還指著跳槽來漲工資呢。平心而論,工作中請幾天假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最多不也就扣幾百塊錢的工資嘛。話又說回來了,人要工作一輩子,就算你不回去奔喪,也難免地會遇到一些其他的事情,就算真的沒有,按時按點從不缺勤地工作一輩子,你不會覺得遺憾嗎?就像大學沒有逃過課一樣,其實逃一節可能也沒什麼,但是沒逃的話,確實是少了一種年輕時可以有的體驗。

所以,如果你的內心是想回去的,就不要太在意缺課,缺勤這些事,人生的路還長著呢,相比之下,請假扣工資真的不是什麼大事。而親人的離世和送別,反而是我們人生中要經歷的成長和磨礪。不管怎麼選擇,不要違背自己的真心,不要讓自己後悔就好。


一切正在發生

奶奶去世孫子該不該請假奔喪,這個提問我怎麼感覺有些無聊啊?

這也許跟當地風俗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吧!

像我老家,別說奶奶去世需要請假回家奔喪,沒出“五服”的都要披麻戴孝的。

我四爺爺的兒媳婦(我二孃)我爸堂哥的老婆去世,我都必須請假回去奔喪。和我父親同母異父的大伯的老伴(大娘)去世,我也回去奔喪了呀!

我爺爺去世,我奶奶前夫(亡夫)哥哥的兩個兒子,閨女,都回來奔喪了。

別的地方不清楚怎麼“清明節”怎麼掃墓,在我們老家,是所有的叔叔嬸嬸,爺爺奶奶,挨個墳頭都有燒紙,磕頭,遇到平輩的就讓下一輩去。

像我爺爺,三爺爺去世,他們的侄子,外甥(我表叔,表大伯)來奔喪的時候,我一個不認識,他們得蓋被子(就是給亡人棺材裡面蓋的被子)還有花圈,侄子,侄女,我老爸堂兄弟的兒子閨女,回家奔喪都必須披麻戴孝,比較是自己親爺爺的親兄弟!

所有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說的清楚,我有一個倒插門出去的表叔,他去世以後,我爸他們都去了,而且還以我們的名義給他“蓋了被子”,一起送了花圈,就連我姑姑家都去了的。

所有說“奶奶”去世,作為孫子,必須請假回去奔喪,因為她是迷父親的母親,沒有她哪來的你父親,沒有你父親,哪來的你。

你父親是你爺爺奶奶生命的延續,你是你爸媽生命的延續,所以必須要去請假回去奔喪。

這個問題已經在當今的社會形式下,變得確實沒辦法訴說。

我在我三爺爺,白吃白住了5年,四爸,四娘對我特別好,當然對我哥哥姐姐也是一樣的好,我跟他們三個兒子的關係也很好,現在別說這樣的關係白吃白住5年,來不來往還兩說呢。

為什麼去世的人,親屬,要去墳頭燒,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到七七的燒紙,而且女兒和侄女,外甥女,進村子的時候,必須是哭喪的。還有百天紙,生紙(生日那天燒的紙)週年紙,最後就是三週年一辦。

以後就是,清明節,七月半,春節,祭奠逝去的親人,以是懷念!


陝西憨厚娃

奶奶去世,孫子應該請假,按道理是這樣,可是如果人活著時都不會盡孝道,人去世了,請假回去也太假了。那是給活人看的。我公公從05年得病,孫子外孫子外孫女,一年到頭不用說給錢給買吃的,看看爺爺姥爺,噓寒問暖,連電話都沒有,等到過世了,都來了,連個掉眼淚的都沒有,可憐我公公生前給這個錢給那個錢的,我就納悶了,你們不看在是你的爺爺姥爺,看在他給你們錢的份上也應該掉幾滴眼淚吧,這些孩子最小的也二十了,最大的三十左右,請假回來幹嘛?是奔喪啊?還是給添堵來了?人活著孝順了,對她好,吃上了,喝上了,即使不奔喪,也沒關係,人活著不孝,死了做樣子都來了,心裡沒愧嗎?!對得起良心嗎?


高寒76215101

居然有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某高校一個學生的外婆吧好像是,去世了,跟輔導員請假,輔導員的神邏輯是學習重要不予批准,這輔導員決不是腦子有問題,是人格有問題,原諒我這麼說。

首先你一輩子有多少堂課你數得過來嗎?你一輩子有幾個奶奶用得著說嗎?所謂百善孝為先,這是做人最最基本的孝道,哪怕你奶奶對你不好,做孫子的在這一天也必須回去送別。



請問請假回去送奶奶一程要你幾天時間?這段時間你能考上清華還是考上北大啊?能掙一個億還是一套房啊?

學習,學的是什麼?最先學的是做人,其次才是知識。如果連孝道、品德都沒有,你讀的什麼書呢?《資治通鑑》有云:“有德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那句:“有德有才是極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也就是說

一個人有才能但是沒有德行是最危險、最可怕的,比無德無才的人更糟糕。所以如果連孝道都沒有,讀的是什麼書?讀了書又能怎麼樣呢?


生命原理學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我曾祖母,曾祖母是2008年農曆8月11凌晨1點半去世的,去世時98歲。當時我剛剛上初三,是在學校住宿,沒能陪曾祖母走完最後一程,這是我目前最大的一個遺憾。記得增祖母生前跟我講的最後一句話是:在家要聽爸媽的話。

曾祖母生前身體一直都算挺好,生活在叔公家裡。08年端午節過後曾祖母身體開始變差,那時候我們每天都會去陪她看望她。我幾個伯父伯母,堂叔嬸嬸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輪流回家照顧曾祖母,直到她去世。我爸兄弟之間沒有一句怨言,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我們都把曾祖母當做家裡的寶貝,曾祖母在世的時候生病我們也都用很好的藥水,要花的錢都是我爸六個堂兄弟平分,家裡沒有因為前的事情吵過架或者發生矛盾。

我爸媽說曾祖母走的時候很安靜,我爸抱著她,慢慢能感覺到她的身體從腳開始變冷,然後曾祖母就安靜的閉上眼睛了。

曾祖母去世後在家裡放了四天才下葬,期間我們每天要守靈,我們每天很認真的用毛巾檫冰棺,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放置時間長導致身體被結冰。我們都希望多看她幾眼。

送葬那天來了很多人,在很多農村這個年紀的老人去世都是當喜事來做,可我們依然很傷心。記得要閉棺的時候,爺爺和叔公哭的很傷心,其實當時我爺爺都已經當太公了,後來爺爺說,只要父母在,你年紀再大,也都是小孩,我也就理解了。

曾祖母前半輩子過的很辛苦,曾祖父是在上世紀50年代去世的,曾祖母一人把五個孩子拉扯大,很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每次去叔公家看望她,坐在她床頭,她很喜歡跟我們講她過去的事情,可是他每次都會哭,那時候還小理解不了,我是直到曾祖母去世前半年才開始慢慢理解她的,很後悔理解的太遲。

後來我每次回家跟爺爺聊天都會問他一些關於我們家族的往事,我想多瞭解一些過去的事情。

回到主題,家裡奶奶去世了,這是必須要回家的,沒有商量的餘地。我們家族長輩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一定要尊老愛幼,平常不能回家也要經常打電話回去,多多關心他們的身體,陪他們聊聊天,。希望他們身體健康


大力神杯7

大家好,我是老趙雜說!

2005年,讀高一!週六下午上課前,表姐告訴我二爺爺去世了,讓我請假回家!由於下午沒有班主任的課,班主任不在學校,當時也沒有手機,沒辦法向班主任請假,只好向化學老師請假(化學老師不批准,另一個班的班主任,下午兩節課正好是化學)。在課堂上,我不顧化學老師的反對,直接收拾了東西,離開了教室!週一辦完了喪事,週二早上到學校上課!



2012年,在京工作兩年,爺爺的身體越來越不好,隨時都可能離去。一天,爸爸打電話說,爺爺可能撐不下去了,已經給穿好了壽衣。我請了一週的假回家。或許是迴光返照吧,我回到家之後,爺爺的身體竟然轉好了,可以認識人,可以吃東西,可以說話了……我沒有呆夠一週,呆了三天返回北京了!一個月後,爸爸說爺爺去了,那天剛好也是一個週六,北京下著濛濛細雨。我打電話向領導請假,告訴領導家裡的事情,下週不知道哪天可以上班!乘坐高鐵回家,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我極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卻依然控制不住。

……

親人去世,晚輩回家奔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國家更是有規定,可以帶薪休假。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祖孫情那麼淡嗎,淡的連老人最後一程都不去送一下!即使,一直在外地生活,沒有見過老人,畢竟還是你最親的親人,無論是社會倫理道德,還是人情世故方面考慮,都必須參加老人的葬禮。

作為一個鄒城人,孔子孟子出生地,或許是受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雖然我到現在都依然無法把儒家文化解釋透徹,真的無法想象這種問題到底會存在於多少家庭!

我到現在依然後悔,為什麼當時不在家多呆一段時間,工作就那麼重要嗎?哪怕只是換個心安又如何呢!當然,如果老人生前你盡孝了,這些都無所謂了,人不能總活在悲痛中,也不可能一輩子都陪在老人身邊;如果老人生前你沒盡孝,這些也都無所謂了,已經沒有了親情,你當然會不在乎回家奔喪的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生前使勁孝順,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老趙雜說


奶奶去世,做為被爺爺奶奶寶啊角啊的呵護長大的孩子,不去守喪盡孝,見最後一面,這個合適嗎?絕對不合適。百事孝為先,這個假,必須要請。

當然,對於上學的孫子來說,學習是第一要務,是關乎個人前途的大事。尤其是臨近考試,複習緊張的時候,耽誤一天,如失黃金。雖然損失不小,但是和做人相比尤其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來說,耽誤幾天學習,去送送一去不回的奶奶,應該是義不容辭的。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遇事只考慮個人利益,卻把公義擱置一邊,使社會道德水平日漸消弱。如果再不加以糾正,我們的社會將會走向哪裡呢?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奶奶去世了孫子為什麼不能請假呢?什麼事都是死者為大。況且是職員的奶奶,這個價於情於理都是得給的。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領導不能回絕的。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不管是哪個公司?現在定的規矩都是特別多。你比如說,上班期間同事之間不要一起出去吃晚飯聚餐。職工們相互之間不能談戀愛。等等各種奇葩的條約,把員工沒限制的每工作的時候都感覺到,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一樣。我覺得這樣的公司,沒有人性化的管理是無法走長遠的。這樣的公司早晚得走到盡頭。作為員工如果領導,連人家奶奶去世了都不給價的話。我覺得大家都不要在這個公司工作了。因為這個公司無情無義。可能就是把效益和利益看的最重。從來不管員工的心理狀況,不顧員工利益。這樣的公司還是快點兒辭職吧,別幹了。



伊春美食美客

先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我小時候是留守兒童,爸媽都在在打工,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媽七歲就出門打工,以前小不理解,但是現在明白了,不是爸媽不願意在家而是身不由己。從七歲到我高中畢業十八九歲都是奶奶帶著的,可以講我對我奶奶感情特別深。

等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奶奶都76了,耳朵有點背了,身體也不是太好了。所以每個星期打電話回家成了雷打不動的習慣,雖然我說的話奶奶可能聽不太清楚,但是他說的我能聽到,我就很開心。每次給奶奶電話都要很大聲說話,雖然大聲但傳遞的是喜悅。那時候上大學暑假一般在外打工,都回不去,只有寒假回去,每次回去都會陪奶奶呆呆,聊聊天,聽她嘮叨嘮叨。問問奶奶想吃什麼我去買點,我記得奶奶最喜歡吃的就是我們那邊吃的大饃,就是饅頭,每次上街不管多少東西這個是忘不了的。畢竟人老了年紀大了,就怕突然有一天要是走了,就感覺最疼愛自己人的少了,那種感覺我感受過一次了,不想再就遺憾了。15年我大媽走了,我爸媽在外打工,可以講大媽對我像兒子一樣。當時讀書是私立學校,沒半個月回家一次,都是他叫我吃飯,做我喜歡吃的給我吃。她走的時候,我在北京讀大學,我一直以為她能等到我回去,但是沒有,生前最後一面沒見到。有了這個遺憾,我不想以後在奶奶這又是個遺憾。如果有一天疼愛我的奶奶真的走了,不管我在哪裡,我在幹嘛,我都會選擇回家,我們家的孫子輩的都是奶奶帶大的,我相信他們都會和我一樣,選擇回家。工作沒了可以再找,錢沒了可以再掙,距離不是回不去的藉口,有心怎麼都要回去,畢竟奶奶只有一個。

不管我在哪,我在幹嘛,我都會回去。

這可能和我的經歷有關,有點激動了,但是這是我的真心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