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了,孙子该不该请假?

亮人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滑稽,却又是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不知道家长们是要把孩子培养一个学习的工具,还是让孩子做一个完整的生命。我相信任何一堂生动的课,都没有比孩子回去告别自己的至亲来的更有意义。

初中的时候,我在一所寄宿制学校读书,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奶奶去世后,因为临近中考,家人为了不影响我的备考,所以一直瞒着我,直到周末回家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无法接受,我跪奶奶灵前使劲的用脑袋砸着地面,我确定是在砸,只有这样我才能弥补我没能见她最后一面的遗憾。

我质问家人为什么不早点通知我,可是大人们都忙前忙后没有人愿意搭理我。这件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悲痛,常常在梦中梦到奶奶生病。我想这种遗憾是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吧?

以前看到过一篇新闻,女孩参加高考时,妈妈出了车祸,为了不影响孩子,家人逼着她去进入考场,而妈妈经抢救无效身亡。女孩高考结束后得到这样的消息,痛不欲生。我想面对鲜血淋漓的妈妈,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即使进入考场能有心情去答题吗?或者她真的考进了理想的大学,失去母亲的伤痛又怎么去弥补,也许她一辈子都会活在自责中,为什么当时选择进入考场而不是去陪妈妈?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成绩并不是唯一,如果成绩可以衡量一个人,那么当他进入社会,回归家庭的时候,谁去给他的人生打分?当有一天卷子和成绩不再重要的时候,是不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会给他的人生注入更持久的活力。


主播时代

亲人去世,要不要请假回去奔丧?这是一道主观选择题,所以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关键是请假,说明丧期的时间跟工作或者学习的时间是冲突的。很多人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拿耽误学业,扣工资来说事儿,还有人说亲人去世回家奔丧是道德绑架?!笔者真是有些看不懂了。

首先,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这都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说实话,你回家奔丧也就几天的时间,在你漫漫的12年、16年、19年甚至是23年的学习生涯中,无论是哪个阶段(除非是高考当天),这三五天的时间都不可能对你的学业造成什么不可弥补的影响。

而工作也是,人如果从22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男士到55岁退休,中间要上33年的班,而现在这种自由的市场环境下,也很少有人能在一家企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跳槽换工作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多人还指着跳槽来涨工资呢。平心而论,工作中请几天假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最多不也就扣几百块钱的工资嘛。话又说回来了,人要工作一辈子,就算你不回去奔丧,也难免地会遇到一些其他的事情,就算真的没有,按时按点从不缺勤地工作一辈子,你不会觉得遗憾吗?就像大学没有逃过课一样,其实逃一节可能也没什么,但是没逃的话,确实是少了一种年轻时可以有的体验。

所以,如果你的内心是想回去的,就不要太在意缺课,缺勤这些事,人生的路还长着呢,相比之下,请假扣工资真的不是什么大事。而亲人的离世和送别,反而是我们人生中要经历的成长和磨砺。不管怎么选择,不要违背自己的真心,不要让自己后悔就好。


一切正在发生

奶奶去世孙子该不该请假奔丧,这个提问我怎么感觉有些无聊啊?

这也许跟当地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吧!

像我老家,别说奶奶去世需要请假回家奔丧,没出“五服”的都要披麻戴孝的。

我四爷爷的儿媳妇(我二娘)我爸堂哥的老婆去世,我都必须请假回去奔丧。和我父亲同母异父的大伯的老伴(大娘)去世,我也回去奔丧了呀!

我爷爷去世,我奶奶前夫(亡夫)哥哥的两个儿子,闺女,都回来奔丧了。

别的地方不清楚怎么“清明节”怎么扫墓,在我们老家,是所有的叔叔婶婶,爷爷奶奶,挨个坟头都有烧纸,磕头,遇到平辈的就让下一辈去。

像我爷爷,三爷爷去世,他们的侄子,外甥(我表叔,表大伯)来奔丧的时候,我一个不认识,他们得盖被子(就是给亡人棺材里面盖的被子)还有花圈,侄子,侄女,我老爸堂兄弟的儿子闺女,回家奔丧都必须披麻戴孝,比较是自己亲爷爷的亲兄弟!

所有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说的清楚,我有一个倒插门出去的表叔,他去世以后,我爸他们都去了,而且还以我们的名义给他“盖了被子”,一起送了花圈,就连我姑姑家都去了的。

所有说“奶奶”去世,作为孙子,必须请假回去奔丧,因为她是迷父亲的母亲,没有她哪来的你父亲,没有你父亲,哪来的你。

你父亲是你爷爷奶奶生命的延续,你是你爸妈生命的延续,所以必须要去请假回去奔丧。

这个问题已经在当今的社会形式下,变得确实没办法诉说。

我在我三爷爷,白吃白住了5年,四爸,四娘对我特别好,当然对我哥哥姐姐也是一样的好,我跟他们三个儿子的关系也很好,现在别说这样的关系白吃白住5年,来不来往还两说呢。

为什么去世的人,亲属,要去坟头烧,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到七七的烧纸,而且女儿和侄女,外甥女,进村子的时候,必须是哭丧的。还有百天纸,生纸(生日那天烧的纸)周年纸,最后就是三周年一办。

以后就是,清明节,七月半,春节,祭奠逝去的亲人,以是怀念!


陕西憨厚娃

奶奶去世,孙子应该请假,按道理是这样,可是如果人活着时都不会尽孝道,人去世了,请假回去也太假了。那是给活人看的。我公公从05年得病,孙子外孙子外孙女,一年到头不用说给钱给买吃的,看看爷爷姥爷,嘘寒问暖,连电话都没有,等到过世了,都来了,连个掉眼泪的都没有,可怜我公公生前给这个钱给那个钱的,我就纳闷了,你们不看在是你的爷爷姥爷,看在他给你们钱的份上也应该掉几滴眼泪吧,这些孩子最小的也二十了,最大的三十左右,请假回来干嘛?是奔丧啊?还是给添堵来了?人活着孝顺了,对她好,吃上了,喝上了,即使不奔丧,也没关系,人活着不孝,死了做样子都来了,心里没愧吗?!对得起良心吗?


高寒76215101

居然有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某高校一个学生的外婆吧好像是,去世了,跟辅导员请假,辅导员的神逻辑是学习重要不予批准,这辅导员决不是脑子有问题,是人格有问题,原谅我这么说。

首先你一辈子有多少堂课你数得过来吗?你一辈子有几个奶奶用得着说吗?所谓百善孝为先,这是做人最最基本的孝道,哪怕你奶奶对你不好,做孙子的在这一天也必须回去送别。



请问请假回去送奶奶一程要你几天时间?这段时间你能考上清华还是考上北大啊?能挣一个亿还是一套房啊?

学习,学的是什么?最先学的是做人,其次才是知识。如果连孝道、品德都没有,你读的什么书呢?《资治通鉴》有云:“有德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那句:“有德有才是极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也就是说

一个人有才能但是没有德行是最危险、最可怕的,比无德无才的人更糟糕。所以如果连孝道都没有,读的是什么书?读了书又能怎么样呢?


生命原理学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我曾祖母,曾祖母是2008年农历8月11凌晨1点半去世的,去世时98岁。当时我刚刚上初三,是在学校住宿,没能陪曾祖母走完最后一程,这是我目前最大的一个遗憾。记得增祖母生前跟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在家要听爸妈的话。

曾祖母生前身体一直都算挺好,生活在叔公家里。08年端午节过后曾祖母身体开始变差,那时候我们每天都会去陪她看望她。我几个伯父伯母,堂叔婶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轮流回家照顾曾祖母,直到她去世。我爸兄弟之间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我们都把曾祖母当做家里的宝贝,曾祖母在世的时候生病我们也都用很好的药水,要花的钱都是我爸六个堂兄弟平分,家里没有因为前的事情吵过架或者发生矛盾。

我爸妈说曾祖母走的时候很安静,我爸抱着她,慢慢能感觉到她的身体从脚开始变冷,然后曾祖母就安静的闭上眼睛了。

曾祖母去世后在家里放了四天才下葬,期间我们每天要守灵,我们每天很认真的用毛巾檫冰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放置时间长导致身体被结冰。我们都希望多看她几眼。

送葬那天来了很多人,在很多农村这个年纪的老人去世都是当喜事来做,可我们依然很伤心。记得要闭棺的时候,爷爷和叔公哭的很伤心,其实当时我爷爷都已经当太公了,后来爷爷说,只要父母在,你年纪再大,也都是小孩,我也就理解了。

曾祖母前半辈子过的很辛苦,曾祖父是在上世纪50年代去世的,曾祖母一人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很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每次去叔公家看望她,坐在她床头,她很喜欢跟我们讲她过去的事情,可是他每次都会哭,那时候还小理解不了,我是直到曾祖母去世前半年才开始慢慢理解她的,很后悔理解的太迟。

后来我每次回家跟爷爷聊天都会问他一些关于我们家族的往事,我想多了解一些过去的事情。

回到主题,家里奶奶去世了,这是必须要回家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家族长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一定要尊老爱幼,平常不能回家也要经常打电话回去,多多关心他们的身体,陪他们聊聊天,。希望他们身体健康


大力神杯7

大家好,我是老赵杂说!

2005年,读高一!周六下午上课前,表姐告诉我二爷爷去世了,让我请假回家!由于下午没有班主任的课,班主任不在学校,当时也没有手机,没办法向班主任请假,只好向化学老师请假(化学老师不批准,另一个班的班主任,下午两节课正好是化学)。在课堂上,我不顾化学老师的反对,直接收拾了东西,离开了教室!周一办完了丧事,周二早上到学校上课!



2012年,在京工作两年,爷爷的身体越来越不好,随时都可能离去。一天,爸爸打电话说,爷爷可能撑不下去了,已经给穿好了寿衣。我请了一周的假回家。或许是回光返照吧,我回到家之后,爷爷的身体竟然转好了,可以认识人,可以吃东西,可以说话了……我没有呆够一周,呆了三天返回北京了!一个月后,爸爸说爷爷去了,那天刚好也是一个周六,北京下着蒙蒙细雨。我打电话向领导请假,告诉领导家里的事情,下周不知道哪天可以上班!乘坐高铁回家,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却依然控制不住。

……

亲人去世,晚辈回家奔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国家更是有规定,可以带薪休假。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祖孙情那么淡吗,淡的连老人最后一程都不去送一下!即使,一直在外地生活,没有见过老人,毕竟还是你最亲的亲人,无论是社会伦理道德,还是人情世故方面考虑,都必须参加老人的葬礼。

作为一个邹城人,孔子孟子出生地,或许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深,虽然我到现在都依然无法把儒家文化解释透彻,真的无法想象这种问题到底会存在于多少家庭!

我到现在依然后悔,为什么当时不在家多呆一段时间,工作就那么重要吗?哪怕只是换个心安又如何呢!当然,如果老人生前你尽孝了,这些都无所谓了,人不能总活在悲痛中,也不可能一辈子都陪在老人身边;如果老人生前你没尽孝,这些也都无所谓了,已经没有了亲情,你当然会不在乎回家奔丧的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生前使劲孝顺,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老赵杂说


奶奶去世,做为被爷爷奶奶宝啊角啊的呵护长大的孩子,不去守丧尽孝,见最后一面,这个合适吗?绝对不合适。百事孝为先,这个假,必须要请。

当然,对于上学的孙子来说,学习是第一要务,是关乎个人前途的大事。尤其是临近考试,复习紧张的时候,耽误一天,如失黄金。虽然损失不小,但是和做人相比尤其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来说,耽误几天学习,去送送一去不回的奶奶,应该是义不容辞的。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遇事只考虑个人利益,却把公义搁置一边,使社会道德水平日渐消弱。如果再不加以纠正,我们的社会将会走向哪里呢?


民谚民俗民间故事

奶奶去世了孙子为什么不能请假呢?什么事都是死者为大。况且是职员的奶奶,这个价于情于理都是得给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领导不能回绝的。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不管是哪个公司?现在定的规矩都是特别多。你比如说,上班期间同事之间不要一起出去吃晚饭聚餐。职工们相互之间不能谈恋爱。等等各种奇葩的条约,把员工没限制的每工作的时候都感觉到,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一样。我觉得这样的公司,没有人性化的管理是无法走长远的。这样的公司早晚得走到尽头。作为员工如果领导,连人家奶奶去世了都不给价的话。我觉得大家都不要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因为这个公司无情无义。可能就是把效益和利益看的最重。从来不管员工的心理状况,不顾员工利益。这样的公司还是快点儿辞职吧,别干了。



伊春美食美客

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爸妈都在在打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妈七岁就出门打工,以前小不理解,但是现在明白了,不是爸妈不愿意在家而是身不由己。从七岁到我高中毕业十八九岁都是奶奶带着的,可以讲我对我奶奶感情特别深。

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奶奶都76了,耳朵有点背了,身体也不是太好了。所以每个星期打电话回家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虽然我说的话奶奶可能听不太清楚,但是他说的我能听到,我就很开心。每次给奶奶电话都要很大声说话,虽然大声但传递的是喜悦。那时候上大学暑假一般在外打工,都回不去,只有寒假回去,每次回去都会陪奶奶呆呆,聊聊天,听她唠叨唠叨。问问奶奶想吃什么我去买点,我记得奶奶最喜欢吃的就是我们那边吃的大馍,就是馒头,每次上街不管多少东西这个是忘不了的。毕竟人老了年纪大了,就怕突然有一天要是走了,就感觉最疼爱自己人的少了,那种感觉我感受过一次了,不想再就遗憾了。15年我大妈走了,我爸妈在外打工,可以讲大妈对我像儿子一样。当时读书是私立学校,没半个月回家一次,都是他叫我吃饭,做我喜欢吃的给我吃。她走的时候,我在北京读大学,我一直以为她能等到我回去,但是没有,生前最后一面没见到。有了这个遗憾,我不想以后在奶奶这又是个遗憾。如果有一天疼爱我的奶奶真的走了,不管我在哪里,我在干嘛,我都会选择回家,我们家的孙子辈的都是奶奶带大的,我相信他们都会和我一样,选择回家。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钱没了可以再挣,距离不是回不去的借口,有心怎么都要回去,毕竟奶奶只有一个。

不管我在哪,我在干嘛,我都会回去。

这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有点激动了,但是这是我的真心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