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众所周知,印度与中国交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低纬度、低海拔区域,即便是印度两大高原(德干高原、中央高原)的海拔也不过500-600米,而中印交界处的中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3000-5000米,比起来就像是“侏儒与巨人”的差距。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因此,印度极为重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少部分高海拔区域,尤其是印度与西藏之间的喜马偕尔邦山区,甚至不惜为其修路直达最偏远的村庄。当然,印度政府所谓的修路在喜马拉雅山的险峻面前妥协了很多次,最终沿着西姆拉路线修建了一条长412公里的公路,并在山口设置检查站必须持高地内线通行证方可进入。没想到的是,导致印度发展高地意图被曝光的也恰恰是这条“四不像”公路。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原来,西姆拉沿线上百个村落家家户户都要出“份子钱”才给修路,结果钱收了,却只修了这么一条不长草的土路和8.8公里长的Rohtang隧道,喀喇昆仑山口之后的道路甚至都分辨不出轮廓,年年都有塌方致死事件发生,导致数千居民忍无可忍曝光真相,印度发展高地驻军的项目也因被曝光而暂停。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在世人关注印度发展高地时,“四不像”公路的中点,一个地处中印交界、离西藏阿里仅数十公里直线距离的斯皮提村(Spiti)却莫名的火了(注:Spiti在印度语中是“中间地”的意思,即西藏与印度之间的土地)。各界人士考证后发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却大有来头,不仅是佛教徒自立的佛教研究和文化中心之一,斯皮提塔伯寺和附近的摩纳特寺甚至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曾连续经历了噶当、萨迦再到格鲁等佛教派系。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斯皮提山谷周边同时还是印度人口最少的地区,也是印度最北端的门户地,但斯皮提和沿线村庄直到10年前才首次通电,至今都没有网络以及自来水供应。印度政府给出的原因是:一年有7个月时间都被大雪覆盖,斯皮提山谷因四周高山环绕,导致手机信号以及网络设施无法覆盖,至于用水,居民们自行就可解决。因此,每当冬季下雪就代表斯皮提谷周边全部失联,进不去也出不来。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更有趣的是,斯皮提谷原住民与印度已知民族都有着不小的差别,根据马纳里博物馆内的资料记载,早在16世纪初期就有数百名来自“加迪”的半游牧民族在此定居,但这个所谓的“加迪”资料却被印度政府全数删除,导致斯皮提谷内的原住民成为“没有祖先”的不明来源群体,也无法判定其真实民族和文化归类。就连村内最年长的65岁老人都无法说出祖先的具体资料,只是手指喜马拉雅山脉表示来自山的另一面,也就是西藏的阿里。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印度与西藏之间的村庄:10年前才通电,无网无水下雪就失联

当然,印度人肯定不会认可BBC有关斯皮提原住民祖先的调查,同时还提出了质疑:“在数百年前,这些人是不可能做到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移居到这里的”。但无论怎么质疑,印度政府依然无法兼顾这些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的原住民,无水无网下雪就失联,唯一的邮局也只接书信等轻便物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散养在缺乏草植地带的牦牛,生活困境实属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