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面膜在屈臣氏下架,这次收购,欧莱雅又失败了吗?

美即面膜,这个名字相信大部分的90后女孩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它曾经可是最受学生党欢迎的面膜品牌之一。如今,这款大热的面膜却在屈臣氏全面停止售卖,未来也许不会再次上架。

面对这一事件,欧莱雅表示目前选择不在屈臣氏售卖,是品牌的战略决定,并非其他任何原因。美即面膜被收购后,其销量一直平平,如今改变战略从屈臣氏下线,是为了更专注于电商平台的营销吗?就让营销君来为你解读一下。

◆◆◆◆◆

曾经的王者到底怎么了

事实上,停止售卖美即面膜的屈臣氏,正是在当年将它捧上"销量王者"宝座的功臣。美即面膜于2003年在广州成立,凭借其单片面膜的销售方式,在屈臣氏大放异彩。

美即面膜在屈臣氏下架,这次收购,欧莱雅又失败了吗?

美即最火的那几年,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他们家"停下来,享受美丽"的广告词。在"美即一刻"的概念深入人心时,美即的利润也在2012年达到了2亿元。

可随着美妆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面膜种类,百雀羚、一叶子、美迪惠尔、春雨等品牌的加入给美即面膜带来了不少冲击。

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美即面膜并没有更具新意的产品与之抗衡。不少90后消费者表示,说到美即面膜,还是只想得起几年前的"深海胶原""海洋冰泉"等经典产品。

当然,美即面膜依然在不断推出新款,例如原生润、流金丝语、黑酵力面膜等。这些新品虽然比之前的面膜定位更高级,但他们却又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打折促销,让消费者几乎是以5折或更低的价格来购买商品。这样的打折营销,对于品牌塑造高端形象没有益处。

美即面膜在屈臣氏下架,这次收购,欧莱雅又失败了吗?

2016年,papi酱在微博走红,美即面膜立马与她合作,成为了papi酱的第一个"广告爸爸"。但与其他面膜请当红流量小生做品牌代言的做法比起来,美即的品牌影响力明显逊色不少。

◆◆◆◆◆

美即还能找回昔日荣光吗

相比国外喜爱的啫喱状面膜,中国人更青睐于纸张式的面膜。所以像美即面膜这样的产品应该是很受欢迎的,它只是缺少一个成为爆款的点。

对消费者来说,无关品牌,只要产品本身好用,自然就能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美即面膜背后有强大的欧莱雅做靠山,产品研发这方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要想重新找回当年在面膜市场的盛世,关键还是要看公司的投入和决心。

美即面膜在屈臣氏下架,这次收购,欧莱雅又失败了吗?

并且,美即面膜已经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具有一定的顾客基础。做营销、出新品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来做,势必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美即的品牌定位还不太清晰,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特点。相比之下,一叶子主打植物酵素、韩后主打补水、美迪惠尔主打美容针等产品特点则增加了不少的品牌辨识度。所以,想要再次在市场找回昔日荣光,彻底转型或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品牌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令人欣慰的是,正因为目前电商平台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也给美即带来了发展新动力。今年5月,美即新品鲜注膜力黑曜亮泽面膜重磅上市,在天猫预售期间即突破25万片。与少女向游戏《恋与制作人》合作推出限量礼盒,也为其增加了不少"游戏粉"消费者。

美即面膜在屈臣氏下架,这次收购,欧莱雅又失败了吗?

美即虽然一直在推出高端产品,但是又在电商平台上不断通过打折的方式进行售卖,平均每片面膜不到5元钱。如果真的想走高端路线,将定价稍稍抬高,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

欧莱雅的漫漫收购战

在国际日化集团的竞争中,宝洁和联合利华凭借其在日常用品上的垄断,市值远超欧莱雅、雅诗兰黛这类以美容用品为主的巨头。

有着110年发展历史的欧莱雅,为了与之抗衡,收购了数百个化妆品企业。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欧莱雅迅速掌握当地的渠道优势,也有助品牌的迅速下沉。兰蔻、赫莲娜、美宝莲等品牌的收购,都为欧莱雅成为化妆品巨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收购都是一帆风顺的。

美即面膜在屈臣氏下架,这次收购,欧莱雅又失败了吗?

正是因为没有对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受众进行充分考量,以洁面仪著名的科莱丽,和追崇自然护肤的the body shop都成了欧莱雅业绩上升的"拖油瓶"。

特别是曾被欧莱雅看重的自然护肤品牌the body shop。据消费者反映,该品牌"自然护肤"的定位根本没有十足吸引力,以至于欧莱雅将其收购后,几乎没有从中获得盈利。最后,不得不将该品牌进行抛售,卖给了巴西的某个美容集团。

中国市场对于欧莱雅来说,还是一座需要不断攀登的高山,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美即曾经是中国面膜市场的"半壁江山",再加上如今的面膜市场并没有太强势的领导性品牌,消费者也在不断的测评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面膜。如果美即能在这时把握市场机会,在面膜市场上如日中天,势必会给欧莱雅交去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