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本文由湖北女作家黄凌女士特约供稿。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今年夏天,直到现在,没有真正的热,雨每隔几天就下个透彻,凉爽到不敢相信已是人间七月。

《开罗时间》是导演鲁巴·纳达写给埃及的一封情书,当多年前这位叙利亚裔加拿大人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开罗旅游时,这座美丽的城市和热情的人民给纳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年前,她再度和自己的姐姐一起来到开罗,没有了父亲的监督,他们在在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冒险回忆。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看了简介,又把张学友的《情书》捣腾出来听了一遍,上一次听说这个词,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2》,写给朱茵的情书,与其说是写给朱茵,不如说是写给那些被周星驰“曾经的爱”和“一万年”感动过的观众的集体情书,电影的神奇,就是可以像希特勒一样,对受众集体发功,它带来的深远影响,像犹太人对集中营的刻骨铭心。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电影里,真的出现了阿拉伯香料,漂亮的糖果,头顶的重物的长袍行人,穆斯林妇女的围脖,朝拜的信徒,缝补风帆的渔人,小众的咖啡店,让人惆怅的尼罗河,架着现代的桥梁,一个西方妇女眼里迷离的开罗,十一月却闷热嘈杂,女主角朱丽叶·格兰特比电影的舒缓节奏还慢了几个节拍,也许有那么一类女人,即使她迟到很久,你也对她发不出脾气,女主角就是这类人,你一定会为她找借口,比如,搭错车,看错时间。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一直纳闷,为何男主角埃及人向导塔列克,这个年纪就退休了,他说自己不懂什么是中东,到底是哪里的中呢,朱丽叶说是开罗,但我觉得是亚洲和欧洲的中部,并不是非洲,因为非洲东北部,也属于中东,但这样看来,西亚应该更合适叫中东。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对于这部很柏拉图的电影,我硬是把它看成了风光旅游片和地理风土人文片,确实木讷到不解风情,但电影的浪漫之处就在于,随着朱丽叶闲适的步伐徜徉在尼罗河边,感受中年人特有的从容,这也是电影抚慰人心的地方。它不是《廊桥遗梦》为爱痴狂,又被责任悬崖勒马的爱情遗恨,而是用中年人的眼光和心境去感受繁华和琐碎,你可以说它是一部情书,也可以是一段重拾的内心独白。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弗洛伊德把女性分析的很透彻,女性年老后,似乎就服从了命运,这对于四十几岁的女人,在对生活无力抗争,又要面对歇斯底里的更年期年纪,服从与其说是必然妥协,不如说是放自己一马,我想,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女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妥协,只是她们更懂得如何让自己活得舒适

朱丽叶在陌生的环境睡不着,囫囵和衣而眠,又被唱经声音惊醒,整个开罗都回荡这种婉转悠扬的声音,阳台外,天还未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