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反省,中國不能等到被擠兌的哇哇叫,才做這件事

應該反省,中國不能等到被擠兌的哇哇叫,才做這件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先生在內部討論時說到,中國不能總是等到被國際上強大勢力擠兌的“哇哇叫”的時候,才想起“朋友圈”那點事,必須提早準備,早日啟動協調一致的行動,才能贏得世界上更多真正的支持,讓世界聽到更多的中國好聲音。

就在昨天,白宮又一次對外宣稱,美國仍將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具體商品清單將在6月15日公佈,並在此後不久施行。正如之前安邦智庫的判斷,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根本不會在一兩次的高層接觸後消失,未來在中美之間將迎來頻繁貿易摩擦的時代。

不僅如此,在前天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構例行會議上,中美再次交鋒,日本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轉向。自從美國挑起貿易爭端以來國內媒體無不對美國對特朗普口誅筆伐,但是在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型戰略智庫安邦諮詢看來,中國通過這兩個月來的一系列的事件反思自身的問題也必不可少。

中國的朋友圈

我們判斷中國目前的困境,與近兩年來我們對國際組織態度的變化有關,今天中國的朋友圈未必是在擴大之中甚至正在縮小,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被欺負了,有了委屈,需要世界上的朋友們站出來幫忙說話,就會顯得很被動了。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很多原因,有條塊分割,自我重點化,自我戰略化的問題。也有人才和訓練的嚴重問題。

毋庸置疑,近年來,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極大提升,但在大型國際組織中的國際職員代表比例卻不足,尤其是擔任高級職位的人數比例偏低。據統計,在聯合國系統僱員中,中國籍僱員目前僅佔1.12%,列第11位,居然還排在菲律賓、印度、俄羅斯等國之後;而中國給聯合國繳納的會費佔比為7.9%,是世界上實際繳納會費第三多的國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我國高校現行的學科專業分類標準和人才培養模式,遠遠不能適應國際組織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有待高校積極探索和改革創新。圍繞複合型專業人才培養,近年來,一些高校嘗試整合全校資源,打通院系壁壘,加快構建外語和專業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但總體來看,中國在國際組織的人才供應以及有效組織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有待改進。

與此同時,中國對於國際組織的態度也成問題,要用的時候才想到有國際組織的存在,平時則因為各種原因,能遠之則遠之,沒有廣交朋友。結果就是“朋友圈”沒有擴大,“敵對圈”倒是大為擴張,積極性遠不如過去歷史上搞“統一戰線”的時代,各種努力也遠非昔日可比。

未來的世界,國際組織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越國家,他們的立場相對中立,表現也越來越專業,他們的觀點能夠為世界各國,尤其是世界各國的媒體所接受,聲音出得去、叫得響,也管用。而且國際組織的種類也極為繁多,知名度很高的自然是聯合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難民署、國際電信聯盟等。除了聯合國組織之外,世界上還有更多的NGO組織,大型國際會議活動組織,國際化的論壇組織等等,這些都屬於國際組織的範疇,均需要中國的參與和支持。在這些方面,瑞士成為了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瑞士與聯合國一些急需人手、門檻相對較低的部門建立聯繫,如聯合國特殊行動部門。自2005年開始,特殊行動部門成為瑞士大學生到國際組織工作的第一個去處和最主要渠道,由此大幅提高了國際志願者中瑞士公民的數量。

安邦諮詢建議,“我國政府也可以選擇國際組織中的合適部門,與其建立長期對口聯繫,大批量輸送優秀大學生作為志願者進行工作實習,為這些志願者以後到國際組織應聘正式職位而爭取到寶貴的實踐經歷。

中國在國際組織領域,其實什麼都不缺。不缺重視,不缺錢,不缺人才,更不缺需要,唯一缺的就是協調一致的能力和行動,因此主要問題是在機制方面,而機制的改革又與政策認識和政策態度密切相關。

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先生在內部討論時說到,中國不能總是等到被國際上強大勢力擠兌的“哇哇叫”的時候,才想其“朋友圈”那點事,必須提早準備,早日啟動協調一致的行動,才能贏得世界上更多真正的支持,讓世界聽到更多的中國好聲音。

應該反省,中國不能等到被擠兌的哇哇叫,才做這件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座標:北京

亦莊經濟開發區

泰豪智能大廈

應該反省,中國不能等到被擠兌的哇哇叫,才做這件事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你可能錯過了泡桐花大道

但請不要錯過這個季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