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 缺乏親子特色

“亲子游” 缺乏亲子特色

親子游市場越發龐大

暑期放假,陪家人和孩子來一場愜意旅行,成為不少親子家庭的暑期出行常態。來自攜程的一份用戶調研報告顯示,9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親子旅遊。65.2%受訪者表示會帶孩子出行2次,28%受訪者將安排3至4次出行。這表明,越來越多家長願意“帶娃出遊”。

從出行費用來看,暑期旅遊價格較高,但這並未影響到親子家庭的出行意願。中青旅遨遊網數據顯示,51%的家長願意在暑期花費萬元以上來一場親子旅行,且此部分人群比例逐年增長。家長們開始意識到,旅行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

產品缺乏親子元素

如今親子游發展潛力巨大,市面上的親子游產品五花八門。然而,產品同質化問題飽受詬病,親子元素缺乏是旅遊業現有產品面臨的一大難題,同時也有親子主題產品供給不足的痛點。

驢媽媽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少旅遊線路打著親子游名號,實際產品和普通線路並無太大區別,導致一些遊客滿意度低,不敢帶孩子外出旅遊。

專家呼籲統一標準

事實上,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針對親子游的產品標準,更多的是旅遊企業依靠自身對親子游的定位來制定服務標準,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親子游產品的良莠不齊。

對此有專家呼籲,如今親子游市場明顯進入快車道,旅遊企業應共同發起統一標準的制定,這對消費者、行業都有利。

更有業內人士直言,“如果企業沒有太多賺快錢的投機,沒有太多掛羊頭賣狗肉的掩耳盜鈴,而是沉下心來做市場調研和供應鏈整合,注重品牌含金量提升,那麼我們就會看到更多好的親子游產品。”

如何做到“親子+遊”?

消費升級趨勢下,越來越多親子游產品將遊玩與探索新知合理搭配,以實現多樣化和差異化。 聽起來那麼美的親子游市場,又如何真正做到“親子+遊”?

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副研究員楊勁松分析指出,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親子游,對市場需求要有了解。例如,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考量,父母和孩子不同需求如何滿足,教育和好玩如何巧妙結合,具體日程是什麼,該怎麼取捨?

另一方面,旅遊企業要做針對市場需求的供給鏈整合。親子游能夠利用其他產品價值鏈,但也必然有自身的不同訴求。楊勁松舉例說明,“如果遊學,那麼教育機構的甄選和溝通很關鍵;如果科普,那麼解說、活動都必須適合親子特點,如房型、餐食等基本要素都要有所考慮。此外,出行安全和當地溝通也非常重要,這樣不僅能打消市場疑慮,還能真正滿足需求。”

據《北京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