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納入高校公共藝體課程 每門課程設置36個學時

傳統文化納入高校公共藝體課程

2020年建設30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每門課程設置36個學時,2個學分

“計劃到2020年,在全省範圍內建設30個左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探索構建具有山東高校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在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根據省教育廳的建設目標,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內容包括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科學研究、輻射帶動、展示交流等六個方面。

在課程建設上,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高校公共藝術和公共體育課程體系,通過客座教授或購買服務等形式,組織各地民族民間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人面向非藝術類/體育類專業學生開設選修課並實行學分化管理,每個傳承基地應該有若干門面向全校學生的選修課程,每門課程設置36個學時,2個學分。

在社團建設上,面向全校學生,在二級院系的平臺上成立規模和形式靈活多樣的傳承項目傳習所(學生興趣小組),在此基礎上建設2—3個校級的傳承項目學生藝術/體育社團,包括傳承項目大學生藝術/體育社團、傳承志願者聯盟、藝術/體育愛好者俱樂部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加強對傳承項目的推介和傳播,推進校園文化創新建設。

在工作坊建設上,整合學校和社會資源,配備優質師資以及充足的器材、設施設備和場地,建設1個以傳承項目為主打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工作坊,組織開展有關傳承項目的系列主題活動和現場實踐體驗活動。

在科學研究上,依託學校現有相應研究機構或創建專門研究中心,加強以傳承項目為重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釐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價值與內涵,探索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理念與路徑。

輻射帶動當地6至8所中小學校和1個社區

根據要求,我省將利用基地建設豐富的師資與課程資源,輻射帶動當地6至8所中小學校和1個社區,並在中小學校建立基地。組織專家定期到中小學校開設專題講座,選派優秀藝術/體育專業教師擔任中小學校兼職教師,為中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提供專家支持。積極開展基於傳承項目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活動,不斷擴大覆蓋面和受益面。每年結合傳統節日,我省還將組織開展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充分展現傳承項目的建設成果。加強高校校際間、高校與中小學校、高校與社會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經驗與成果交流,創新交流方式,豐富交流內容,共享建設成果。

今年,全省計劃遴選產生10個左右的山東省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在此基礎上,遴選推薦1-3所高校申報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凡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和具備相關傳承項目建設工作基礎的高等學校均可申報。具體的申報條件和遴選程序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高度重視美育、體育工作,領導班子對基地建設工作認識到位、規劃清晰、保障有力;有校級領導分管,有相關機構牽頭,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建設、實踐活動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形成了代表性的成果,在全省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有相關學科和領域的牽頭人和知名學者,能夠建立穩定的、結構合理的傳承項目專兼職教師隊伍;具有充足的開展傳承項目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器材設備、場地設施條件,能夠提供傳承項目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經費和條件保障。

符合條件的高校向省教育廳提出申請,每所學校申報項目不超過1個。我省將組織專家通過材料審閱、現場抽查等方式進行審核,統籌工作需要和基地佈局等因素,綜合研究確定最終名單,經公示後,公佈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並掛牌。省教育廳將在山東省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推薦1-3所高校報送教育部申報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