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贊為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的長篇駢文,竟然濃縮成了五十六個字

“初唐四傑”中成就最高的詩人王勃,於唐高宗上元三年遠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都督閻伯輿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無路請纓"之感慨。全文寫景獨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精彩連連,遂成流傳千古名篇。然而,這九百餘字的內容,卻又被詩人凝聚成了五十六個字的七言古詩,附在了後面,從而一起流傳千古。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被人贊為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的長篇駢文,竟然濃縮成了五十六個字

滕王高閣臨江渚

這首詩的大意是:巍峨高聳的滕王閣俯臨著江心的沙洲,佩玉、鸞鈴鳴響的華麗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傍晚,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悠閒的彩雲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著。時光易逝,人事變遷,不知已經度過幾個春秋。昔日遊賞於高閣中的滕王如今無處可覓,只有那欄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此詩第一句“滕王高閣臨江渚”,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滕王閣的形勢。並自然引出了第二句“佩玉鳴鸞罷歌舞”,詩人遙想當年興建此閣時的豪華繁盛的宴會的情景。但是,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逝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的豪華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如今閣中又有誰來遊賞呢?詩的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令讀者自然產生出盛衰無常的感覺。

被人贊為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的長篇駢文,竟然濃縮成了五十六個字

佩玉鳴鸞罷歌舞

頷聯“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兩句,寫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表現了閣的高峻。這兩句緊承第二句句意,加以發揮:昔人已去,美景仍在,閣既無人遊賞,閣內畫棟珠簾頓顯冷落可憐,如今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頸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兩句,由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並引出尾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詩人感嘆昔日遊賞於高閣中的滕王如今無處可覓,只有那欄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頸聯尾聯感慨人去閣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詩在空間、時間雙重維度展開對滕王閣的吟詠,筆意縱橫,窮形盡象,語言凝練,感慨遙深。

被人贊為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的長篇駢文,竟然濃縮成了五十六個字

畫棟朝飛南浦雲

這首詩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有表空間的,如閣、江、棟、簾、雲、雨、山、浦、潭影等;有表時間的,如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等,這些詞融混在一起,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中心──滕王閣來寫,共同抒發了深沉的歷史感和滄桑感。

這首詩以對偶句法放在句尾作結的寫法,獨具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而詩人別出心裁,也令人大開眼界,同時顯示出詩人過人的才氣。對後來的詩人以及格律詩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被人贊為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的長篇駢文,竟然濃縮成了五十六個字

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首詩附在詩人的名篇《滕王閣序》後,僅僅以五十六個字,概括了九百餘字的內容,可謂高度凝練,極為含蓄。整首詩氣度高遠,境界宏大,與《滕王閣序》可謂雙璧同輝,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