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受萬人唾棄,但他死後頭顱被當國寶珍藏

《晉書·張華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武庫火,華懼因此變作,列兵固守,然後救之,故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盡焚焉。”

此人受萬人唾棄,但他死後頭顱被當國寶珍藏

張華是西漢張良的第十六世孫,也是西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

上面《晉書》那段記載的意思是:朝廷的軍火庫失火,張華害怕有人趁亂搶掠,於是先派兵士封鎖了武庫,然後才讓人救火。結果幾代留下來的寶物以及漢高祖劉邦的斬蛇劍、王莽的頭顱、孔子的木鞋等都被燒燬了。

這場火災發生在公元295年,也就是晉惠帝元康五年。

這段記載中,著火併不是重點,重點是那幾樣被燒燬的國寶。

武庫是國家的重要設施,會有重兵把守,所以裡面放一些國寶級的藏品是很正常的。

上面提到的那三樣物件中,劉邦的斬蛇劍、孔子的木鞋,這被當作國寶來收藏很好理解。

可王莽的頭怎麼也被當國寶傳承下來了呢?這還真有點意思。

大家都知道,王莽是新朝的開國皇帝,公元8年時,他篡奪了大漢的江山,自立為帝,把漢朝分為了西漢和東漢。

此人受萬人唾棄,但他死後頭顱被當國寶珍藏

王莽在篡位之前可謂是一個完美的人,他道德高尚,為人謙遜,人們都視他為聖人一般。

當王莽篡位後,人們才知道他是一個善於權謀的亂臣賊子,於是反對王莽的浪潮一發不可收拾。

《漢書·王莽傳》中記載,公元23年,王莽被更始軍所殺。

當時王莽先是被一個叫杜吳的商人殺死,然後又被軍士砍下頭顱,身體被肢解,頭顱最後傳到更始帝手中。

更始帝讓人把王莽的頭懸掛起來示眾,老百姓對頭顱又進行擊打破壞,甚至有人把他的舌頭割下來吃掉了。

從此可以看出老百姓多麼痛恨王莽。

此人受萬人唾棄,但他死後頭顱被當國寶珍藏

從時間上來看,王莽的頭顱是公元23年被割下來的,到晉朝武庫失火,經歷了二百七十二年,歷經東漢、魏、晉三個朝代。

可是這三朝的皇帝為什麼要一直收藏著王莽的頭呢?

原因就是,自秦以來,王莽是第一個被砍頭的皇帝,這太有教育意義了。

對內可以教育皇室,如果不能好好治理天下,那人民是可以推翻暴君的。

對外可以教育臣子,如果誰對皇室不忠,企圖謀朝篡位,那王莽就是他的下場。

就因為王莽是被砍頭皇帝第一人,所以他的頭顱就這樣被保存了下來。

可惜那個傻子晉惠帝,不但丟了西晉的江山,還把那麼多國寶也給燒燬了,否則王莽的頭還能繼續往下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