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个更开放的宁波

在日前召开的宁波市对外开放大会上,宁波明确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出台“1+X”重大举措,从外贸、外资、开发区等方面,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到2020年,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建设、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在新时代全面扩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这是新时代宁波对外开放的方向和目标,自此,宁波将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新时期。

“洋洋东方大港,改革开放前哨”,40年的对外开放,铸就了宁波骄人的综合实力,经济总量从20亿元增长到9847亿元。确立了稳固的门户地位,去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四,增幅居全球前五大港口之首;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稳居世界第一。构筑了宁波发达的交通体系,提升了宁波城市的功能品质,成就了宁波优良的发展环境。开放是宁波的城市基因,同时,也是推进宁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宁波一直都是开放大市,却并非开放强市。

在对外投资与贸易方面,宁波的加工贸易附加值低,处于国际分工低端,服务贸易规模小、水平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项目投资不多,对境外产业的投资整合力度不强;国际间科技交流、技术转移、人才流动欠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弱。

在城市功能上,宁波在空港旅客吞吐量、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入境游客及旅游外汇收入等方面,相对落后。

此外,港城联动不够强,港航物流业发展滞后,城市国际化管理水平,海外人文交流等领域,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要打破这种“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进一步巩固开放型经济大市的地位,对宁波来说,唯有高质量发展开放,而其中的落脚点就是把握住“一带一路”这个宁波的最大使命、最大机遇、最大平台。

宁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活化石”,也是浙江开放的最前沿,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将国家发展大局和自身实际相结合,为宁波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打造更高能级的开放大平台。宁波将主动对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片区优化工作,争取纳入“一区多片”布局,积极创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16+ 1经贸合作示范区。全面推进开放试验平台、重点合作领域、双向合作工程建设,争取上升为国家级综合试验区,努力打造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样板。全面建设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制定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全面推动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

进行更高层次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加快建设外贸强市,宁波将出台实施外贸新政,扎实推进外贸市场、商品、渠道、模式、主体、环境转型升级,着力增强以质量、技术、品牌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推行市场专业化和多元化并举战略,到2020年建成1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20个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开展更加广泛的人文交流合作。在今后3年里,宁波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适度扩大国际友城规模,到2020年累计发展国际友城100个,并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开展务实交流合作。

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宁波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围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方面入手,启动一系列改革。

开放是宁波的最大优势和发展底气,理应将其发挥到极致,而且宁波也有这个决心和能力。正如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所说,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宁波贡献”,在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中找准“宁波坐标”,在提高开放质量中探索“宁波路径”,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贡献“宁波经验”,让宁波成为高质量开放发展的排头兵。

好谋而成。宁波的对外开放新目标,展现了宁波未来几年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宁波开放合作、港口资源、民营经济及营商环境的区域特色。相信,随着相关实施意见的出台及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实推进,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宁波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更稳,一个更开放的宁波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