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织线有自己的生命,它在度过寒暑后日臻成熟。只有经历这种过程,布料原本的魅力才会显现出来;而该老化过程也是这么地充满生命力。于是我想,还不如去设计‘时间’本身。”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曾如此定义他手中的“时尚”。

而在大洋彼岸,同样有一位设计师对“时间”的产物着迷——她曾遍访苏州绣娘和非遗文化手工匠,却意外地发现,80后继承者少之又少,90后更是后继无人。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丁非”核心团队成员

因此,2014年,她成立了同名研发设计中心——丁非,决定设计中国风孤品包,“将封存的技艺从博物馆带出来,让中国的精致再次站在世界时尚前沿”。

“孤品”一词源自考古学,指独一无二的珍品。对手艺人来说,每次皆为手心相望,绝无仅有。对丁非而言,“但凡孤者,蕴匠之意心之往工之致,非尔不成孤”。

还原丁非的创业历程,不仅是再现她的创业逻辑,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剖析一个品牌如何重新定义“中国风+时尚”。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在某个领域修炼的内力,说不定能在别的领域激发出意想之外的火花。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创业之前,丁非已经研究了16年的苏州园林景观设计。尽管从园林设计到包品设计的跨度看上去比较大,不过在某些层面上,它们又是互通的。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园林设计在“以小见大”的空间应用上尤为精湛,用包这样的小物件来诠释空间、光影、造型和文化,同样是挑战。

丁非还坚信“产品一年,人间十年”的相对论,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她用了三年时间打磨产品。

在苏式百工中,丁非最迷恋苏绣。她走访了苏州周边的绣娘,学习刺绣手法,甚至还聘请了技艺精湛的绣娘。

但将绣面绣到皮具上之后,丁非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绣本身需要通过绣绷来辅助,而绣绷的底料如何衬也是一门学问。但皮料太软,达不到绣的要求。

闭门造车始终不得章法,丁非又几经辗转,拜访了爱马仕工厂,最终从爱马仕制作皮包用的垫板上得到了启发。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如何将苏绣完美呈现在皮料上,是丁非的第一个挑战

为了将苏绣完美地呈现在皮料上,她买来100多种不同纹理和质地的牛羊皮,尝试用不同的皮料做底衬。那段时间,她也全然不顾满手千疮百孔之痛。

由于每一个苏绣成品都是经过绣娘精心织就,一旦用过一次只能作废,每一次的失败,丁非都饱含惋惜。因此,也就有了“孤品”的定位。

反复刺绣,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选中了合适的皮料,很难被联系在一起的皮革成为了苏绣全新的载体。

经过无数次尝试,丁非也找到了刺绣与皮完美融合的新手法。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皮革成了苏绣全新的载体

比如框裱法,它是将大幅的艳丽绣面直接呈现在包身上,是最为精彩的手法。虽然市面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做法,但丁非却根据绣面的不同,重新进行画框构图,比如静姝的绣面不是选择在正面将整朵牡丹显露,而是包裹至包的背面。这也蕴含了空间构图的考虑,让绣面有了延伸感和间隙距离。

更令人称奇的是,丁非还对每一只包都赋予了独立的思考,即使是一根线,也注入了生命。“包是和主人融为一体的,拿包的姿势,走路时的风向,甚至每个图案点缀与主人的格调,都必须考虑进去。”

经过三年的潜心研发,丁非日渐感受到,市场的那阵风,来了。

起风了

唯有积铢累寸,方能衔枚疾走。“丁非”(品牌)的第一次迸发在2016年。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尽管作为配饰,“丁非”在世界旅游小姐大赛秀场上却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但“丁非”并不是为旗袍而生,此后,又开始尝试更多的线下合作。同年6月,“丁非”现身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尽管作为配饰,但它在秀场上发挥了奇妙的作用,不仅完善了模特的造型,还为她们创造了更多的造型发挥空间。

没多久,玛莎拉蒂、保时捷和W酒店也先后与“丁非”牵手,举办了多场时尚盛宴,更与W酒店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在2017年与W酒店举办的一场时尚秀中,“丁非”将设计和产品再次提升,秉持以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碰撞的理念,结合现代女性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展现出苏州的多面美,既有文化底蕴的一面,也有现代时尚的一面。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销量也不断高走。做包类似于炒股,好产品在前面快速爬坡,带来销量和口碑后,潜在用户就会很快跟进,因为它是绩优股。

然而,销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工厂无法满足大量订单,供不应求。

创业初期,受资金限制,丁非找了一家租金低的小厂房,既是研发中心,也负责接订单,但当时只能满足部分孤品订单的供应。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丁非辗转广州,寻找到一家奢侈品代工厂。

问题依然接踵而至。尽管这家代工厂的技术处于行业中上水平,但丁非对产品细节把控都极为严格,最后生产出来的成品,有60%左右都被淘汰。

重重压力下,她又在广州新建了手作研发工作室,先打样,再送往工厂生产,总算制作出满意的产品。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广州白云皮具商会为丁非授牌

也正是出于这份对产品的执着,广州白云区皮具商会主动与丁非合作,并让她担任商会副会长之职。

一路走来,丁非始终不曾改变对产品的坚持,她坚信,产品做得好,所有东西都有机会改进,否则就是透支过去的积累。

“生活方式”新风口

如果说此前三年的潜心研发是为了厚积薄发,那么袁文新的加入,则带着“丁非”走向了腾飞。

2017年4月,袁文新从投资人的角色正式转为合伙人。“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人愿意将脚步慢下来,去探索专属内心最真实的美好。虽然历经艰辛,遭受非议,但她能始终淡定自若地做着喜欢的事情。”袁文新难掩心中的赞赏。

选择“丁非”,也并非只是感性使然,袁文新早已对奢侈品市场做了一番详细分析:一方面,国内外奢侈品市场在经历了一段低迷期后,逐渐趋于理性,消费人群由盲目追求转向个性化定制;另一方面,国内民族风服饰市场虽然品牌众多,但长期处于小而杂的阶段,甚至没有标杆品牌。而丁非对产品的纵向深挖和不冒进的精神,愈发坚定了袁文新的选择。

如果说丁非是产品后盾,袁文新则是那个带头冲锋陷阵打天下的骑士。

加入“丁非”后,袁文新重新规划了整体市场,将创客代理招商迭代升级为城市合伙人招商。招商规模的壮大和质量的提升,使得“丁非”开始走向集聚裂变的阶段,并站在新的风口之上,蓄势待发。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袁文新则是那个带头冲锋陷阵打天下的骑士

随着市场的日益拓展,袁文新也将重心回归到深挖客户需求中,开始尝试对生活方式的探索。

“全球二十家最美书店之一”的日本茑屋书店老板增田宗昭在《知的资本论》中写到,要以“人性的尺度”重新丈量企业,将“卖场”变成“生活方式提案店”。对此,袁文新极有共鸣,她时常思索的就是怎么做生活方式,中式的生活方式该是什么样子。

答案在丁非高定中心总部会所中。

集聚了一群精准用户之后,丁非高定中心时常不定期举办一系列围绕苏绣和绣包的线下活动。如红酒课程、刺绣课程和皮具制作课程,以及小洋楼舞会。通过“场景+内容”的形式,将静态的苏绣和其他非遗文化,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皮艺研发设计课程

研究16年园林景观设计,她让时尚中国风刮向全球!

小洋楼舞会上,翩翩起舞的人群

对袁文新而言,这不仅是社群聚集,“价值观相同的人在一起,才更有温度”。

丁非与袁文新,一内一外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传统的重新打量。对于这个时代,坚持自己的喜好,持续地赋予大量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既是“丁非”对中国风奢侈品的态度,也是对中式生活方式的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