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NBA季後賽是7局4勝制?

隔壁的憂傷

首先為了季後賽的公平,當然並不是說5局3勝不公平,只是在02年前像CBA一樣,第一輪是5盤3勝,第二輪開始是7盤4勝。但其實所有輪次都改為7盤4勝,實際上不會用多多少天時間。

所以在用多不了多少天的時間上,作為一個最成熟的商業聯盟,一切都是商業掙錢行前,只要打多比賽,就肯定會收多門票,廣告及專播費的收入,同時又能帶動周邊商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必贏的局面。

而球員只是打多幾場比分,並且7盤4勝的比賽出現的意外更多,激烈程度更大,而大家受關注的熱度就會更高。

不過再過幾年,確實有可能在總決賽實行9盤5勝的賽制度,這些肯定會有改變的,這個籃球就是斯諾克一樣,越到最後的比賽,打的越多都不出奇。

不過CBA確實要向NBA看齊,所有季後賽都應該實行7盤4勝的制度,那麼大家看比賽的場次多了,球員得到鍛鍊的機會就會更大,而各方面的收入一樣會增加。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落葉無情心

03年季後賽之前,NBA季後賽首輪的賽制都是5局3勝制,分區半決賽,東西部決賽和總決賽是7局4勝制,這是從1984年開始制定的,一直延續到了2002年。但03年季後賽之後,NBA官方就把所有的季後賽賽制都改為了7局4勝制,目的就是為了多賺幾場門票錢,提高收入。

每輪多舉辦兩場季後賽,就意味著可以多賣兩場比賽的門票,還能增大晉級下一輪的懸念,增加比賽的觀賞性,擴大NBA的影響力。但總決賽這種級別的比賽在NBA建立之初,就開始實行了7局4勝制的賽制,延續已經有70多年的時間。

所以說七場四勝制並不是憑空造出來的,他是根據NBA歷史經驗得來的,NBA季後賽為什麼非得七場四勝制不可,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如果出現橫掃4-0的情況下,可以確保比賽一半在主場進行,一半在客場進行。如果不是七局四勝制,而是5局3勝或者9局5勝的話,出現橫掃就是3-0或者5-0,主客場安排次數就分配不均了。

第二,就是像之前所說的那樣,可以增大季後賽的觀賞程度,還可以藉機多賣幾場門票錢,增大NBA的影響力,提高聯盟的商業價值。

第三,季後賽賽制的加長必然會使得季後賽的賽程增加,這樣可以使沒進季後賽或者在季後賽中被淘汰的球員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

所以,NBA的季後賽改成7局4勝制是有重大意義的。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籃視野

NBA又稱美職籃聯賽,是全美地區僅次於橄欖球和棒球受球迷喜歡的一項頂級運動競技賽事。NBA比賽分為常規賽和季後賽兩部分,一般季後賽從每年的4月份開始進行,按照常規賽戰績進行排名,東部分區和西部分區會各有八支隊伍晉級季後賽,根據常規賽的排名分別分出4組兩個隊之間進行廝殺,經過三輪淘汰賽,最終東西部各分區決勝出各自分區的冠軍進而去爭奪總冠軍,淘汰規則是7局4勝制。七場四勝制是目前NBA季後賽從首輪到總決賽都會採取的決勝規則。

為什麼要採取七場四勝制?

其實無論是七場四勝制、五局三勝制、三局兩勝制,甚至是九場五勝制都是在不允許平局的前提下,確保一個系列賽交手雙方能最終決出一個勝者。從早期的NBA的比賽制度我們可以發現,季後賽淘汰規則經過不斷的改革,最終全部統一為七場四勝制

七場四勝制其實是在長期的比賽實踐中不斷改革和進步的產物,而最終統一採用七場四勝制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

  1. 七場四勝制能夠確保在一個系列賽中,一旦有一支隊伍被橫掃,參加的比賽有一半在主場,一半在客場,這樣保證了比賽的公平性。而五局三勝制、九場五勝制就做不到這一點,由於取得奇數場勝利就可以橫掃對手晉級下一輪,這樣主場和客場的比賽場次就無法做到一個有效的均衡。而三局兩勝制由於賽程較短,運氣和偶然因素較大,很容易造成系列賽中的對手以下克上,創造很多不可思議的“黑八奇蹟”。考慮到觀眾也想稍微把賽程延長,能夠觀賞對戰雙方直接的對接,所以七場四勝制是最為合理的系列賽淘汰規則。

  2. 歸根到底,NBA是一個籃球運動聯盟,更是一個商業聯盟,在進行賽制設置的時候要考慮的季後賽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由於季後賽受關注度更高,球迷看球賽的熱情火熱,球市要比常規賽好,球館內的上座率更高。所以在球員體力允許的情況下,採取七場四勝制要比採用五場三勝制或者三場兩勝制能夠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九場五勝制則不僅在賽程上顯得拖沓,整個系列賽下來對球員的體力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增加球員受傷的概率。

  3.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聯盟送給那些沒能進入季後賽或者是季後賽首輪慘遭淘汰的那些球隊的運動員的福利,通過適當的延長賽季能夠讓這些球員有個充足的休息、訓練、調整自己的時間,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去迎接即將到來的下一個賽季


波波微胖

想必看季後賽的都知道,季後賽的球隊只要誰先贏就可以淘汰對手,那麼為什麼nba會採取7局4勝制?

7局4勝制已有70年曆史

其實nba季後賽7局4勝制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最早是在1949年就開始了,也就是nba從BAA演變出來的!當時也只是東西部冠軍角逐會採取7局4勝制,其他都是3局2勝!


不斷演變到都採取七局四勝制!

經過不斷演變,從總決賽隊伍採取七局四勝制到所有球隊採取了七局四勝制!

為什麼採取七局四勝制

以前nba也有三局兩勝和五局三勝,那麼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七局四勝制呢?

因為這是為了保證如果一支球隊4:0橫掃,參加4場比賽的一半是主場,一半是客場,可以說非常公平,而如果打到搶七,那麼常規賽勝場更好的會擁有出場優勢!

而且七局四勝制的僥倖因素和運氣因素很小,他不像三局兩勝制,一支球隊肯定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如果是三局兩勝制的話實力弱的隊伍可能會因為強的隊伍狀態差去取得勝利!

所以,nba季後賽七局四勝制是通過多年演變走到今天的,他讓比賽的僥倖因素和運氣因素變得很小很小!


酷炫籃球

NBA季後賽7局4勝制已有70多年曆史。

1.7局4勝制採用了2-2-1-1-1的賽制,在常規賽戰績更好的球隊多擁有一個主場優勢。前4場比賽兩支球隊各自擁有2個主場,使得雙方球隊更加公平,也儘可能避免了落的被橫掃的尷尬。


2.7局4勝相較於5局3勝賽程更長,球隊更加賣座,增加了球隊球票的收入,能打進NBA季後賽的球隊,球館裡大多數都坐滿了人;相較於9局5勝制,9局5勝制太過於拖拉。

3.7局4勝制避免更大的爆冷可能性,如果採用5局3勝制會有爆冷的可能性。這樣一來可以讓最強的東西部兩支球隊在總決賽的賽場上碰面,增加比賽的觀賞性。


現任NBA總裁亞當-蕭華曾考慮季後賽一局定勝負的賽制,雖然得到了獨行俠老闆庫班的支持,但是再也沒有了下文。

4號控衛

NBA季後賽選擇7局4勝制,誰先贏下4場,誰就獲得勝利。NBA為什麼採取7局4勝呢?到底有什麼玄虛?

七局四勝制,其實裡邊的門道真不少!七局四勝,其實和五局三勝或者三局兩勝一樣,就是不允許平局的存在。

在NBA早期,其實只有總決賽才是七局四勝,季候賽實行的三局兩勝,後來慢慢變革,從三局兩勝到五局三勝最後統一為七局四勝。由此可見,七局四勝並非一開始就是首選的,而是經過實踐檢驗後不斷修改的。

而選擇七局四勝的原因,

首先,為了確保比賽更加公平。因為7場比賽足夠長,假如球隊一兩次發揮不好還不足以致命,還有接下來的5、6場比賽,只要實力夠,都能取得應有的成績。而三局兩勝,運氣和僥倖因素佔了更大比例,試想球隊比賽的這段時間,狀態爆棚,連贏了兩場比賽,就結束了,這就不是很公平了。

其次,美國商業發達,一切向錢看齊,NBA更是商業化的典範,多加一些場次可以多賺門票增加球隊收入。

常規賽淘汰了魚腩,季後賽真正的好戲開場,球迷自然更加關注,所以,多加季後賽場次就等於多賺收視率、多賺廣告費和多賺門票。有人說那為什麼不變成9場?講真7場就累的夠嗆了,9也太過拖沓,沒法實行,假如能實行,聯盟早就這麼幹了。

再次,比賽場次的增加,各支球隊季後賽分紅就會增加。例如,2003年賽制改革後的第一年,季後賽分紅就上調將近10%,而且這個數據每年都在增加。

最後,假如4:0橫掃的話,可以確保主客兩場平均,乾的你沒話說。


瑞哥聊球

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 減少偶然性

雖然有人喜歡看到黑馬的出現,但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強隊能留到最後,而7局4勝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偶然性,而局數再多則會影響球員的體力,增加受傷的概率,而且球員參加NBA季後賽是沒有工資的。

  • 增加收入

在2003年之前,NBA季後賽第一輪和第二輪都是採用5局3勝制(2,2,1,即排名靠前的先打兩個主場,再打兩個客場,最後一場回主場), 而東西部決賽和總決賽才會使用7局4勝制。顯然,目前7局4勝(2,2,1,1,1)的賽制會帶來更多的比賽,可以增加球隊的收入,畢竟NBA是個商業聯盟。

  • 賽程更合理

7局4勝制相對於5局3勝制來說,在主客場的安排上對於低排名球隊更合理。

足籃答水

讓更好的球隊晉級

一戰定勝負固然刺激,但是這裡面多出了很多偶然因素。歸根結底,球迷希望看到東西部最好的球隊齊聚總決賽,NBA首輪也曾經是5局3勝,但最終聯盟也改成了7局4勝,這樣減少了冷門的出現,確保更好的球隊晉級下一輪。

保證賽程的長度

NBA常規賽打了82場,如果季後賽只是一場定勝負,或者兩三場決定,那未免過於草率,讓一個聯賽變得有點虎頭蛇尾。7戰4勝更符合人們對NBA季後賽的期待值。

商業因素考慮

這一點就不用多說了,多打一場比賽,多賺一份錢。特別是總決賽,一場的收益都是非常高的,聯盟的立場自然是希望大家多多益善,最好能打七場,這也是為什麼一些總決賽會有黑幕流言傳出,有些球迷認為聯盟為了多賣票,會促成雙方打七場。

製造更多懸念與話題

從某種角度來說,比較長的賽制,有利於製造對抗的話題,誕生更多的故事。畢竟,這是一個商業聯盟,需要宣傳和炒作,一場定勝負,還沒熱起來就結束了,確實不符合聯盟和球迷的需求。

文/羅說籃球,前《籃球先鋒報》駐美記者
圖片來自網絡,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喜歡請點贊並關注我:羅說籃球,謝謝支持!

羅說籃球

很簡單的原因,因為NBA是純粹的商業聯盟,NBA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且比賽場次越多,就越賺錢。

季後賽是NBA最精彩,最激烈,收看人數最多的比賽,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為了NBA最賺錢的比賽,據悉,一場總決賽門票的平均票價在1600美元左右,而球場的容量大概在2萬多人左右,這樣一來,一場總決賽的總門票收入大概在3200w美金,而且根據目前的門票價格上漲速度,這個數字只會升不會降。

一場比賽可以收入三千多萬美元的門票,而且再加上電視轉播的分紅、球場廣告的收益、贊助商的收入(這些加起來比門票收入還多),一場NBA季後賽往往能讓球隊賺的盆滿缽滿,如此能賺錢的季後賽,自然是越多越好了(如果不要節操,NBA甚至還可以大搞9場5勝制),並且有些球隊往往為了能多賺點錢,在大比分領先的時候還會故意放水一場,回到主場再打一場比賽賺錢,這種做法在如今的聯盟裡可是相當常見的。

當然了,除了賺錢的原因之外,7場4勝比賽的制度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照顧球迷觀眾看比賽的需要而設定的,畢竟球迷才是上帝,誰都不希望自己主隊的比賽一場就被淘汰,因為籃球比賽本來就是充滿戲劇性和不確定性的。

總的來說就是,一場淘汰制過於殘忍,三場淘汰看的不過癮,五場淘汰制NBA又賺不了大錢,九場又太過於拖沓,沒節操,而七場則是不多不少,誰也不得罪,所以,NBA就一直採用7場4勝制的淘汰方案。


瓜叔聊球

NBA季後賽7局4勝制,準確地來說是2003年季後賽全面開始的。在此之前,只有東西半決賽、東西決賽和最後的總決賽才採用7局4勝制,首輪採用5局3勝制。



首先,NBA是一個商業聯盟,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7局4勝制能更大限度地獲取商業利益,門票錢、轉播權、廣告費等等都會隨著比賽場次的增加而增加,最後全部球隊的分紅也會隨之而提高。



其次,體育公平性和可能性。場次的增加,既可以體現球隊之間的實力對抗,又可以避免突然爆冷的出現,不會因為一場球定輸贏而令實力較強勁的隊伍遭受淘汰。隨著比賽強隊長期保持強度,也讓各種可能性出現,如黑八奇蹟等等。



最後,觀賞度和熱度。除開疲勞度等之外,比賽越多,球員狀態的保持得越穩定,從而保證了每一場的比賽流暢性和觀賞性。特別是聯盟熱度的保持,基本上賽程越長,球隊與球隊之間、球員與球員之間、球隊與球員之間等等會出現各種話題。使聯盟的影響力大大提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