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西遊:這兩個人同唐僧一起出發去西天取經,結果卻很悲催。

話說《西遊記》,如來有了取經計劃,讓觀音菩薩去實施。觀世音菩薩一路親歷親行,從西天走到大唐,踩好了點,打通了路,安排好了人手,這才來到大唐尋找取經人。久尋未果,恰遇太宗開建大會,得見法師壇主,乃極樂中降來的佛子,終於尋到了取經人。於是現出真身,說動太宗令玄奘西天取經。

戲說西遊:這兩個人同唐僧一起出發去西天取經,結果卻很悲催。

網絡圖片

說到這裡,先來說一說如來賜下的袈裟與錫杖。這可真是兩件寶貝。現來說說袈裟,袈裟有多好,咋也不說它名貴,單說功效:“著了這袈裟,不如沉淪,不墮地獄,不早厄難之毒,不遇虎狼之穴。”再看錫杖:“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雲還。”這個是觀世音菩薩的說法。看看如來是如何說自己的兩件寶貝的:“穿我袈裟,免墮輪迴;持我錫杖,不遭毒害。”可真是兩件好寶貝。

戲說西遊:這兩個人同唐僧一起出發去西天取經,結果卻很悲催。

網絡圖片

既定取經,太宗選定良辰吉時,為唐僧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太宗又送了唐僧一紫金缽盂,復對唐僧曰:“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好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唐僧大喜,謝了恩,領了物事,便出發了。由此可知,唐僧取經可不是一人上路,還有兩個善跑長路的跟隨和一匹好馬。

可惜的是,這三人晨起趕路,走的太早,迷了路,掉入落坑,被妖怪抓了個正著。這妖怪大王正準備吃人呢,來了兩妖怪朋友,於是把唐僧兩從者刨腹挖心,剁碎屍體,首級與心肝奉獻給兩個客人,自己吃了四肢,其餘骨肉,分給眾小妖怪。於是乎,這兩人本是有機會隨唐僧西天取經立功成佛的,卻在第一難就白白折了性命,屍骨無存,而且也沒有留下姓名,實在可悲。而唐僧呢,卻被太白金星救了出來,送在大路上,又遇鎮山太保,一路保護,直到收了孫悟空作徒弟。

戲說西遊:這兩個人同唐僧一起出發去西天取經,結果卻很悲催。

網絡圖片

由此可知,神仙也是講機緣,也講功德,但不講公平。救唐僧,乃是為了取經順利,而這兩隨從麼,無關緊要,死了才好,否則還是個累贅。

其實,整部《西遊記》中,俱言人乃生靈,比那妖魔鬼怪要強上很多。第五十七回中觀世音菩薩就說到:“草寇雖是不良,到底是個人身,不該打死,比那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同。”

那為什麼唐僧這同去取經的二人卻死的這般輕輕巧巧,不留一點兒姓名呢?也許是因為這兩人是太礙事了。真正的答案當然只有去問吳公方有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