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文/張秀陽

阮玲玉是中國無聲電影時期影星,電影史評價她在民國時期的影壇地位僅次於影后胡蝶,更有人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阮玲玉在《野草閒花》《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人生》《歸來》《再會吧,上海》《香雪海》《神女》《新女性》《國風》等一系列影片中擔任主角,在這批暴露社會黑暗,表現下層勞苦群眾生活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各種飽受苦難的中國婦女形象。

這些形象中,有女工、村婦、教員、舞女、妓女、藝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慘,經歷坎坷,屢遭磨難而一直奮鬥不息,雖然最終都是以自殺、出家、入獄、慘死為結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純潔美好的心靈。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而阮玲玉似乎就是在本色出演自己,她自己短短一生,其實就是一個被汙辱與損害者。

阮玲玉死後,大多評論者都說她死於“人言可畏”,這其中包括魯迅先生。其實,這些人都是被阮玲玉故事中的男主角欺騙了。

阮玲玉之死,同“人言可畏”有關,但“人言可畏”卻並不是最主要原因。

阮玲玉1910生於廣東中山,父親在她六歲那年便死去,年僅44歲。阮母靠做女傭拉扯著多病的阮玲玉,母女二人相依艱難度日.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阮玲玉七歲時,阮母轉到張家為傭。張家四子即是後來與阮玲玉產生一系列情感糾葛的張達民。

1925年,張達民開始追求16歲虛歲的阮玲玉。後來張家知道了此事,極力反對。並設計趕走了阮母,迫使他們離開張家以斷絕阮玲玉和張達民的來往。張達民卻瞞著家裡,將走投無路的阮氏母女安排在北四川路鴻慶坊暫時落腳。

在這種情況下,阮玲玉與張達民同居,並自動退學。

習慣了花天酒地的張少爺沒過上幾個月的安分日子便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圈子,自愛自強的阮玲玉決定出去工作以維持生活。1926年經張慧衝介紹,阮玲玉進入明星影片公司。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張達民是阮玲玉短促的一生中第一個男人。生活的磨難,使阮玲玉比普通少女更早懂事成熟;又使阮玲玉過早地將自己的命運和一名玩世不恭的少爺連結在一起。

從16歲到25歲近十年的時間裡,她為他付出了青春和用血汗換來的金錢,而他則像魔影似籠罩著她,這是她悲劇命運的開始。

張達民離開後,阮玲玉又遇上了另一個渣男。

唐季珊是做茶葉生意的,家裡早有妻室。他當時是阮玲玉電影製片廠聯華公司的一個很大的股東。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又非常懂得女人。這樣的男人絕對是阮玲玉這樣的女人的毒藥。

就在阮玲玉和唐季珊開始新的同居生活時,張達民又出現了,當張達民看到阮玲玉身邊的唐季珊時,阮玲玉暫時平靜的生活再次掀起了風波,而這次風波直接把阮玲玉推向了死亡。

由於張達民的無賴和唐季珊的不忠,阮玲玉失去了感情的寄託。此時阮玲玉惟有把心中的悲哀和痛苦融化在所扮演的角色當中。這時一次偶然的機會,阮玲玉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再次闖入了她的生活,他就是著名的電影導演蔡楚生。

阮玲玉好不容易遇到了真心憐惜她的蔡楚生,然而蔡楚生是個有婦之夫,蔡楚生因顧忌自己的家庭與名譽,最終選擇放手離去。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據唐季珊稱,阮生前留下“人言可畏”、“我很對不起你,令你為我受罪”之語的兩封遺書。一代影星殞落,年僅25歲。

阮玲玉之死,國內外電影界人士和廣大觀眾均表哀痛和惋惜,各方唁電、輓聯不可勝數。當天有三位阮玲玉女影迷為她自盡,留下“阮玲玉既然已去,我們也沒用理由活在這世上”的遺書。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在阮玲玉去世後的同年4月26日《思明商學報》上,登載了一篇題為《真相大白唐季珊偽造遺書》一文。文中揭露,阮玲玉自殺當晚,的確寫遺書兩封,但不是唐季珊拿出來的兩封。而發表在《聯華畫報》上的兩封遺書,是唐季珊指使梁賽珍的妹妹梁賽珊寫的。

梁賽珊後為良心譴責,說出真情,並將原遺書交出。原遺書極短,文字不甚流暢,而且塗改多處,文中強烈表示自己看清了張達民和唐季珊的醜惡。

2001年,著名作家、電影人沈寂對此進行了披露,證實了唐季珊公開發表的遺書為假。

阮玲玉之死的真正原因是:張達民無恥的行為,加上唐季珊始亂終棄,還一次又一次的毆打阮玲玉,使其心灰意冷,萌生去意。

阮玲玉:她並不是死於“人言可畏”

一代影后,終至香消玉殞。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