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宁拙毋巧”书法观给我们的启示

傅 山

傅山(1606年-1684年),初名鼎臣,原字青竹,后改青主,山西太原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奇峰,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在书法绘画艺术甚至医学方面也有非凡的造诣。

傅山“宁拙毋巧”书法观给我们的启示

很难说清楚傅山

是个创作家的形象,

还是理论家的形象,

此公的出现

我以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在创作上是

将明代积弱一扫而空,

而他在理论上又以独力扭转了

中国书法史沿袭日久的审美定势。

没有他的奔走呐喊,

真不知清代书法会怎么办。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他又并不以书法自炫。

傅山是个医生,

有名的“傅青主女科”

在医学史上有突出地位;

他还是个孤臣孽子,

誓死不食清禄。

此外,

作为哲学家,

他对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影响独多,

这是一个综合多元的历史人物。

对于他的任何书法见解,

我们都不应持随便的态度。

傅山的狂草

重真性情,

强调气势,

与明代大草

如徐渭、王铎等

稍相接近

但在磅礴大气上更胜之。

盘龙舞虺的线条

缠绕给我们的印象是

强有力的壮美格调,

精心计算的空间

被一泻千里的洪流所冲决。

如果说王铎的理性

是对徐渭的反叛,

那么傅山是否定之否定

──但不是回复到徐渭的格调:

徐渭注重散形。

傅山追求连贯。

两者的区别

仍然是一目了然的。

在历史的规定下。

傅山的毅然独出

向后世透出一个信息:

表面的漂亮与内在的美

应该得到充分区别。

明代书坛的绮罗香泽习气

使后人甚是失望。

我们虽然还不能说傅山是

清代碑学派的前驱,

他也仍然以

王右军、颜鲁公为师;

但他的这些振聋发馈的呐喊

却无疑为清代碑学

提供了一种观念先行的条件,

他指引的方向成了

有清三百年书法发展的基本方向。

古拙、

厚重、

现实、

力度感、

不求妩媚……

在伊秉缓、刘墉、金农、何绍基的笔下,

不是被从各个方面加以

发扬光大了么?

傅山晚年草书作品欣赏

傅山“宁拙毋巧”书法观给我们的启示

傅山“宁拙毋巧”书法观给我们的启示

《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绫本 201cm×51cm×4

↓↓↓大家都在看↓↓↓

各位书友您认为呢?

欢迎到文章最后面留言板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哦!

为全国书画家发布展览、作品宣传信息,更多知识信息请关注我们交流学习!

为书画家提供交流学习平台,为收藏者打造专业的拍卖平台;

字画收藏、参加拍卖、交流合作请看作者名字发私信给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