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对人们的影响大吗?

科普历史

豫剧,流布最广、剧团最多、观众最多、从业最多。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土梆戏、靠山吼等。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豫剧”之名,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普遍使用。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诞生与开封和周边各县,是河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也是全国流布最广、剧团最多、从业人员最多、观众最多的地方戏剧种。流布河南全省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北京、湖北、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多个省区。据文化部统计,全国共有国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

豫剧是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中重要的一支,它产生的具体年代,目前难以考证,也没有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与豫剧有关的最早记载出自乾隆十年(1745年)修编的《杞县志》,在卷七《风土风俗》篇中提到“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杞县志》中,也有相同记载。乾隆年间完成的小说《歧路灯》,书中提到了“一个民间戏班,叫做梆罗卷”,就是指梆子戏、罗戏、卷戏同台演出,说明当时梆子腔在河南已经相当流行了。这里所说的“梆”就是河南梆子,即今天的豫剧,这就是说清乾隆年间豫剧已经诞生了。

河南梆子逐渐吸收多种艺术营养,特别是在与罗戏、卷戏的同台演出中,大量吸收罗戏的剧目和音乐、表演语汇,很快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演出的剧种。到清代末年,河南梆子已经占据河南的腹心地区,开封、商丘和郑州等地都有梆子戏的演出,而且向北到了滑县,向南流布到驻马店一带,向西到了渑池、义马。
唱腔。

祥符调。流行于开封及其周围中牟、通许、尉氏、杞县、陈留、仪封、兰封、封丘、原武一带。和其他地域的河南梆子相比,具有雅致、俏丽、清新、明快、活泼的特点。祥符调是豫剧的母调,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

豫东调。流行于商丘及其周围的永城、柘城、夏邑、虞城、睢县、宁陵以及鲁西南的菏泽、曹县等地的称为。语音比祥符调稍硬,音乐唱腔更加高亢、挺拔、激越、奔放,唇音较多,行腔中喜爱加衬字、叠字,具有轻巧抒情的特色,语言口语化,诙谐幽默。

沙河调。流行于漯河、周口、许昌、临颍、长葛、舞阳、鄢陵、郾城以及安徽的界首、阜阳一带的称。声调更加粗犷高亢,擅长营造热烈红火的气氛,有一种[搬板凳]的板式是沙河调独创,字多腔少,如说似唱,语速极快。

豫西调。主要流行于郑州以西的密县、登封、偃师、巩县一带。腔调多用真嗓,旋律平稳、舒展、浑厚、深沉、悲壮,经常演唱的剧目也大量增加了悲剧题材。

行当。豫剧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四生、四旦、四花脸”,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旦行发展为八个分行。四生、四花脸称“外八角”,八个旦行称“内八角”。

配乐。豫剧的音乐结构形态属于板腔体,慢板类、二八板类、流水板类、非板类是其四大板类,每一个板类都有居于中心位置的基本板式,此外还有一些变体板式。

豫剧流派。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
剧目。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调查,豫剧有传统剧目1000多出,包含以下题材类型: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家庭伦理道德和美好爱情的,表现阶级压迫和人间不平的,表现宫廷斗争、忠奸斗争的,表现战争的,还有一些神话故事改编的剧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