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女大学生见男网友深陷传销组织,为什么高学历的人也会被洗脑?

用户68576565

近年来,传销的传闻频频见报,其中不乏高学历的人,近期新闻也提到了重庆北碚女大学生见男网友深陷传销组织一事。精英菌认为高学历的人会被洗脑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学历高,不代表阅历丰富

很多人学历高,但是生活阅历并不丰富,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人生甚至是一张白纸。在人情世故上都单纯得很。传销组织很多都是利用“杀熟”这种手法,让人从最亲近的人下手,正如儿女拉来父母亲戚,同学拉来朋友等等之类的,通过邀约过到传销组织,重庆北碚女大学生见男网友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再加上这一类学子经历的事情少,社会经验就少,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就弱,辨别能力不高,就很容易陷入了传销组织不可自拔。

2、 不要忽视重复洗脑的作用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很理智,高估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同时亦忽视了“三人成虎”的危害。传销组织就是利用了这样一种说法,利用人性的贪欲或者追求,不断地进行洗脑,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尤其对于高学历的单纯学子来说,让你亲近的人给你不断重复地洗脑,渐渐地理智那根弦就断了,陷入传销不可自拔。

3、传销组织的伪装,让人防不胜防

部分传销组织会拼命包裹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例如温暖的一家人,例如成功人士的终极成功,让我们认为理想是很容易实现的,主要你参与了即可。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踏实努力工作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坚信天下不会掉馅饼,我们就不会上当受骗。

此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传销组织的打击力度和在学校等重要渠道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传销才会离我们更远。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无忧精英网

传销这件事情之所以屡打不灭,除了现实中的种种原因外,我认为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人性弱点等主观因素,也有监督缺失等客观因素。至于说高学历的人为何也深陷传销组织,大概也是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传销之所以能控制人,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怕损失、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等等,这些弱点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但它们都跟学历的关系不大。传销组织最为人们所诟病的,是那人人谈之色变的“洗脑”能力,据说一旦被“洗脑”,就很难脱身。所谓的洗脑,大概就是通过树立一系列的标杆和榜样,用事实告诉大家,只要够努力,你也可以快速致富。据过去几年的相关报道,有些从事传销的人员,在一段时间后也意识到了传销的危害,但是因为自己已经投了很多钱进去了,割肉的损失太大,只要硬着头皮走到底。不管是渴望快速致富,还是不愿遭受损失,这些都是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些弱点都被传销组织者加以放大和利用,从而造成传销很难扑灭的局面。

第二, 社会是很复杂的,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辨别能力。必须承认,学历高不等于社会经验多,人对社会的认知只跟自身经历相关,经历的事情少,社会经验就少,认知能力就弱,辨别能力就差。女大学生虽然年龄已经成年,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学生,受经验和认知的限制,很难辨认出伪装得很好很励志的传销组织。

第三, 在普通大众眼里,传销和普通销售很难区分,这是一种监督缺失的表现。试想一下,当某位亲朋好友向你推荐一件商品时,刚开始你不知道这是不是传销,因为没有判断标准,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出个模糊轮廓。所以,上至国家立法,下至行业规范,都有待提升。而由于目前很缺乏这样的监督机制,于是有些人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传销组织,当然也包括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总之,传销的危害性虽然经过媒体这几年不断的报道,人们有所警惕,但真正的传销是什么样的,知晓的人并不多,遇到传销组织该怎么办也不明朗。最近随着李文星事件的曝光,屡打不灭的传销已经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现象,好消息是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下重手整治了,我们在期待好消息的同时,也要身体力行,一起抵制传销。


陈向东

在过去的几年采访中,我也见多很多高学历的人误入传销而不能自拔,不仅自己沉迷其中,还拉入了很多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家人。

为什么这么多高学历的人能上当,我们来分析一下传销的逻辑差不多就能明白个大概。首先传销分为两种,有人把它分为南派传销和北派传销,这个不仅仅是地域的划分,是根据传销的传教路径而分的,由南方滋生并且由南往北传递的就是南派传销,反之则为北派传销。南北派传销的本质不同在于,南派传销目标是控制其思想,北派传销只是控制其人身。简而言之,南派攻其心,北派攻其身。而题主所提到了重庆北碚女大学生所经历的应该是南派传销,而一些所谓的高学历人群误入的大多是南派传销。

与传统的北派传销不同的是,南派传销他们是一个人租一个房子,主要是靠感情来打动你,让你有家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将传销改造称为“纯资本运作”,并谎称为国家暗中支持的。几年前,我到南宁和贺兰县卧底传销组织的时候,他们培训的第一课就是谎言邀约:就是先以投资或者旅游的名义,把你骗过去,然后就是不经意间告诉你一个能赚钱的项目,可以说在失意中的人是毫无抵抗力的。

传销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体系,比如我当年去的就是南阳体系。体系里也有负责人,是一个相对严密但又相当自由的组织。一个新人的加入,体系会安排一系列的套路给新人看:安排你老家的某个政府机关的负责人、安排你向往学校的大学教授、安排文化名人、安排曾经打击传销的功臣,这些人的背书,会让一个新人受宠若惊,慢慢地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坚定的相信,他们所作的真是国家暗中支持的伟大的项目。

更夸张的是宁夏贺兰县的传销组织还成立了“组织”,如下图:

这个“组织支部”内有“濮阳邢姓派出所所长”、“平顶山的马书记”、“濮阳工商局局长”,他们都是“国家干部”。

其实本质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高知人群也好,还是普罗大众也好,坚信天下不会掉馅饼,并且坚定认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去获得财富,你就不会上当。还是那个段子说的好,世上爆发的手段,都已经写在刑法中了。


习宜豪

如果不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文星事件”,“传销”这个词看起来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似乎像是来自上个世纪的词汇。

我有一个广西的朋友,小的时候总是能听到关于传销的各种故事,以此作为“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的警醒。十一年前,那场全国打传行动,更是将广西的小城来宾推上风口浪尖。被誉为传销之都的来宾,建市不到5年,却在一年内出尽风头,在央视播放的镜头比它日后十一年累积的都多。

来宾的传销组织

随后,“传销”这个词就渐渐淡出我们视野。尽管它们仍然以各种隐秘的方式盘踞在全国各地,当地人也大都知情,但“传销”再没有那么火过了。

当“李文星事件”发生后,更多大学生站出来讲述自己被骗入传销的经历。我们才发现,自以为阳光的世界里,“传销”这个阴暗的组织仍然吞噬着无数青春的灵魂。

发现李文星尸体的水坑

其实,在这之前,我就想写一写传销。经历了这两年的求职招聘季,零零星星还是看到了一些相关的案例,有机智逃离的,也有仍然困在泥淖之中的。传销布下的天罗地网远不止是一个“boss 直聘”,它们甚至能够在校园里大张旗鼓地召开校园招聘会,许下比李文星所面对的暴力传销还要可怕的美好诺言。

传销那么近,理想那么远

新型传销与过去的暴力传销不同,它来去自由,没有人身胁迫。成员之间也很有爱,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有理想,与丧气满满的上班族截然不同。在贵阳的那个组织里,年轻人不少,大学生、律师、商人都有。

外面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高学历人群也会受到欺骗,而实际上每个人不过是高估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杀熟”是传销最常用的手法,从最亲近的人下手,从最容易攻破的防线行动,一步一步完成洗脑工作。嘉怡被好姐妹莹莹的邀约打动,莹莹被对自己嘘寒问暖的男性朋友打动,当时的她们对于朋友只有信任全无半点怀疑。父母拉来自己的儿女,男生拉来自己的女朋友,他们相信即使是暂时的欺骗也是为了日后大家发财美梦的实现。

《乌合之众》里提到: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具有威力。群体是极端的,最容易被不负责任的极端言论所煽动,在这不容质疑、言之凿凿中,1040万越发显得真实。

当断言还受到怀疑时,重复是洗脑的关键。当“贵阳的高楼”成为发展的证据,小商贩卖的小册子成为“政府扶持”的理由,当位高权重的成功者和各种各样的生意伙伴走到你的面前畅谈项目的愿景时,身边人的不断重复,让你脑子里的理性成分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信不疑的狂热。

从生理学的原理上讲,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深层区域,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那里形成。而那些不断重复的说法最终会进入这个无意识的区域,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认为它来自自己的判断,最终对它深信不疑。

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报警,离开的人不想再提这段往事,沉浸其中的人做着美梦,当地的民众因为钱包获利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警察偶尔也会打击,但大头目从来都藏得很深。满屋子都是不知其害的受害者,镣铐也不知该戴在谁的手上。

传销窝点被端,换个地方,换张皮又可以卷土重来。而实际上,除了这些传销形式如此明确的组织,还有更多的传销组织隐秘在我们的身边。

那些以发展下线为目的的微商,那些加入就要交入会费的网络兼职,还有那些看似正规却一入职就需要培训费的公司……

看似的遥远的组织实则防不胜防。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发财这样的美梦来得远不及中年人迫切,但理想、成功这样的词汇却能够感染他们。

对于像李文星那些着急就业却始终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求职党来说,一份来自科蓝的offer怎么会不是证明自己的救命稻草?

传销组织拼命包裹成你想要的样子,让你相信自己从未离理想如此之近。

可是我们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轻松地一步登天。曾经父母宠爱,同学环绕的我们,怎么知道人心会如此险恶。曾经天之骄子,胸怀大志的少年,怎么会知道挣到一千万其实可能是自己穷极一生也无法实现的目标。

太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所以才想做梦。可惜黄粱一梦,终究都要哭着醒来。



深陷传销组织,即使你是高学历大学生,也难免被洗脑。

说到传销,很多人对此深恶痛绝,不仅是受害人的经济受损,更多的是对亲人伦理和情感的践踏,以及传销人员被洗脑后失去自我的人生。在传销组织内部,被洗脑的不仅有文化水平平平的老百姓,还有许多高学历的大学生。



一般来说,传销有两种方式,一种主要是靠骗陌生人,强制限制人身自由后,再用强迫性的场景设置把传销人员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打破,强行灌入组织内部的认知体系进行洗脑;另一种主要靠拉亲人和熟人,不再限制人身自由,利用心理说教和场景设置,使被传销人员原有的认知体系上重新建立认知体系,第一种方式比较简单粗暴,第二种思想控制更为根深蒂固。


而被传销人员洗脑的人员不在乎你学历的高低,利用你人性的弱点,梦想一夜暴富与不劳而获的心里。同时,传销洗脑也改变了以往暴力课堂、强制灌输的方式,采取以自由考察、一对一谈心等技巧,直接改变了人们以往课堂+讲师的传销模式认知,变相利用或者扭曲利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和成功学,直达人心里认知。从而成功洗脑。

你一旦被洗脑,就会天天做着赚大钱的美梦,坚信不疑的宣传传销公司的好,自觉高兴的宣传传销组织,并富有同情心的将自己原有的亲朋好友拉入组织。


天涯0咫尺

上当受骗被传销洗脑,和学历高低一点关系都没有,只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过度贪婪。

传销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骗局,要搞清楚这件事,需要先了解传销的历史。

传销作为一种营销方法,其金字塔形的结构和五级三晋制等薪酬制度,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资本家发明的,当时美国处于经济起飞时期,二战胜利使美国成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一部分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把传统的坐地行商模式主动转化成了上门推销,并且随着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扩张,这种营销方法也迅速蔓延,特别是在深受美国影响的亚洲,传销迅速登陆了日本、韩国和台湾,在传销诞生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方法,并且确实取得了巨额市场回报,但是一把刀放在侠客手里可以除暴安良,放在土匪手里就只能助纣为虐,传销这种方法迅速被骗子们盯上,成为商业欺诈的手段。

1971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及各州政府对变质的多层次传销公司展开调查,一大批传销公司被控行骗罪名成立,而在1979年美国推出了第一部打击传销的法律《反金字塔法》,这部法律将传销和多层直销区分了出来,使传销谋求非法利润的根本目的暴露,之后各国也都开展了对传销的打击活动,1972年,日本“天下第一家会”的“老鼠会”面目被揭穿,该会宣布解散;1972年,韩国"天星三家会"被揭穿,受骗会员90万人;1980年,我国台湾台家公司被揭穿,受骗人员1万多人;1990年,"宏源投资公司"欺诈案将台湾"老鼠会"推到被告席,数十万人受害,他们的980亿元台币血本全无。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家磁性保健床垫(Japan Life)公司“偷渡”到中国,标志着非法传销登陆我国。这是一家未取得任何经营许可的公司。由于是第一家,工商行政也未予干预。这家公司首先是在深圳,然后在广州发展,当时发展速度之快,连这家日本公司自己都吃惊。与此同时,更多的地下传销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发展起来了。

在当时,政府对于传销的非法性质和危害性也缺乏认识,这就像美国人一样,最初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而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商品供不应求的阶段,传销的引入使大批从业者发财致富,这里面鱼龙混杂,出现了大量的诈骗份子,

而这些第一时间接受传销概念,积极投身传销行业的,恰恰是擅于吸收外界信息,视野更为广阔,学历水平也更高的“社会精英”。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人是相信踏实劳动,勤劳致富的,这种传统保守的观念,抑制了传销活动的扩散,而传销活动的危害性也迅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94年8月11日国家工商管理局发出233号《关于制止多层次传销活动违法行为的通告》,9月2日再次发出240号《关于查处多层次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知》,1995年9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以对国内再次过热的传销进行规范限制。

但是相关规定的出台,只是约束住了合法经营企业的手脚,反而给骗子们让出了市场空间,1995年到1998年间,全国各地出现了传销组织多点开花,大面积扩散的现象,整个行业反而更为混乱,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的命令,对整个传销业实行全面封杀,要求规范经营企业转型,完成转型的,国家会颁发直销牌照,1998年7月,安利等10家企业完成了转型,走上依法经营轨道,而传销活动的非法性也真正得以确立。

全社会和传销组织的斗争,实质上是人民与骗子们的斗争,而那些加入传销组织执迷不悟的人,其实质是自我洗脑,因为外部影响始终只是影响人的观念的条件,而不是让人产生幻觉的原因,从最根本上讲,还是人本身被贪婪诱惑,放弃了理性和做人的底线,这也是为什么在打击传销中我们经常看到,传销从业者背离家庭,欺骗亲友,甚至不惜诈骗勒索,绑架杀人,一言以蔽之,金钱的诱惑使他们丧失了人性,这才是传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根本心理成因。

很多被骗的人,都试图甩脱自己的责任,其实骗子太聪明,不是恰恰证明了受骗者太蠢?这话不好听,但是是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而一个人是不是要犯蠢,和别人无关,只取决于你是否时时警惕自己的愚蠢,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是否有探知真相的意识并且掌握揭穿真相的方法,而高学历,恰恰容易使人陷入盲目自信,小学毕业的骗子骗了大学毕业的博士屡见不鲜,因为你只了解深刻而片面的知识,却具有浅薄而普遍的人性。


一笑风云过

很多传销都是通过熟人或朋友进行介绍,然后接触所谓的成功学课程,进行洗脑打鸡血。

这位女大学生见了男网友,也算是这个套路。

高学历的人并不代表就一定理智,就一定能识破,就一定能抵制。

毕竟传销有套路,套路也会有效,有效说明有人真信了。

首先在做的传销人,他们往往表现的极其真诚,永远充满激情,永远动力十足,永远有很强的责任感。所以他们容易被人相信。这也可能是这位女大学生相信了这位网友的原因孩子一。

其次传销过程,过程弄得有时你不信都有点难。有人负责诱惑,有人负责稳住情绪,有人则进行专门授课,有人还专门呈现成功案例营造氛围。甚至有时,还先给你一些努力的汇报和甜头,然你坚信不疑。

最后就是传销核心——产品,其实产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层级,就是不断发展下线。当你相信了这个逻辑,你可能就陷入其中了。

整个套路算是一部好的剧本,总有人愿意去当演员。

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高学历的人。

其实,认真分析也不难理解。往往有这样心理和处境的人更容易上当,如下:

1、想快速成功的人。这些人总想着能快速成功和致富,他们在寻找各种机会,相信成功学,相信“一夜成名”。往往家庭困难的人会更容易这样。

2、喜欢比较的人。看着别人很好,很成功,自己想着去改变,但似乎也没什么好的办法,一旦遇到这种能快速的办法——传销,有可能就被套入。

3、走到人生低估的人。这些人总想搏一搏,想着快点东山再起。于是很容易就会被快速成功的传销理念所吸引。

所以,这位女大学生是否想着快速成功呢?是否家庭条件不好呢?是否比较心态过重呢?

无论如何,传销也有破绽,但要远离传销只要做到三点:永远不要想着迅速发财和成功;永远不要想着占小便宜;永远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原来大学可以这样读》作者,新书《不要让毕业后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即将出版。

鲍金勇

在过去的几年采访中,我也见多很多高学历的人误入传销而不能自拔,不仅自己沉迷其中,还拉入了很多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家人。

为什么这么多高学历的人能上当,我们来分析一下传销的逻辑差不多就能明白个大概。首先传销分为两种,有人把它分为南派传销和北派传销,这个不仅仅是地域的划分,是根据传销的传教路径而分的,由南方滋生并且由南往北传递的就是南派传销,反之则为北派传销。南北派传销的本质不同在于,南派传销目标是控制其思想,北派传销只是控制其人身。简而言之,南派攻其心,北派攻其身。而题主所提到了重庆北碚女大学生所经历的应该是南派传销,而一些所谓的高学历人群误入的大多是南派传销。

与传统的北派传销不同的是,南派传销他们是一个人租一个房子,主要是靠感情来打动你,让你有家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将传销改造称为“纯资本运作”,并谎称为国家暗中支持的。几年前,我到南宁和贺兰县卧底传销组织的时候,他们培训的第一课就是谎言邀约:就是先以投资或者旅游的名义,把你骗过去,然后就是不经意间告诉你一个能赚钱的项目,可以说在失意中的人是毫无抵抗力的。


钱塘吴药师

传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在不法分子的参与下日益壮大,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久治不愈的“毒瘤”。



传销对一个人的戕害是全方位的,消耗的不仅是金钱、青春,更是亲情、信任和良知。传销组织对一个人价值观的扭曲相当可怕,把说谎当成习惯,把骗人的本事当成值得炫耀的能力。



据了解,几乎每个传销组织都有大学生加入,有的传销组织中大学生竟然占到了80%,由此不难理解重庆北碚女大学生为什么会深陷传销组织之中。高学历轻信传销组织甜言蜜语被洗脑,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涉世未深

大学生步入校园后,埋头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有钱就是成功”的暴富心态左右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在校期间,甚少接触社会,阅历浅,往往急功近利,很容易被那些宣称能暴富的传销组织洗脑。一旦毕业面临招聘,要参加学校等正规单位组织的招聘会,切记慎对网络信息。即使亲朋好友推荐的工作,要进行相关的筛选和认真核实,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应聘时不萌单枪匹马,要结伴而行,或是告知他人自己的行踪,以免发生意外时及时报案。在求职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认清形势,不贪图便宜误入歧途。



利益驱动

大学生,亦或高学历的人,对生活的期望值过高,好奇心和成功欲望更为强烈。很多人梦想成功,渴望发财,想一夜暴富,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些人很容易被那些宣称能暴富的传销组织“洗脑”,上当受骗。同时,高学历的人,要面子,一旦上当受骗,不是想如何脱离苦海,反而拼命想捞回成本,只好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伸出‘’魔爪‘’。而陷入传销组织的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较为贫困,一旦被骗,无法索回交出的钱,但又想挽回损失,于是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意识薄弱

近年来的活生生案例表明,误入传销组织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轻信网上虚假信息,不去核实求证。轻易被身边同学谎言蒙蔽,心甘情愿上当受骗。另一方面法律意识淡薄,深陷传销组织,很少想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被骗后,往往认命,自认倒霉。 学生一旦进入传销链条,身份证、现金、通信工具等都被收走,传销组织天天对其进行“洗脑”,让他们相信那些天花乱坠的说法。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陶醉其中,陷入传销组织为其勾画的美好人生前景。



学历高不代表人生阅历深,学历高不能代替警惕性强。传销组织盯上高学历的人,特别是把魔爪伸向大学生,就是摸透了人性的弱点,利用了人生的本性。



打击传销势在必行,抵制诱惑从自身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