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都考些什麼內容?

風的眼睛90719376

古代科舉考什麼?考八股。這隻答對了一部分,八股文是古代科舉考試的形式,就像一種文體,答題的程式。科舉考試對書寫也有要求,館閣體。草書、行書的書寫方式都不行,因為閱卷必須字體清晰,不能潦草。卷面整潔、字體工整,給閱卷人的好印象,對於錄取多多少少有關係。

考試內容自然也有規定。縣試考試四場都是四書題的八股文,中間有一場必須作賦或古詩的,名為考古,或稱古場。第一場沒有上榜的(成績不合格),不能參加第二場考試。以後每場都要減人,如與試者共有一百人,則末場所剩不過三幾十人。

鄉試考三場,第一場考四書,第二場考經文,第三場考策論和表判斷。鄉試考中的就是舉人。《儒林外史》有范進中舉一章,敘述范進參加鄉試高中舉人的前後情況。

有了舉人資格,就可以參加進士考試,即會試。

會試考什麼?唐代進士科考三場,第一場試策,考對國家頒佈的律令和政策的理解;第二場考雜文,第三場考帖經。進士及第分為甲乙兩種,經和策考全通的為甲第,帖經過四以上的為乙第。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前後兩邊全部帖封,中間只留一行,再用紙將一行裡的三字帖上,讓考生回答出被帖三字的內容。文字考試中又有策問,考察應試人對時事政治、國家法令的見解。

明清時期的會試內容與鄉試相同,只是難度的差異。會試也考三場。

會試之後是殿試,參加殿試是已經高中的舉子,即進士,但是此時還沒有發榜,尚不能稱進士。殿試主要是皇帝主持的筆試和麵試,決定進士的名次。

殿試不考八股文,而是考對策。對策的字數與卷子格子的字數一樣,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時務策題目有三至五題,千字文,用1000字闡述,看似簡單,實則難度頗大。


黃強黃不息

隋朝開始,科舉制度正式確立開始,《詩》、《書》、《周禮》、《禮記》、《易》、《春秋》、《孟子》、《論語》、《大學》以及《中庸》等儒家經典以及從隋唐就開始的詩賦等,歷來都是科舉考試基本上千年不變的。




類型上,主要是帖經和策問,詩賦和雜文,經義和墨義,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詩賦。


帖經:簡單地說就是主考官任意選擇經書中的一頁,用兩張紙覆蓋左右兩邊的字,中間開一行,另裁紙為貼,帖蓋數字,讓考試者寫出讀出,類似於現在的填空題。


策問:大部分涉及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吏治等方面的問題,命題形式和現代語文考試中的論述題或命題作文。



雜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論、贊為體裁,讓考生作文,類似今天的應用文寫作。


經義:以儒家經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節同一主題的句子為題目,讓應試者作文,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類似今天的讀後感。


墨義:取儒家經典中的句子讓應試者應答,或者要求對答這個句子的含義,或要求對答下一句,或要求對答註疏,類似今天的名字解釋或簡答題。



還有就是不得不說的八股文,這是明朝才開始有的一種固定文種。


談史論新

1、考試內容

  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2、簡介

  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捨三個顯著的特點。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年。


  3、社會影響

  積極影響: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提高官員素質與行政效率;保證了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擴大了統治基礎;促進了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公平公正;有利於重學風氣的形成。

  消極影響: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