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我們在上一篇《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平原非高速公路該怎麼開?》一文中,為大家介紹了平原地區非高速公路上如何做到安全駕駛。接下來,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一下“山地、高原非高速公路”以及“雨霧冰雪路”的安全駕駛經驗分享。

閒言少敘,直接上乾貨……

山地、高原非高速公路的安全駕駛

1、山區路的安全駕駛。

同一條山區路,夏天爬坡比冬天慢一半的時間。在炎熱的白天,再加兩個擋動力依然夠用,由於水箱高溫加不上擋,此時不能心急,必須慢慢地爬坡。

水溫與尿素的耗量成正比,新車在正常氣溫下爬坡高溫,沒有力氣,燒尿素多,是進氣不足的原因。增壓機到中冷器的連接管路漏氣,只需緊固橡膠管卡子,說明書要求經常緊固,實際操作中須用力,不然有的發動機每天緊兩次都不夠。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嚴寒不能加水的地區,爬坡快,下坡慢,需要減1-2個擋下坡。儘量少踩剎車,保護剎車系統,新車都是原車的蹄片、原車的制動鼓,有著均勻的剎車,這是跑冰雪路的必要條件。

那些氣溫零下還在灑水降溫的司機十分缺德,配置緩速器勢在必行,慢慢地還會開發油電混合的節能動力,這是發展方向,緩速器也會被淘汰,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兩死在沙灘上。

為了保護貨車的傳動系統,應該踩住剎車降速。在發動機1000轉以下時,才能打開發動機制動,緩速器也應該慢慢發揮作用。大功率急速吻合,其危害與收費站跳磅是一樣的,不過方向相反而已。此時若出現斷半軸故障,說明是合格的傳動系統,斷了傳動軸等部件花錢更多。

V型彎的轉彎處,山體擋住視線,看不見來車,半掛車又必須佔道行駛,白天要鳴笛慢速通過,夜晚容易通過,開近光燈能看到對方來車的燈光。綠色的山體,泥石流、落石比較少,高原地區植被稀疏,路上有很多落石,新修的山區公路沒有植被,雨天必須更加註意觀察。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山區路是最幸福的路,月光下爬坡,抬頭看看月亮,低頭就會連幼時過家家的事都想到了,更別說經常思念的人兒。一股暖流流遍全身的同時,也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出了事故對不住家人。下坡時就會更加小心謹慎,遇到不能會車的路段就會禮貌讓行。若是趁著爬坡慢的閒暇時間,算算能賺多少錢,那就錯了。那是睡醒覺時思考的問題。

2、高原路的安全駕駛

初次去4000米以上高原的人,需要帶氧氣瓶,這個錢不能省。跑過幾次以後,就不會再發生高原反應,不需要吸氧了,只須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無論開車與睡覺,車門玻璃都要留有縫隙,保證空氣流動,氧氣充足。

還須帶著感冒藥,晝夜溫差大,高海拔地區,夏季夜裡照樣結冰,極易著涼。還須帶著拉肚子藥,水的沸點只有八十多度,煮不熟食物,吃了非高壓鍋煮的食物往往拉肚子。高原經常下雪,還須帶著鐵鍬等工具,雪地不能起步時,要給驅動輪著地的地方撒沙土。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車輛無力,耗油量高,都是高原氣壓低造成的,須慢慢加油,稍微急加油就會冒黑煙。以後可能會開發雙增壓的發動機,高原用雙增壓,平原用單增壓。現在只能多做保養空濾的工作,便於發動機多進氣。

假空濾的紙張不合格,有的阻滯過大不進氣,有的阻滯過小不過濾沙塵。拔掉內外空濾,觀察連接空濾總成的塑料管,若是烏黑呈亮沒有塵土,說明空濾能夠有效保護髮動機。

內部十分乾淨的發動機,換新機油行駛一萬公里以後,機油還像新機油的顏色,也說明空濾有效保護髮動機。選到合格的空濾很重要,最好帶著合格的備用空濾。停車以後,最少要運轉十分鐘以後方可熄火,預防水箱開鍋。不然熄火後儲水箱就往外冒水,還須帶著備用防凍液。打氣泵打氣比平原慢,看著氣壓表放坡。

雨霧冰雪路的安全駕駛

1、雨天的安全駕駛

側滑與制動距離變長是雨天行車的兩大安全隱患,雨大水多必須減速慢行。導向輪和驅動輪的輪胎花紋深,同軸上輪胎花紋一致,剎車不偏剎,良好的防滑路面,可以按規定車速行駛,缺少一個條件就需要減速。

一般來說,瀝青路的防滑性能比水泥路好,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瀝青路也很滑,有的水泥路水槽深,反而不滑,都須細細觀察,輕踩剎車試試才知道。踩剎車發生的輕微側滑,鬆開剎車就好了,不踩剎車發生的側滑,除非車速很慢才能不發生事故。不合格的隧道路面,多發側滑事故,隧道漏水、貨車灑水惹得禍。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將工作臺打掃乾淨,夏天用冷氣除霧,冬天用暖風,春秋天氣冷暖風都可以用,不能一邊開車一邊擦玻璃。右車門上的後視鏡有水霧,向右轉彎看不清時,不能盲目行駛,須確認安全後再行駛。

涉深水時,要密封驅動橋喘氣孔,防止齒輪油進水。雨天查車的少,行人少,是個賺錢的天氣,但是往往也有損失,那就是淋溼了貨物。擁有防水的雨布很重要,車上要帶一塊蓋頂的新塑料布,遇到特別怕水的貨物就用上。雨天開車不用擔心貨物損壞,心裡踏實,可以集中精力開車,有利於安全。

1、霧天的安全駕駛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霧天事故多發,車速過快,路上有水珠。兩個原因造成的,當氣溫零下時,水珠結冰,別說追尾,重踩剎車就會側滑撞護欄。跟在主車道上的車子後面慢慢行,若感覺前面的車子太慢,有剎車燈,正是可以繼續跟隨的時候。

千萬不要跟隨超車道上超車的車輛,還不如自己超,自己控制車速。若感覺前面的車子跑得太快,就不要跟隨,自己領頭跑,出團霧加速,看到團霧踩剎車。在濃霧裡,萬萬不能佔道停車,只可以慢慢跑,時速只可以開二、三十邁的時候,又感覺前面有霧的路段還有很長,此時能找到安全停車的地方,或者堵車了,說明脫離危險期。

2、冰雪路的安全駕駛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炎熱的天氣需要降車速防爆胎,還須愛惜動力及傳動部分,不要過度用力,因為潤滑油高溫,潤滑性能降低,過去往往因此發生機械事故,現在好多了。在寒冷的冬季,易發諸多毛病,齒輪油變稠,容易傷豬嘴,冷車起步後須慢行十幾公里,待齒輪油加溫以後,才可高速行駛,不要在剛睡醒覺時,冷車啟動後就去爬長陡坡。

檢查干燥器性能,儲氣筒不能有水,否則會導致各個控制閥中的一個或以上結冰,發生諸多故障。離合器總泵與分泵容易損壞,控制閥容易漏氣。升起駕駛室檢查修理,若不能落下駕駛室,液壓油結蠟了,需要用噴燈烤熱。

轉換到-35油箱以後,要讓發動機多運轉一會,防止柴油結蠟。極寒地區停車,毎隔一段時間,啟動一次發動機,不能凍了柴油,即使帶著噴燈與啟動液,也需要好長時間才能啟動發動機。

若是求助修理工,他會給你更換柴油濾清器,需要花很多的錢。車子陷進沙窩,越動越難拖出,花錢越多,柴油凍了也是這樣,應該保存電力,確認油管通暢、沒有空氣以後再啟動發動機。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冬季夜間行車最怕暗冰,在水泥路上,暗冰的顏色發黑,容易辨別,能夠提前制動,在瀝青路上,也能夠辨別。下雪天行車輕踩制動,根據路面情況確定車速,北疆剛下的雪不太滑。用暖風吹玻璃,不斷停車清除後視鏡和雨刮器上的冰雪,不然雨刮器很快就壞。

老司機談安全駕駛:山地、高原、雨霧冰雪路該怎麼開?

山區、高原的冰雪路,前四後八的驅動輪裝上四條防滑鏈,能夠通過陡坡急彎處。四驅牽引車也裝四條,通過能力比前四後八差,貨物前沉會好一點。多數人只帶兩條防滑鏈,起步時一空轉就壞,必須用四條防滑鏈。

必須在前後驅動輪的外輪上都裝上防滑鏈,這樣才能在陡坡急彎處起步,若起不了步,需要倒回來衝坡時,應該在欲通過的路面上多撒沙土,此舉動十分危險,須特別小心。帶轉彎的路段,不能開輪間差速鎖,只可開軸間差速鎖。

輪間差速鎖的通過性能雖然提高一倍,但是不能在急彎處使用。西藏人的半掛車有的安全係數很高,雪地裝了十條防滑鏈。有的司機說,下坡時將防滑鏈移到掛車上去,是因為掛車先制動,牽引車後製動。

此法也不全對,又太麻煩,不如慢慢下,陡坡急彎處,帶著擋,一直輕踩著剎車,車速和步行差不多就好。即使誤觸發動機制動開關,也不至於發生側滑,因為驅動輪上還有防滑鏈。發動機制動、緩速器制動,雨天謹慎使用,雪地、泥濘路段絕對不能使用。

下一期,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駕駛經驗分享,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