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昆明 举全市之力建设好中国健康之城

掌上春城讯6月13日,在第5届南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国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用一个整版向海外推出昆明的专题报道,专版共刊发3篇稿件,其中,《City’s government to promote health,medicial industries》(《云南昆明:全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举全市之力建设好中国健康之城》)一文介绍道,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大力支持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将昆明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打造成为国际医疗健康城,引领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跨越发展。以下是报道全文:

中国日报:昆明 举全市之力建设好中国健康之城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大力支持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将昆明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打造成为国际医疗健康城,引领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跨越发展。

2017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昆明成为继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秦皇岛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昆明市政府结合自身资源条件禀赋,随后制订的《大健康发展规划》提出围绕“医、药、养、健、游”等核心功能,全力打造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健康产品制造中心、候鸟式养生养老中心、高原健体运动中心、民族健康文化中心和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六大中心”的布局与目标。

云南省政府提出,将利用现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医疗保健、医药产业基础和科研机构,帮助云南省生物医药卫生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将成为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开局之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0 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6月12日—19日,昆明市政府代表团在英国利物浦举办“2018海外昆明周”,此次活动上昆明市重点推介了大健康的发展方向和项目。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这里云集了从热带、亚热带、温带乃至寒带的植物品种,药用植物种类占全国的55.4%。昆明市长王喜良表示,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未来新产品和新产业的源头,而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则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众多研究机构,在这里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空间。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同意在昆明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这也再次彰显云南及昆明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及重要地位。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说,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昆明将努力把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大型植物博物馆。

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说,昆明将努力把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大型植物博物馆。程连元表示,以国家植物博物馆和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昆明正在举全市之力,努力建设成为健康产业发达、健康文化鲜明、健康服务完善、健康品牌靓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得益于良好的居住环境,2017年,昆明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96岁,高于全国平均值(76.5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2.44%,低于全国平均值(19.1%)。

今年昆明将围绕高端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制造、教育科研、健康旅游等大健康产业领域开展重点招商引资工作,同时我们将梳理建立大健康重点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同时,积极做好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打造活动品牌,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昆明作为“中国健康之城”的影响力。

【第一篇】

【第三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