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一木二影

还有1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粽子是我很爱的糯米食物,不管是之前生长的北方,还是现在生活的南方,都有很多好吃的粽子,今天我们就聊聊粽子吧。

跟豆腐脑南甜北咸正好相反,粽子好像有点南咸北甜的意思。在北方不太常见鲜肉、蛋黄的粽子,基本就是红枣、红豆的甜口味比较多。而在南方好像情况刚好调过来,各种馅料丰盛的咸口味粽子更适应这里人们的口味。对于各种口味的粽子我都蛮喜欢的,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邻居婆婆做的白玉粽子。

所谓“白玉粽子”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糯米粽子,有时候会放一颗大红枣,或者豆沙馅调剂,在北方是真的少有机会吃糯米制品,所以每年端午期间我都会吃不少粽子。我家的邻居婆婆是一个性格有点特别的老人家,一辈子没结过婚,也不喜欢跟侄孙辈一起住,平时基本就是我爸妈帮忙照顾,每年端午我妈妈就会买很多材料,然后请老人家帮忙一起包粽子。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婆婆包的更好吃,甚至还区分的出来哪个是婆婆包的。

现在邻居婆婆早已经过世了,曾经童年的白玉粽子也只能存在记忆中了,来到南方工作的我发现相比较家乡的单一口味,南方各色口味的粽子一样十分出色。我偶尔会买回来吃的一般有嘉兴的肉粽子,广东的蛋黄、五花肉、莲子等等分丰富材料的蒸粽,也尝试过四川的辣粽子,也是很新奇的美食体验。

各位小伙伴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口味的粽子呢?欢迎评论友好的交流啊,记得顺便帮我点个关注和赞哦!


哑巴美食家

端午来临前两三天家里就开始泡江米(放一点碱,更香)、粽叶,包的时候更是全家总动员,硕大一个洗澡盆里散落着一簇簇红的枣,白的米,绿的叶,男女老少一人一堆米,在姥姥家的外屋地,大家坐小板凳上边唠嗑边包粽子,外带夸奖和奚落手艺好的和差的,一会儿工夫上尖儿一大盆的米就全被严严实实地裹进粽叶里,完成了从原料到粽子的第一步蜕变。

枣的投放量身定制,不爱吃枣的就放一个借借味儿,像我这样的贪枣族央求大人给我放6个枣,争取一口一个枣,枣多枣少有特殊记号,吃的时候各取所需。

第二步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煮,看锅掌握火候很重要,大火半小时后关小火,中间再开中火,如此反复,6个小时左右后,软糯香甜的粽子才算大功告成。

第三步,放凉水里拔,在冷热交替中,糯米收紧,口感更扎实

,每一口都要切进去,在强大的阻力下感受咀嚼的征服感,别提多满足了。

第四步,分粽子,按人头分,一人6个的量,吃饱了打包带回家等过节再吃,平时不过节家里不吃粽子,姥姥说这样才会对每年的端午有所期待,怀着这份等候了一整年的期待吃粽子,每一口都格外珍惜,格外解馋。

到了端午那一天,在起床之前,爸妈就将五彩线绑到了我们手脖脚脖上,像一道道小彩虹,俏皮可爱,等节后的第一场雨时,将五彩线摘下扔到小河沟里让水冲走,意味着把一年的灾病都带走;

起床后,用浸泡了艾蒿的水洗脸洗脖子,清香通透,脸不犯懒的话每天都洗,但这一天的水里加了料,就有一种神圣感,也是祛灾祈福的老传统;

接下来上桌吃饭,一盆粽子,一盆蛋类荟萃,鲜鸡蛋,咸鸡蛋,咸鸭蛋,咸鹅蛋,堆成小山,瞅着就格外富足,嚯,敞开了造,吃饱喝足,揣上盆里最结实的蛋,去学校撞蛋比赛,看谁的蛋最抗撞挺到最后,个别玩赖的同学会用手指垫在蛋上撞击,被发现后就永久剥夺参赛资格,还落下个玩赖包子的美名。

晚上带着七零八碎的蛋兵回到家里,跟爸妈汇报一天的战果,然后再美美地吃个粽子,抚摸着五彩线进入甜甜的梦乡……


长大后公司里经常有团建活动,惊觉原来我们这个大家庭从未停止过团建,无论是周末的聚餐还是逢年过节的包饺子、豆包、馄饨,再到滚元宵,包粽子,家人的生日聚会……都是男女老少齐上手,唠着闲嗑儿中交流了情感,也舒缓了生活压力,有啥闹心事儿高兴事儿都可以肆意说出来,大家七嘴八舌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乐事在分享间却喜悦加倍,这就是团建最朴实的形式吧。也是后辈从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的第一手关于家的概念,小时候还不懂这事儿的可贵,只知道这种感觉挺好的,暖洋洋的,每次想到都乐呵呵的,长大后才发现,这种家的交融感仪式感不是每家都有,也不是会一直伴随终身,它可贵得……指不定哪天就消失了。


老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恐怕是屈原的《离骚》中咱们最熟悉的诗句了,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咱们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上学的时候没少,在屈原的图画上涂涂改改😁😄)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去泊罗江凭吊屈原,为了不让屈原尸体被和中蟹鱼虫蛇所吞噬,人们就往江里投入饭团,倒雄黄酒,这就有了每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端午节了。

好了故事说完了下面我就说说本人最喜欢的粽子的味道,我是一名资深吃货......😁

1:广东裹蒸粽(本人最爱)

裹蒸粽是用干的荷叶包裹的,先铺上一层糯米,再来一层绿豆,当上肥瘦猪肉和一半咸蛋黄,用水草绑好,最后味道有淡淡的荷叶清香,咬一口那感觉爽。

2:广西小枕头粽

外形好像一个枕头,至于配料就不说了,挺复杂的,我虽然吃过,但是记得不太清楚了,给个图片解解馋吧😄


3:陕西蜂蜜凉粽(这是我不得不说的秘密)

它和别的粽子不同,不包馅,也不包粽叶,全是用糯米制成的,外形晶莹剔透,清凉解暑,食用时沾着蜂蜜,桂花糖浆吃,吃一次绝对忘不掉。

4:华北地区的黄金裹玛瑙(感觉吃不起的样子)

用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金金的黏谷中镶嵌这娇滴滴的小红枣,故名为黄金裹玛瑙,感觉就像一个土豪金的汉子,坏笑着包围这那娇艳欲滴的小红颜。

5:海南粽子(用芭蕉叶做的

粽子之大,一个蒸锅放不下。一个粽子重约1斤左右,没错就是一斤左右,这是我吃过最大的粽子。


6:台湾粽子(一家人的粽子)

用长糯米,炒半熟,在用炒过的五花肉,虾仁,花生,鸡肉,干贝等等包好下锅煮熟,所有的食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种感觉(别管我让我在流一会口水)


至于你让我选出最爱的口味,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这对一个吃货来说太难了。我所列举的只是我泱泱大国的一小部分,大家还知道什么奇特有美味的粽子呢?


皮革明子

作为一个标准吃货的九月君,最爱的粽子,一定是又香又好吃的那种,那就是当当当~~~

蛋黄鲜肉粽!

必须得是蛋黄鲜肉粽啊!

一整个,圆圆的咸蛋黄,在粽子里面。

一定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吃粽子里淡淡的鲜肉+咸蛋黄的气息,吃咸蛋黄沙沙的口感,吃咸蛋黄咸鲜软糯的香气,以及咸蛋黄中间那个硬芯儿越嚼越香的味道。。。

哇塞——

说得我自己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还有粽子里面大块的鲜肉,都是极香极好吃的!

鲜肉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吃的时候,也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

吃鲜肉那融在粽子里的肉香,吃鲜肉一丝丝一缕缕的口感,吃一大块鲜肉在嘴里那种满满的幸福感——爆棚的感觉!

其实,粽子,吃的,就是一个回忆。

一个小时候的回忆。

小时候的物资,总是没有现在这么丰盛的,甚至可以说是匮乏。

那时候,也就是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美食。

而小孩子,也就把过年过节,当成一种期盼,一种向往,一种可以解馋的途径,一种心底里的希翼。

这份期盼,才是最甜、最美、最值得回忆的。

现在衣食住行都好了,什么美食都可以吃到了,反倒少了一份美妙感。

其实,仪式感,还是很重要的。

可以让人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永远!


放飞九月

关于粽子的甜咸之争,已经不只是粽子了,还有豆腐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在吃炒面,她是山西的居然放的是盐,我吃了二十年炒面,都是放糖,她表示没听说炒面放糖,我尝了一下,哎呦,蛮不错,口感一样,风味完全不同。


我是山东人,所以从小到大一直吃的都是枣粽子,现在生活好了,粽子配料也丰富起来,现在粽子里也会加一些花生豌豆之类的,我个人不太喜欢吃蜜枣的,总觉得蜜枣太甜,还有一股说不上的味道。





我自己包过几次,本来想包肉的,但是我怕搞砸了,所以没敢,包的时候用了一个粽叶,结果包成了平三角,后来我用了两片粽叶,相当于加宽,好歹包出来了一个立体的三角。我们这很多邻居,在端午之前都会来找妈妈帮他们包,因为他们自己都包不成,要么是扁的,要么扎不紧,煮出来可能里头都稀软的,更有趣的是个别的煮成了一锅粥。



过程很简单,就是先把新疆大枣和生花生糯米提前一晚泡好,(我们本地的枣说真的,都是那种长得很规则,像个小冬瓜形状,细长细长的,晒干的没什么肉,大部分是直接吃了,或者蒸熟了用酒酿,做成酒饮枣)粽叶也提前泡好洗净,然后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妈妈会整整包三个小时,满满一大锅。




我不太喜欢刚煮出来的,还是喜欢那种煮完以后用凉水泡着,勤换水,越泡越粘,特别推荐,我是很喜欢里面放一点豌豆的,因为以前豌豆不是很好买,所以妈妈会把豌豆烫一下,半生不熟的放到冰箱里冻着,(不知道生着放进去这种半生不熟再包到粽子里哪种口感更好)用的时候取出来化冻,直接和大枣,花生一块包进去,一颗粽子里放和十几粒就行了,喜欢的就多放一点,它不会很抢粽子的味道,增加了粽子的口感,我是很喜欢这个“面面”的口感的。



现在还没有品尝过咸味粽子,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喜欢吃肉啊!有没有吃过的小伙伴给讲解一下。


军事一点通

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桌子上亲朋送的各种口味的粽子,我的心里不禁浮想联翩。



本人生于七五年,住在浙东一小山村。小时候吧,物质贫乏,难得吃白米饭,糯米包的粽子更稀罕,邻居们全部包的是清一色淡粽。 到端午那天,用白糖蘸着吃粽子那是一种幸福。而这并不是最美味的,另外一种吃法才让人称道,这个需要酝酿一下情绪,且听天台观宁波慢慢道来。

我们后山松树很多,村里往往在端午节前后统一上山砍柴,说是砍柴,实际上是把松树多余的枝叉砍掉,让松树长得更粗更高。我的小伙伴个个身强力壮,而我却体弱多病,看着他们跟大人上山担柴,我忍不住也要去。其他人尤其是奶奶不许我去,好在爷爷同意了。吃过早饭,天蒙蒙亮,我提着三个淡粽随大人出发了。大人们在黑暗的山间小路穿行,健步如飞,而我上气不接下气,勉强紧跟不至掉队。上得山顶,天大亮了,大人们纷纷爬上树,或刀或锯,一会儿,地上掉满了大大小小的青树叉。


爷爷特地把胳膊粗的树枝砍成长段,用绳索梱成约八十斤的担子,共三担。这就是我上午的任务,把这些弄下山。我采用传的方法,先挑一担下山,在路上后面要是有大人挑着二百来斤的青树枝赶过来,我还要让在一旁,让他们先过。当我担到半山腰,我的左肩己经肿了,于是就找个地方放下担子,向山上走去。到了山上放柴的地方,又累又饿的我,取出来藏着粽子,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叶,大口咬了一口,这透着粽叶清香的粽子,凉凉的透着一丝丝甜味,分明是淡粽,此刻却分外香糯,几口下去,人也不热了。平时吃不下一个粽子的我,不用十口吃完了。感觉恢复力气的我,这次用右肩扛柴担,好不容易来到半山腰刚才放担子的地方,我还不能停下,还要担下去才能放下这担。在山林的边缘,我放下这第二担,又往山顶走。此时我两肩俱痛,但空着手脚步轻快,赶到山顶,摸出第二次粽子,迫不及待的吃起来,这凉而清甜的粽子就是能量丸,吃完我就有了力气,忍着双肩的疼痛,我硬是把这第担柴一口气挑到家里,奶奶心疼的端来凉粥,我喝过后,又冲上半山腰,把这担柴慢慢的挑下山,放在离家不远的路边,又急赶到树林边缘那边,把第二担直接挑到家里。这第三个粽子我是边走边吃,走到第三担柴的地方,我把最后一口咽进肚子里,忍着痛,一步三停的把它挑到家,中饭已烧好,我连吃两碗饭,总觉得还是淡粽好吃。

到现在,我品尝各色粽子时,不自觉的跟那三个淡粽去比,就是尝不出那种味道,我奶奶包的淡粽,让当年八岁的我,记住了一辈子。


天台观宁波

说起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往往都会触动味蕾,我们都会争论哪种馅好吃,甜的还是咸的?红枣还是红豆?而忽略了人生中唯一的一种幸福的味道,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粽子,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很常见,比如:早餐店,高速服务区,旅游景点等等。但是一年之中能吃到妈妈包的粽子也许就那么一两回,在我们家乡,除了端午,中秋节也会包粽子,一年之中也就这么两次。

小时候,要想吃到粽子,只能等到这两个节日,每次妈妈都会包很多,各种味道都有,像肉粽这种是标配。由于比较喜欢吃甜的,我妈妈就会做很多种甜馅的粽子。



每当端午临近之时,妈妈就会准备食材,从集市上买粽叶、自家种的糯米、到山上砍几片棕榈叶、自己晒的红豆、绿豆。也许有人会问,棕榈叶拿来干什么用?其实这就是绳子,将棕榈叶一条一条的撕下来,然后将其连接起来用来捆扎粽子,这样的粽子煮出来会有一股别样的香味。如今很多人家都没有如此讲究了,都选择用绳子代替了最原始的方法,虽然说外表变美观了,但总感觉缺少了那份传统。

我妈妈就是喜欢保持传统文化的人,为了一点棕榈叶可以翻遍好几个山头去找棕榈树。为了在端午节能让我吃到红豆沙的粽子,自己特意种起红豆,将其晒干放着等来年包红豆沙粽子。有一次我问妈妈:“红豆不是有卖的吗?你买一点不就好了,干嘛要这么大费周章的自己种啊?累不累啊!”

我妈看了我一眼,笑呵呵的说:“吃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也有错吗?现在外面买的东西都不让人放心。”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很无知,却又不想承认自己是错的,只能继续说:“行行行,你都是对的。”然后就岔开话题。说句心里话,我妈做出来红豆沙馅粽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这不是吹牛,既有粉末的细腻感,又不失其中的颗粒状,不像外面卖的那种吃去全是糊糊的粉末,完全没有红豆该有的味道。



我妈妈包的粽子很大个,这也是让我受不了的地方,别人家的粽子我能吃两个,自己家的吃一个还有点难度。每年吃粽子我都会跟我妈抱怨一下粽子的块头:“妈,为什么你包的粽子都比别家的大个很多,能不能小个一点?” 老妈每次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淡淡的回答我:“自己家吃的东西,干嘛要包的那么小家子气,包的小个了,你一口气还不是要吃两个?”我居然无法反驳!


真的是知儿莫过娘啊!心里有什么小算盘一眼就被老娘看穿了。其实我妈包的粽子真的很好吃,如果是咸的粽子会将糯米拌上味道,煮出来的粽子哪怕吃一个小角都是有味道的,不会像有些人家的粽子,你如果还没有吃到中间的馅,那就是在吃糯米饭一样无味。这一点风味跟五芳斋粽子很类似,但五芳斋粽子口味偏重了,需要备一瓶矿泉水。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点,不管是咸的还是甜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才是我最爱的的味道。


金华爆料

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口味最棒的也是我平生吃过最好吃的粽子,那就是妈妈自己包的糯米粽子,因为哪含有“妈妈的味道”。


小时候住在乡村里,每年端午节前妈妈都要开始忙碌着准备包粽子过端午。那时候我还小,七八岁吧。喜欢和妈妈一起帮忙包粽子,与其说帮忙不如说是为了单纯的玩儿。

因为我们那边包粽子需要一种竹子的叶子,好像叫什么和叶,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要在山涧的河边才能找到,每次我都会跟妈妈一起去,因为那个地方很好玩。

妈妈采一背篓就走,每次我总是依依不舍,因为只有明年端午节,才能再赴游玩了。回到家妈妈就会开始准备包粽子,其实那时候在我看来没多少工序,也没多少手法,但妈妈却总是做上好几个小时,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

妈妈做粽子只有两种口味,腊肉和原味。比起现在五花八门的种类,那时候可单调的多。但做出来的口味可比现在的粽子好太多了。腊肉粽吃起来,腊肉的烟熏味渗透在糯米稻谷的醇香中,外面覆盖着竹叶的清香,香而不浓让人回味无穷。 原味吃起来,糯米的醇香仿佛吸收了日月之精华包含其中,竹叶的清香仿佛在糯米醇香的渲染下更加强烈,吃一口就好像身处大自然。
在想想那味道是那么的让人回味让人忘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慢慢长大,爸妈头上也钻出了银丝,也许再也吃不到了。独在异乡的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怀恋着妈妈的味道,世上最美味的味道、最无私的味道、最伟大的味道。在这里祝天下所有的父母 “端午节快乐”。其实儿女幸福是妈妈最快乐的。给爸妈打打电话,祝他们端午节快乐。


新农村二代

6月18日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现在的大街小巷都是粽子的味道, 我也不例外,早早就买了3公斤糯米,红枣和葡萄干家里都有,甜味粽子,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必须加红枣和葡萄干在里面,这是一个家庭的节日传承,现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依然要照原样传下去,所以家人也是喜欢这样的味道,也最爱吃这种味的粽子了。

我家在新疆,这是盛产各种干果,这里人的也喜欢用各种干果包粽子,我就用了哈密瓜脯、红枣、葡萄干、鹰嘴豆包过粽子,新疆人也基本用这些包粽子,这些基本都是甜味的,也有喜欢有牛肉、蛋黄包粽子的,是咸味的,我一般都包不同味道的粽子,但是还是比较喜欢吃甜味的,因为这里盛产牛肉,毕竟过节嘛,粽子味道丰富些好,有节日的气氛。

至于粽子的叶子,我一般都用父母祖籍的粽叶,就是竹子的外皮,父母的祖籍在内地,那里盛产各种竹子,每年的春天,竹子出来了,就有竹子皮,当地人就会去上山捡回来,清洗干净,用清水煮煮消毒,用它包粽子,特别的竹香味浓,而且这种竹子粽叶,可以反复利用,每次吃完以后就清洗干净,卷成桶形状,挂起来自然晾干,等到来年,在清洗干净,用清水煮煮消毒,就可以包粽子了,这种竹子外皮,越煮越香,粽子就软糯香浓,竹子味道就更浓了,这样的竹子外皮包粽子,是当地人的传承,一代代就这样传下去的。

我家每年的粽叶,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内地的亲戚,几乎每两年都给我送来这样的粽叶,我都保存好,留着每年包粽子,家人也喜欢了这样的口味,几乎不吃外面买的粽子,都习惯了竹香味浓的粽子,更喜欢吃红枣和各种干果的甜味粽子。


天山可可

我最爱粽子透出的暖暖亲情味。

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是亲情爱意的表达。闻到棕香,总让我回想起三四十年前儿时的快乐端午节,那里有暖暖的亲情的味道。

端午时节正是华北平原的麦收之际,缺少现代工具,家家户户要抢种抢收。但端午节的到来,家长还是要有些许的放松,为孩子做好节日的安排。

首先:要早早地到左邻右舍集齐五彩线。端午节前夜或当天搓成绳,系在孩子手腕或脚腕。一个要保佑孩子不生病生灾;二个保佑孩子健康快乐。满满的亲情满满的爱。

第二:端午节早上,父母要早早起床,煮上鸡蛋、鸭蛋、鹅蛋,有的是早就腌制好的,有的是没有腌制的。平时不舍得吃的原来都是为端午节准备的。这时可以敞开肚皮,包你吃个够。

第三:端午节的重头戏---粽子要粉墨登场了。那时家里根本不具备包粽子的条件,只好等卖粽子的来。远远地听到吆喝声,粽子的香气便扑面而来。拿着碗、端着盆,排着队等着卖粽子的把剥好的粽子放进来,粽叶他们是要收回的。很多情况下,父母是舍不得吃的,只在一旁笑着看孩子狼吞虎咽的情形。

不知不觉,已过而立。又到一年粽香时,亲情的味道再次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