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松山之战,明军为什么输的那么惨?

老猫在钓鱼

关于松锦之战也一直困惑着我,因为无论从战役初期的经过还是明清双方的记载来看,明军即使打不赢(达不到解围锦州的战役目标)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

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洪承畴本人被俘投降,辽东巡抚邱民仰被俘后被杀害,总镇总兵杨国柱战死,总镇总兵曹变蛟、王廷臣被俘后遇害,总镇总兵王朴战后被逮捕弃市,其它各级文武官员被杀者不计其数。下面我们简单复盘之下战役经过:



我们看上图,可以说明军的战役安排是很谨慎的,以宁远为大本营,将粮草补给基地设在了宁远和塔山之间的笔架山(易守难攻),依托整个宁锦防线稳步推进,同时吸取之前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将全部人马握成一个拳头同进同退。这样的战役安排可以说相当高明,进能去解锦州之围,退能依托宁锦沿线坚城打防守反击。

再看清军方面的战役安排:一个典型的围城打援战术,并且为了仿制明军里应外合,清军在锦州外围布置了七道封锁线(在刚完成对锦州合围的初期明军曾有一次短暂打破清军包围圈并趁机往锦州城内送进了一批粮秣补给守军),并且在内侧挖了三圈围绕整个锦州长宽各数丈的大型壕沟(在洪承畴大军攻击清军防线破围的关键时刻祖大寿数次从城内冲出接应都被这三道大壕沟阻挡)。



这次战役对于明清双方来说无疑是一场战略决战,明军方面多年国内战争所锻炼的九边精锐尽出(杨嗣昌提出的让九边各镇在本部基础上选练一万精锐作为朝廷掌握的机动野战力量,为此开征练饷)再加上吴三桂所统领的关宁精锐战力不容小觑。初战这支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精锐部队就让清军长了见识,史载“清人兵马,死伤甚多,几至溃败。”第一次皇太极将前线总指挥多尔衮撤职(因为还有一次)。首战获胜的洪承畴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仍坚持战前就拟定的稳扎稳打战法并且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支持,但兵部、户部却以‘兵多饷艰’为有催促速战速决。此时的崇祯皇帝也受到影响开始主张速战没有办法洪承畴只得率领大军开战。决战打响这支部队就接连攻破清军三道防线,气的皇太极第二次将前线指挥官多尔衮撤职,由济尔哈朗帅援军及时赶到才稳住了防线。明军方面总兵杨国柱在战斗中中箭阵亡但此时明军士气正锐,皇太极对前线心急如焚以至于“上行急,鼻衄不止”。

随着皇太极带领大军到来,战役进入第二阶段也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幕。很快皇太极就发现了明军的破绽:大军全部集中前线,后防必然空虚,那还说什么,然后明军的后勤补给线就悲剧了,并且沿线的松山、杏山、塔山各城也被清军围困。应该说此时的洪承畴并不慌乱,以他们的兵力战力全力一战纵使不能击破当面清军但若全力突围,清军是难以抵挡的。可是他手下的各个总兵们却不这么想,他们只想赶紧突围保命。于是当晚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本来安排好的相互掩护交替撤退却突然变成了一场大溃退,这些刚刚还将清军打的几近崩溃的精锐之师此时却被清军如砍瓜切菜一般随意驱杀。至此战役结束,明军惨败,此后明朝不仅抵抗不了清军进攻也压制不了农民起义军,灭亡只是早晚的事了!



松锦之战无论怎么看都非常令人惋惜,至于为什么明军会败的这么惨?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战争节奏混乱。面对野战能力强大的清军,崇祯皇帝和前线统帅洪承畴都以稳扎稳打为主。明军的战役部署也是围绕这一战略决策来的。可是由于陈新甲一再以‘兵多饷艰’催促速战,最终崇祯也动摇了并派遣兵部职方司官员到前线督战,不得已洪承畴只得誓师出战。

将领的军阀化。此时的部分将领已经开始将部队视作自己的私产,视作自己的政治资本。有部队就有了跟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就有了自己晋升的垫脚石。如此就造成在战役进行顺利的时候,洪承畴这个统帅还能调动部队,可一旦遇到麻烦的时候,就想着赶紧保命甚至不惜将同僚们当做自己逃生的牺牲品。

其实我们看明军并不缺乏勇猛善战的将领(曹变蛟、王廷臣、吴三桂)亦不乏精锐的士兵更拥有相当优秀的统帅(洪承畴)可最后竟落得如此惨败这固然有洪承畴指挥失误的原因,但朝内前线轴制太多,使得统帅在统筹战局时还得兼顾政治形势,又得打仗又得想法自保。此败非战之罪也。


战歌仰望星空

明军失败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明军在长期对清战争中,从来未在野战中赢过,军队上下充斥着恐惧心理和失败心理。而中枢却不能正确看待明清两军战斗力上的差距,战略指导上存在不切实际的速胜心理。

一、洪承畴部署失误。

洪承畴虽然是公认的军事家,但在松山之战中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没有派重兵守护粮草,犯下了官渡之战中袁绍同样的错误。



作为明军统帅,洪承畴把十万大军集中起来逐步往前推进,是因为害怕清军围点打援,这显然是接受了杨镐失败的教训,不分兵,人让清军无法对其各个击破,但他没有意识到,这样一来后路非常薄弱。结果皇太极先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储粮。明军粮食被抢夺,退路被截断,气挫势穷。明军只能收缩在松山城内,势末途穷。

二、大部分将领恐敌惧战。

明军有步骑十三万,其中骑兵四万,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但自我解体,让清军非常轻松地歼灭了明军

本来明军虽然失去粮草,但主力并未受损,如果齐心协力突围,清军也必将遭到惨重损失。大同总兵王朴尚未到约定突围时间,率领部众,已先逃遁,以致明军大乱。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马步争驰,自相践踏,弓甲遍野,尸横满地。可以说毫无抵抗力地被清军打垮了。

三、明廷一再催战。



由于知道清军野战机动性和战斗力甚强,洪承畴对于救援锦州没有信心,故意行动迟缓,从受命到出师已经6个月;从宁远到松山约百里,其间拖延又4个月。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锦州居然一直坚守未失。反而因为他拖延的时间太久,明廷财政负担沉重,因此一再催促洪承畴进兵,结果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海军史研究会员

我先形象的说下原因:古代领兵打仗,真不是靠人数多取胜的。此时的明朝已经被拆掉三座防御塔了(蒙古,半岛和皮岛),皇太极已经开始出超级兵了。再加上此时明朝的英雄等级落后与后金,洪承畴经验不足,而袁崇焕,孙承宗等可以一战的将领都死了。只要皇太极一方不掉线,明朝肯定是必败的局面。

松山之战的失败,明朝确实是惨败。明朝的损失不仅是丢失了多少人马粮草。最主要的是让明朝丢失了多年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并且,还送给皇太极一份大礼--洪承畴!我前不久刚在问答里面分析了,洪承畴是满清能一统天下的最大功臣。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明军为什么会输的那么惨!

首先,打仗不在兵多,而在精!皇太极的兵力虽然总数不多,但是战斗力一直比明朝强悍。别看洪承畴带着13万人来的,能打仗的没多少人。明朝唯一能和皇太极打一仗的只有“关宁铁骑”,本来就不超过2万人。而就是这样衣支部队,在北京保卫战以后,被分成三份,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还有一部分归曹文昭、祖宽指挥,这两人都入关剿匪了;

松山之战时,祖大寿手下的关宁铁骑在锦州被围着呢。只有吴三桂手下有几千关宁铁骑,总数应该不超过五千人马。冷兵器时代,你要组织十几万大军很简单,给把刀,拿根棍子就行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但是,打仗杀人真是技术活。明朝13万人马,有战斗力的没多少。

明朝初期,明军能把黄金家族赶到草原吃沙子。就是因为军队素质好,久经沙场,真不是拉壮丁拉出来的。所以,明军战斗力特别强悍,能把横扫王保保的蒙古骑兵。

其次,明军缺少有魄力的将领,总兵级别的人才凋零。洪承畴能上台,那是因为传奇人物孙承宗,袁崇焕,袁应泰,熊廷弼等人都死了。总兵级别的将领:张承胤、杜松、刘綎、满桂、赵率教、赵梦麟等15人也没了。而且,洪承畴的13万人马,还分属于八个总兵,那个都不是洪承畴能领导的。

再者,皇太极已经拥有很大优势了。皇太极不仅没有后顾之忧,皮岛早在毛文龙死后就丢失了。而且,左右两翼:东边的半岛和西边的蒙古,都已经臣服与皇太极。此时的后金,士气正旺,实力正盛。而明朝早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算是最后的拼死一搏了。输了,就只能退出辽东,别想再战。

最后,皇太极“围点打援”的策略很有效,没有硬啃锦州,而是围攻洪承畴的援军,断其粮道,退路设伏。洪承畴又犯了用兵错误,前方兵力集中,而后方空虚,被皇太极围困在松山。洪承畴军队断粮,只能突围。

突围的时候,明总兵王朴胆子小,没到时间自己先跑了,导致明军大乱,自相逃窜。而皇太极的部队以骑兵为主,追击方便。逃出去的明军被皇太极截杀五万多人,另有数万跳海死了人。

洪承畴率领残部退守松山城后,被松山副将夏承德出卖。夏承德叛变,生擒洪承畴献给皇太极。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松山之战更出名点的名字应该叫松锦之战,是在1640年到1642年间,明朝和清朝双方在松山和锦州之间的发生战略大决战,明军投入13万人,清军投入11万人,是明末清初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最终以明军以伤亡5万多人,清军伤亡1.4万人的结果惨败给清军。

那么,松锦之战,明军为什么输的那么惨?

从根本上来说,明朝对清或者后金的战争,都是惨败而告终,只有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明军取得局部性的抵抗为胜利外,很少有胜绩,在萨尔许之战时,明军更是优势于后金,结果依然惨败,这就要深刻反思了,以明朝的体量是清或后金的十倍都不止,为何多次惨败。所以,松锦大战的分析对于明朝的灭亡具有重要的价值。

双方实力差距大

很多人说,明朝十三万大军是明朝的九边精锐,是明朝最赖以生存的军队,在人数上已经超过清军的情况下,为何会说实力依然差距很大呢?

明朝以步兵为主,清军以骑兵为主,这一来一往就差很多,在松锦大战之前,明朝采取的战法都是以孙承宗、袁崇焕的军事思想为依据,依托坚城和大炮来防守,但是松锦大战的时候,锦州已经被包围,想要救锦州,必然开野战,在平原上,步兵对骑兵,只有挨打的份。

尤其是明朝的军队体制,使士兵贪生怕死,不能勇敢作战(当然,清末的军队还不如明末的军队,更腐败),然而,清军不是这样的,清军士兵的军饷全靠抢,所以,士兵打仗积极性很高,明朝的部队投降给清军后也很能打。

外行指挥内行

其实崇祯和蒋介石一样,都是瞎指挥,但是崇祯还不如蒋介石,崇祯是一次战场都没上过,却总指手画脚,但是老蒋最起码当年北伐的主帅,率领几十万北伐军浩浩荡荡打败张作霖。即使这样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不能适应大兵团作战的思想,造成外行指挥内行,就更别提崇祯了。

洪承畴的确是将才,这点你不承认是不行的,无论是镇压农民起义还是抗清初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松锦大战初期的时候,也占据一定优势。

但是,崇祯关键时刻就拿不住把了,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思想,通过稳扎稳打的方针,最后寻找和清军决战的战略构想,应该是好的,然而,崇祯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断催战,让洪承畴去和清军拼命,如果从战史的角度来讲,不掌握好时机,盲目寻求战略决战而输的,不止是松锦之战,包括长平之战也是因为赵括急于寻求决战造成的。

除了洪承畴,后来的孙传庭也是被崇祯逼战逼死的。

当然,如果把松锦战败明朝方面的原因都归结于崇祯,其实也是有失公允的。洪承畴的失败,在于寻求决战的时候,被皇太极切断粮道,这是洪承畴的失误,作为将帅,应该统筹全局,运筹帷幄,各方面都能想到。


史论纵横

松山之战可以说是明清两势力的最后决战,特别是对于明军来说是决定国运的一战。当时明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造成明军松山之战的失败原因有挺多的,朝廷腐败、政治混乱等,就单这一站主要原因还是以下几个:



1、明军左右臂的失去。皇太极东边两征朝鲜,先后结成“兄弟之盟”“君臣之盟”;西边征服蒙古察哈尔部,使得漠南蒙古臣服;在北边基本上统一了整个黑龙江流域;在南边海上的明军皮岛将领毛文龙死后,其作用基本上失去;使得皇太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松山之战。



2、洪承畴的部署有误。洪承畴总结了前几任的部署,积极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得出了‘分’的策略是不正确的,故而这次战术是合。然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却犯了“虎头蛇尾”这一严重错误--保证了前方的优势没有保证后方的强点。特别是粮道的保障,被清军切断造成断粮。



3、皇太极的围点打援。针对于洪承畴的合,清军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义州屯田种粮,解决后勤问题,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围困锦州,切断松山、杏山、海边的联系;利用前锋打击明朝援军;断敌粮道,引起明军恐慌无心战斗;在明军必经之路设伏。



当然还有很多,如将领、上下级的指挥体系。说是13万人的军队,作为主力甚至明军精锐是关宁铁骑。2万多人的关宁铁骑又分为三部分:吴三桂指挥的、祖大寿指挥的、曹文诏指挥的。在这场战役中,能参与到的关宁铁骑不多于5000骑。


詼記

松山之败,进一步说明了骑兵对步兵的绝对优势,不是兵力多点,就可以弥补的。此役,朱明朝军达十三万,且全为精锐的边兵。清军约六万,全是精骑。骑兵速度快,机动性强,对步兵具有一比五甚至一比十的优势。松山之败,故有崇祯瞎指挥的因素,也证明明军与清军作战,确实是处于劣势。袁崇焕在弱势下,先依坚城用大炮,训好铁骑再打野战的战略,是绝对正确的。


安平144796971

一.指挥权不集中并且骄兵悍将较多,不服从指挥。二.明朝想通过松山之战彻底解决东北的隐患,这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适得其反,并且内忧不断。三.清军谋划依旧。先是通过围住在锦州的祖大寿,等到明朝的援军前来增援的时候,清军通过自己最为擅长的野战方式来消灭明军。


打呼噜的鳄鱼

自身组织建设不行

根本原因是不重视,大不了就是输了,退守山海关。而面对山海关,清军根本攻不下来。

松山之战战败根本不能动摇大明 真正大敌是关内农民起义。维持两线作战已经很吃力,这时候破罐子破摔,打赢了维持战线,输了退守山海关,结束两线作战。至少辽响可以停了呗,等解决内乱,再来处理关外。只要抓住一次机会打败清军就能胜利。


云中云山

这个时候就应该趁早把关外的人,包括兵和民全迁到南方。城烧了。防御长城。主力镇压李自成就行了。。曹操对付刘备就是迁移人口,定军山刘备不怕决战。曹操就不行。曹操要是直接硬冲刘备大败被活捉那就彻底完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